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万骑兵,没有退让余地!”

    一言既出,厨业脸颊明显抽搐了两下,他说:

    “骑兵只能两万,总数不得超过五万人。”

    “我军是步军骑马,配什么马用什么甲,本侯可以不管,但必须骑马。此外,一应吃住皆有我国自行负担,无需贵国提供钱粮,但贵国不能阻止我军旧地采买粮草补给。这对贵国可是一大笔收入,楚大人不妨考虑一下。”

    在战败国驻军无论哪朝哪代无一例外都是战败国出钱付费,一来减轻战胜国军费支出,二来削弱战败国经济潜力,进而减少其置办军备的费用,削弱军队数量。

    因此战后驻军是交涉博弈的重点,当下诸侯一万轻骑兵的维护费用能养十一至十二万步军,而且是中级的步军,重骑兵能养十五万人,咸国工业化后费用也要一半,一万轻骑的费用大约能养五到六万精锐步军。

    卫国和平时期兵员约在七十万,其近六千万的人口,战事能支撑一百五十万规模的军队,强行扩张也能承受一百八十万的兵员,但将严重损害国内经济运作,增加人口负担,这是有效动员,拉出就能作战。

    如北宋人口七八千万,冗兵百万战力羸弱,官兵士气低迷,社会地位低下,其实际有效动员还不及卫国的三成。

    如果是五万轻骑放在卫国,全要其承担费用,卫军至少得在常备军基础上裁四十步军万人,亦或裁减等同数量的骑兵,这跟杀了他没什么两样,所以卫国绝不可能同意咸国驻扎五万骑兵。

    因此只有各退半步,咸军就地采购自备补给,减轻卫国经济负担的同时,也给了卫国脸面和经济实惠。驻军的费用支出将催生驻军经济红利,通过军队采购给拉动当地产业发展,推动经济流转。

    当然,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咸军进驻的同时,商业活动经融渠道将如影随形,通过加强对当地的经济影响,输出咸国新币,让当地融入咸国经济链条,从而加快社会恢复,使之成为咸国经济上的一环。

    于是最初的投入,将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成为咸国经济又一项财源,尤其是农业社会产业单一,外部输血恢复速度快,三两年内能初见成效,四五年后开始复苏,十年内经济起步。等到当地经济彻底融入咸国体系,到时候只有他求你的份。

    面对百里燕诱人条件,楚业权衡再三仍迟迟下不了决心,遂又试探道:

    “贵军五万人马只得在孙国旧地,不可进入我国本土,永兴侯可否做到。”

    “可以。我国驻兵只为保障我国商贾权益,本侯无异干涉贵国,但贵国也不得干扰我国通商与设立货栈,更不得私设关卡盘剥我国商队,否则我军将严惩不贷。”

    苛捐杂税的问题各国均有,不仅仅是卫国严重,除咸国以外的诸侯都有,尤其是咸国工业化后商品输出暴增,针对咸国商贾的苛捐杂税不要太多,有地方甚至专门就干这个生意。

    所以不仅仅是咸国商品利润被盘剥,难以让普通人收益,咸国进口的原料也层层加税,成本高昂,百里燕为此不得不组织走私对冲关税影响。

    此番打卫国,百里燕更看重卫国的原料市场和他的人口市场,只要卫国把关税降下来,咸国获取商业特权,进口原料的成本也将大幅拉低,尽管卫国路途较远,但降低的关税商业特权以及行政效率的增加,其中的利益空间相当可观。

    有了卫国市场作为筹码,最终也将影响志晋两国,迫使他们降低苛捐杂税与卫国竞争,由于咸国在这两国没有商业特权,两国内部的权贵势力能够出让的利益不会太多,因此两国原料的价格不会与卫国悬殊很大,三国仍将继续通过市场竞争相互压价,最后最大的受益者仍是咸国。

    在百里燕左右暗示与引导下,楚业似乎得出了一个结论,百里燕出兵是为了贸易,正如当初咸国讹诈长孙生丝是一样的道理。于是最终口头答应了百里燕要求,同意咸国驻兵五万,但不得配备上等战马重骑兵马甲与火炮。

    当然,对于百里燕而言,这些都没意义,这五万人日后大可以装备热兵器。

    :。:


………………………………

第1073章 伐交(15)

    二人谈妥三项条件,就两军换防、德康归属,歧国、孙国、孙国旧民、王号等问题展开谈判,初步谈判持续了四天,均在野外进行。

    到第三天时,百里燕接到了咸王送来的密匣,而与此同时,天子的邀请不期而至,百里燕开始犹豫是去还是不去。

    如果只是为王号去见天子,倒也无所谓,重点是对长孙七郡的处置。

    自前番与段凌不欢而算至今,掐指算来有近二十日未与其交涉,天子召见既是为王号与土地,也是为长孙七郡讨要说法。由于太后好歹是长孙国人,天子的母亲,天子显然不会损害长孙的利益,近期刘伯勋反馈的消息也可见一斑。

    但比之长孙,百里燕更不想失去卫国的利益。长孙向北发展直抵赤道附近,日后必然沦为南北半球对抗的缓冲区,如果结好长孙出卖卫国,咸国势必第一个卷入今后的战争。

    其二,长孙太烂,扶不起的阿斗,卫国彪悍善战人口广大,国土位于内陆,有着咸国所需的原料和市场,拉拢卫国有利于中原抵抗入侵。

    其三,正因为长孙国与天子的特殊关系,打击长孙等同于给天子以颜色,逐步削弱其政治影响力和公信力,有利于日后的形势发展。

    最后,长孙最弱,人口最多,土地很大,下一个二十年是咸国重点优先消灭的诸侯,现在正是得罪长孙的最佳时机,没有道理与之结好。

    与关龙翔短暂商讨拟定了对策,百里燕随那前来的宫人去往天子行辕。

    “太监”这个职业咸国自盛元628年起,彻底修法禁止阉割男性,并废黜腐刑,以避免男性生育人口的损失。咸王宫中的太监仍将继续留用至终老,缺失的人手则由宫女承担。

    由于战争的消耗,咸国男性人口骤减是不真的事实,百里燕修法时倒也没有可能遭到政治上的阻力,但在中原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应,却没有引起诸侯的效法,依然继续阉割男童充任宫人。

    姬丰在博源老家据点的官邸修的相当豪华,其在津邺的官邸,只能用平庸来形容。

    官邸的园林假山花鸟鱼虫星罗棋布,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相得益彰,不愧是珪丘门的手笔,比长孙馆驿上了不止一个档次,也不难怪天子最终看上了姬丰的官邸在此下榻。

    此时天子就等在中庭,相国贾宙,长孙使者段凌,博源君姬丰,安泰侯姬通、姬康父子,景尚公李埭、李懿父子及其少数官吏位列现场,有种给人以很大气场的压迫。

    乍见此景,百里燕知道,今天这是开审过堂,不给个交代看来是过不了门了。耐住性子迈步来到近前,百里燕躬身行礼很是恭敬:

    “外臣百里燕参见陛下。”

    “永兴侯免礼,来人,赐坐。”

    “谢陛下。”

    时下仍以跪坐为正坐,天子口中的“赐坐”不是给的椅子,而是座塌、席案或是布垫之类的软垫。用于跪在膝盖下端坐,双手置于腿上,挺直腰板,目不斜视,显得十分高雅静逸。但经常跪坐容易换上关节和肌肉病症,因此中国在晋隋后陆续出现垂足而坐。

    百里燕执政后,也推广垂足而坐,但一直不推不开。垂足坐需要添置大量家具,公共场所也需要改造,社会成本太高,一次所需经济支出较大,跪坐经济实惠相对实用。

    其次诸侯仍普遍跪足而坐,官方礼宾也以跪足接待,自上而下易,自下而上难,要改垂足坐,重点仍在权利阶层,同时也需要一个适应的周期。

    此外跪足坐纵然对腿不好,但垂足坐对腰椎也不好。跪足坐更容直腰,而垂足坐直腰所需的力量更大,牵扯神经肌肉更多,且由于臀部和腰椎的几何位置的制约,脊柱受力不佳,因此垂足更容易产生脊椎疾病。

    少时宫人将一块座塌置于右侧景尚公与相国贾宙之间,百里燕落座未定,右手边相国贾宙捻着下颚长须先是说道:

    “听闻永兴侯正与卫国和谈,不知所谈如何呀。”

    “有劳相国大人关心了,本侯谈的十分顺利,卫王已被我军吓破胆,答应了我王全部条件,两国不日将休兵言和重归就好。”

    一言既出,坐下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贾宙接着又问:

    “战后咸王意欲如何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