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三,基于以上两点,卫国从长孙退兵,卫国内外朝不会有很大的政治阻力,因此只要退兵,如何退兵和退兵之后与卫国的关系不大。

    因此对外的消息必然是卫国退出长孙七郡,待外界得到消息,会想当然的认为长孙国收复失地。同时咸军滞留在瑞郡边境迟迟不攻入长孙七郡给外界造成了错觉。

    然而私下卫王只能从楚业兄长相国楚梓李得到口头消息,除非楚梓李与卫王涉密不严自己走漏消息,否则诚道派无论如何也无法从卫国得到咸国会最终接管长孙七郡的消息。

    由此咸国将在梁国未做任何反应的情况下,先一步接管七郡土地。

    当然,不排除卫国仍会与梁国做私下交易出卖咸国,但如果是这样,卫国的损失会更大,同时现在有狂澜监控梁国,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返程的路快了许多,四月十四百里燕由沛水郡横穿坪楠郡抵达关岭郡蒙藤,装模做样的派遣使者联络卫军,出示了卫国的王旨招降盘踞在此的打着卫军旗帜的咸军。

    而此时顾儒泉尚未得到博源的消息,闻讯消息火速摔人前来讨要说法,百里燕未予理会,随即又以招降为名收编了周空义军,而后扬长离去。

    为防止梁国出尔反尔,蒙藤、通尚、田耘三地并未移交梁军,顾儒泉对此大为恼火,却也束手无策。

    四月十六下午,百里燕率众抵达菱昌以东咸军大营,着手开始撤兵北进工作,先遣关龙翔与卢皋汇合,组织南下第二集团军撤兵换防事宜,同时派人返回德康告知赵逊和谈消息,并附送国书送递国都陔陵。

    四月二十,百里燕北上前往瑞郡咸军大营,此时西线卫军已经得报消息,钟廷、钟槐、钟密、冯子御相继遣使前来交涉,百里燕出示了卫王密约要四人交割七郡。

    当然,密约之上并没有明文交代交割七郡,只交代四人移交防务,率军返回卫地。

    密约中“移交防务”,四个字很是巧妙,并没有指定移交给哪一国,但显然想要返回卫国,只能移交给咸军。

    由于卫王推翻了此前许诺,钟廷、钟槐、钟密三人称王的计划也就落空,但现在的情况已经不由卫王说了算,卫军主力折损国力消耗严重,钟廷、钟槐、钟密三军实际上已经失去控制,冯子御的卫军数量在西线并不占优,东线的杜锐勋军团名存实亡,卫王实际已经无法约束三人,现实情况也是如此。

    据狂澜监听楚业、申通浩的内部聊天不难发现,卫王与相国楚梓李同样预料到了这一局面,当初为应对百里燕政治渗透把持地方经济,卫王以退为进,默认三人在孙国旧地的实际控制,却不自立诸侯,籍此避免百里燕派遣官吏干涉三人内政。

    简而言之,卫王无力继续震慑三个弟弟,只能默许他们自行割据,但名义上仍不承认其独立割据的实施,为日后收拾三股势力留下政治操作空间。

    此外三个藩阀要比一个统一的藩阀更有利于日后的制约,没有诸侯名义的藩阀,咸国也丧失了派遣官吏干政的借口。

    :。:


………………………………

第1087章 凯旋

    前线的换防谈判持续了五天,四月底咸军退出瑞军西部放卫军南下,同时卫军让出东部通道,咸军开始北上。

    而与此同时,尚雪、春江、中末等地的交接换防有序进行中,孙国顺利得到了尚雪、春江两郡,卫国继续保有了两郡在云江以南的土地,同时开始接防其他各处城池。

    但诚道派却不忘炒作舆论放出消息,将孙国得到的土地归功于天子的威名,卫国的战败是咎由自取,何其之厚颜无耻。

    五月间咸军进驻长孙七郡消息传到博源,天子震怒,遣使责问咸国,同时陌舂子仍以为百里燕只是为了得到当初长孙国主许诺的桑南、桑北的六块土地。

    然百里燕根本不予理会天子责问,继续进军接管卫军占领下的长孙七郡,同时加紧转运军需,做长期驻扎准备。至六月初,咸军尽数控住长孙七郡,卫国平安南下,与此同时赵逊在德康、甘府两郡组织已经瓦解的五十余万卫军,开始遣返前的最后政治教育工作。

    六月下旬,百里燕第三集团军完成西线各地布防,开始组织恢复当地农业生产,卢皋第二集团军陆续东退抵达德康驻扎,赵逊陆续前番卫军战俘。至七月中旬,赵逊第一集团军开始裁军缩编。

    由于战争期间卫国对长孙占领区的破坏和掠夺,长孙七郡的农业情况不容乐观,六月下旬陈瞿、陈殿父子率领海军与商船抵达外海,同时运抵的还有农具和数以万计的生活物资,被免费发往各地,极大缓解了农业生产压力。

    七月中旬,百里燕任命叶信出任第三集团军主将,薛胜为副将,蒋杰为大军副司马使,宗伯泰为军师兼司马使,总督第三集团军驻防事宜,其与周空、魏琦与广信军坐船载运伤残兵士,经由外海于八月初八抵广信。

    647年百里燕欲打算坐船考察外海未能成行,此番返程路上沿途视察了长孙海岸及其各路水道出海口。

    八月初八当日姜乾、陈韵风、司空南出城相迎,姜闵于府内设宴款待。

    姜闵中风好转后并未痊愈,但依然有中风后遗症,修养多年渐有好转。而罗松亭年初偶然风寒发展成病毒性感冒,之后一直未能恢复,现今仍然长期卧床,如果当初用上抗生素,也许还不至于如此。

    家宴就设在内宅姜闵的书房内,气氛很是融洽。

    “贤婿,岳父在此敬你一杯。”

    “多谢岳父大人美意,小婿先干为敬。”

    百里燕满饮杯中酒,姜闵因病遂只能少饮为敬。待杯中酒尽,姜闵继续说道:

    “贤婿此番立下汗马功劳,想来咸王定不会亏待与你。”

    “岳父大人放心,如今咸国以法统治国,大王又待我恩重如山,封赏定是少不了的。”

    “嗯,这我就放心了。不过为父听闻大王有意册封姜宏、姜真、姜璨三子,贤婿可知此事。”

    百里燕闻讯诧异,他忙追问:

    “岳父从何听来消息?”

    这是姜乾接话说:

    “陔陵传言已久,但并未得到证实,现在仅仅还只是传言。内弟当真不知?”

    百里燕蹙眉摇头,他说:

    “确实不知,若真如此,恐怕有些棘手啊。”

    此时百里燕想到姜闵抛出这件事应该有两个目的,其一咸王册封姜宏、姜真、姜璨三子真有其事,其二如果真有其事,百里燕应该能籍此机会封公。

    自永兴河一战以来,咸王默认了不再封爵的惯例,即便有封,也是虚封爵位而不授土地,二十余年间只封了永兴侯、永兴君两个封爵,还都是虚封。

    现在再封三子爵位,如果是虚封,在政治形势明朗前没有多大意义。如果是实封,这可就开了恶例,姜蛰登基后以此为先例大肆封赏,无疑将加剧政治矛盾,二十多年的变法成果势必遭到严重冲击。

    见百里燕脸色沉重,姜闵、姜乾父子目光交错间有所领悟,少时姜乾说:

    “内弟,此事你意下如何?”

    “不妙,我是断然不会同意大王再开封禅先例,但封禅亲子却是有理可循,故而有些棘手,但并非无解,只要大王不封禅土地,封爵后如何,我自有打算,岳父大人与兄长无需担忧。另外,我今日即刻视察广信城防,后日下午赶回陔陵,劳烦兄长与司空将军尽速安排。”

    “那好,待用过家宴,我即刻安排。”

    广信经过十年的建设经济空前繁荣,已经成为北海沿岸设施最健全,吞吐最大,人口最多的海港城市,输往西海的货物绝大多数经由此地转运,真正发挥出了广信距离陔陵直线最近的天然优势。

    百里燕此行停靠广信,意在收集沿海地貌信息,为狂澜提供数据建立模型,调整北海郡的军力布防。

    当天下午,百里燕会同司空南先行视察了广信工农商三业,重点了解了教育和医疗防疫。

    广信是继陔陵、轩云、永兴、瑞田之后,第五个普及公立中等教育的城市,其余各地尚且只普及了儿郎、少年学堂,仅有有一半是公立学堂,其中半数集中于都郡其他城市。只有在各郡郡府和重点城市才有一所收费性质的官办中学堂。

    眼下财政和教育资源尚不足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基础义务教育,因此无论公立学校还是官办自费学校,都需要缴纳费用。其中公立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