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士大惊失色,上前低头定睛细看,赵逊面色苍白毫无血色,伸手上前一量鼻息,已经断气。

    “司农大人,这,这如何是好。”

    兵士惊慌道,百里燕噙着泪悲恸说

    “即刻封锁消息,通知医官署刘医官亲自过来,另着人去请焦木华、姚盛、钟衡将军前来。”

    “诺!”

    赵逊走的太不巧了,正值咸军主力在外,司马府轮空,赵逊儿子赵焕尚在卢皋军中,司马府没有主官,而今咸王年事已高,各项生理指标都出现了异常,百里燕担心赵逊一走,对咸王的影响会很大。

    司马堂炸开了锅,姚盛、钟衡二将火速从外赶回司马堂,刘医官携带器械对赵逊做了初步检查,赵逊死于心力衰竭引起的多脏器联合衰竭。

    约三刻钟后,焦木华匆促回到百灵园,咸王正与贞妃在暖阁喝茶,见焦木华神色仓惶,双目赤红隐有泪痕,咸王预感有大事发生

    “焦将军,永兴侯唤你何事?”

    焦木华红着眼,吞着唾沫艰难开口说

    “启,启禀大王,赵,赵帅一个时辰前,于司马堂值房中去了。”

    话音刚落,只听一声脆响,咸王手头的紫砂壶脱手跌落在木板上摔成几瓣,目中神光嘎然暗淡,僵直的盘坐在朱漆的地板上,怔怔的看着杯中的茶。

    一旁贞妃震惊之余,忙是上前扶住咸王的腰,小心说道

    “大王节哀。”

    咸王低语淡淡说

    “扶寡人起来,焦木华,摆驾司马堂。”

    “诺!”

    起身时,姜亥泪水流落,就在一刹那,时间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是赵逊危难时刻力挽狂澜挡住晋军,是赵逊在危亡时刻挡住黑巾兵临城下,如今这座大山倒了,咸王突然感到自己的身后空落落的,好像被抽走了脊梁。

    咸王坐辇火速赶到司马堂,里外已经水泄不通,消息并未如百里燕预料的控制住,而是很快传到了宫中各处。赵逊的部将甚多,受其恩惠提拔的武官遍布朝廷,根本拦不住他们前来送行。

    “大王到……”

    焦木华边走边喊,在前开路,文武官员左右让道,咸王的坐辇得以进入司马堂,姜亥在贞妃搀扶下离开坐辇,面色极是憔悴。

    “贞妃,你先回宫吧,寡人自己去。”

    咸王低声说道,贞妃行礼道

    “臣妾明白了,大王一定要保重身体,国事为重。”

    言毕,贞妃与宫女随即离去,焦木华引咸王直奔值房。此时太子与内阁已经赶到,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着张罗身后事。闻讯咸王已到值房外,众人上前参拜

    “臣等参见大王……”

    “免礼吧。”咸王低声道,目光左右寻找落在满脸泪痕的百里燕身上“永兴侯,赵卿何在。”

    “回大王,赵帅在屋中。”

    “引寡人去。”

    “诺。”

    众人退开让出过道,百里燕引咸王入值房,赵逊安详的躺在床榻上,仿佛仍在睡梦中一般。

    “爱卿,赵卿真去了吗。”

    咸王激动问道,百里燕含泪点头

    “臣与医官署都已确认,赵帅已经去了,请大王节哀。”

    “唉……”咸王一息哀叹,下刻说道“即刻命人以鸿翎急件召赵焕回朝奔丧。”

    “大王放心,臣已命人火速赶赴卢将军营中,赵焕将军不日可回。”

    “好,好……今日起,由爱卿与太子、长史主持治丧,务必隆重,以彰赵卿生前功业。”

    “臣恳请大王,以国丧之礼厚葬赵帅,唯有如此,方能彰显赵帅生前之丰功伟绩。”

    “准!即刻去办吧,寡人想与赵卿独自呆会儿,让众人都散了。”

    “诺!”

    百里燕深施一礼,与众人缓缓退走。走道上,百里燕心情沉重,同行的高勋心情悲痛,他目光落向百里燕,上前两步说

    “师母那里就由在下前去,宫中还请司农大人费心了。”

    “那好吧,有劳高兄替我想师母请安。”

    二人抬手互致一礼,下刻高勋转身而去,看着其逐渐走远的背阴,百里燕心情复杂,这时狂澜暗道

    “你不除掉他吗?”

    “不,我与他都是赵逊的门生,不能同门相残,更不能门主一死同门翻脸,我不想开这个恶例,我也无意杀他。”

    “可他要杀你怎么办?”

    “他不仁,我不能不义,论是非功过,他有功于这个国家,论个人感情,他是我的师兄,政治以外的立场,他没有对不起我,我也不主张政治上的党同伐异消灭异己,若非绝对必要,我不希望以血腥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


………………………………

第1097章 出巡(1)

    赵逊的死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太子府上,西寰却提出不任何兴趣:

    “赵逊一死,还不是赵焕继任,死的真不是时候。”

    西寰只想等赵逊死在咸王之后,太子一登基,赵逊一死,百里燕被软禁,太子拥有绝对的任免权利。

    现在赵逊先死,扶持赵焕继任是必然结果,内阁的权利依然没有松动,这显然是对西寰不利的。

    这时季锦昇说:

    “公主所言极是,咸王日渐衰微,赵逊却先于咸王之前病逝,确实对太子继位不利。不过赵逊一死,百里燕与高勋两人之间从此再无约束,这点来看,对公主是有利的。”

    “季将军言之有理,赵逊若在,高勋便不敢造次,如今赵逊一死,高勋便无后顾之忧,看来是福是祸尚未可知呀。这样吧,明日季将军代本宫前去赵府吊唁,记住不要以本宫名义,以太子名义。”

    “公主是想结好高勋。”

    “不错,高勋对赵逊情同父子,本宫以诚相待,他应该清楚本宫的意思。”

    “属下明白了。”

    当天下午,咸王守在赵逊身边陪伴了一整个下午,天黑后赵逊遗体被移往咸王宗庙,按祖制,只要有条件,非王室成员的国丧,头七的灵堂应在祖庙进行。

    由于赵逊最终下葬于王陵,百里燕不得已从赵逊发髻割下三缕发丝,一缕交给赵焕,两缕交给赵逊夫人马氏。

    十一月十四,赵逊之子赵焕赶回陔陵奔丧,同时返回陔陵的还有两百多名各级将官,都是赵逊生前提拔的将官前来吊唁。

    十一月十六,咸王单独召见了赵焕谈了一日,第二日早朝咸王下旨,赵焕出任大司马使,卢皋升任大司马。这个结果既是意料中,又是意料之外的决定。

    谁都料到了赵焕继承赵逊的政治遗产,但却没几个人想到最终会是赵焕出任大司马使。隐隐的,所有人都预感到,咸王在为太子继位做人事调整。

    十一月十八,都郡报纸刊发讣告,咸王钦赐谥号“忠武国公”,在赵逊家乡修忠武祠,以褒扬赵逊一身功业。十一月廿一,赵逊棺椁运往赵府灵堂,开放各界吊唁。

    十一月廿九,咸王特许赵逊棺椁穿越王宫,由北门出城,咸王、太子、百里燕、高勋、赵焕亲自扶灵由北门出城,用马车运往妙天山陵寝安葬。

    陵寝挖掘后期应咸王要求,在王陵东、西两翼开挖了贤陵,用于安葬赵逊、百里燕、卢皋、卤侯等人在内的有功之臣,为此百里燕提前令人封锁永兴河,于轩云城外架设浮桥,赵逊棺椁经由当年曾经战场过河,前往妙天山王陵入土。

    十二月初五,棺椁运抵贤陵下葬,葬礼极尽容重,咸王亲自送灵填土,调集了五万驻军,在贤陵外山呼“忠武国公”四字,呼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众武将泣不成声竞相为赵逊填土。

    封土回填持续了一日,夜间咸王于王陵宿夜,约百里燕夜谈:

    “赵卿的宗祠爱卿要抓紧修建,不可怠慢。”

    “大王放心,臣已经命人去往赵帅家乡筹建宗祠,定让后人世代瞻仰赵帅神武,香火永世不绝。”

    “爱卿办事寡人放心呀,日后寡人的身后事,也要劳爱卿费心啊。”

    咸王没有回避死亡的话题,但百里燕仍然十分谨慎,他并不清楚咸王会否在交出权利的最后关头改变心意,而人在生死弥留之际往往是善变的。

    “大王,赵帅抱有隐疾已久,加之伐卫之战劳累过度致使猝亡。但凡是应多往好处想,方能长命百岁,咸国如今繁荣昌盛,正是大王大有可为之时,此时言死,大王难道不觉遗憾。”

    “呵哈哈……”咸王突然大笑说:“生死自有天命,寡人大起大落能有今日霸业,寡人此生足矣。后世之事,自有寡人的子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