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一月廿三的同一天,顾儒泉在距离田耘以东一百五十多里的开阔地遭遇了“卫军”,顾儒泉故技重施祭出卫王命令,结果被蒋杰所率“卫军”无视,两军遂正面交锋。

    顾儒泉为此吃了不大不小的败仗,大致经历与孔林如出一辙,只不过这一次遭遇的强度前所未有,先有约八千人的卫军正面袭击了顾儒泉,而后周空的义军趁顾儒泉败退之际,放火烧毁了梁军辎重。

    尽管蒋杰手下留情,放了很多空枪空炮,梁军伤亡并不大,但八千人在两百步外人胖揍四万余人,且连面都没见着,还造成两千多人伤亡,梁军不免给吓破了胆,士气一落千丈,顾儒泉这才发现自己交战的对手是“根本不是人”。

    但不甘心失败的顾儒泉不甘心失败,使出拖延大法,准备拖到各地卫军彻底倒戈后,再行招降收编这支握有厉害火器的卫军。

    然时间不等人呐,蒋杰利用顾儒泉的败退,反手打拿下了蒙藤城。


………………………………

第1053章 西线和谈(1)

    而与此同时,西线的卫军被咸军彻底关死在瑞郡以北动弹不得,瑞郡吃了败仗后,卫军见识到咸军火器利害,已不再敢继续南下交战,而同时西线卫军不得不开始面对另一个致命问题,这就是粮草。

    西线卫军占着的是长孙国土,而补给来自于卫国占领下的孙国旧地,由于战争并未结束,卫国并未在战争期间很好的长孙占领地的经济生产,同时以战养战的经济掠夺政策,在过去三年间基本榨干了所占长孙七郡的经济潜力。

    如今咸国切断了卫军南退的所有通道,卫王在与梁国达成妥协后就只能从梁国境内转运粮草供应北方卫军。

    基于这一点,百里燕在一月中旬击溃西线卫军主力一部后,着手开始劝降西线卫军。

    起初的计划是第三集团军北上扼控卫军所占长孙国土要津,截断其粮草供应与相互往来通道,孤立各地卫军,坐等他们来攻,而后各个击破。由于梁国的干涉,继续执行原有战略,卫军有退入梁国运动至咸军背后,切断第三与第二集团军结合部威胁。

    百里燕遂决定以军事压迫与收买劝降为辅政策,瓦解西线卫军。

    得益于卫国所占孙国旧地多数落入咸军手中,同时更应该感谢当年卫王实行的贵族东迁计划,西线卫军以卫王三个弟弟的军事集团为主,卫军和权贵私兵为辅的兵力结构,

    而卫王三个弟弟中两个弟弟的家小,至少是他们的孙子、老婆、次子还有妻妾等附带的亲戚、产业,现如今都在咸军手中押为人质。

    咸军每到一处不杀不抢,开仓放粮安抚民众,除了部分坚持抵抗外,多数以和平开城,当地的经济和人口基本未遭破坏和杀掠,如今卫军贵族和将领家小多数都在咸军控制下,西线卫军的命脉便攥在了咸军手中。

    二月初六,卫军钟廷遣密使抵薛胜营中要求南下密谈,百里燕一直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遂找宗伯泰交换意见:

    “宗伯先生,你看钟廷此来意欲何为呀?”

    “若不出所料,其一为妻小家室,其二为图自立。”

    “哦,自立!”百里燕略作停顿思考,接着又说:“自立需天子册封,我国尚且是晋国下邦,册立诸侯恐怕不妥。

    自有梁国以来,诸侯只减不添,钟廷若要自立,卫王不容他,梁国也未必能容他。而今其来与我军商洽,这恐怕不太好办呐。”

    尽管咸国现在名义上已经是霸主,但政治上咸国还戴着晋国下邦的帽子,而晋、咸两国同为梁国的诸侯。也就是说,咸国政治地位实际比梁国低了两个等级,今天的局面是经济和军事强撑的结果,政治上仍是没有翻身的侏儒,因此由咸国出面直接册封诸侯名不正言不顺。

    当然,自古以来军事霸权是永远的主旋律,世界霸主无不是经济和军事双料霸主,单单依靠军事上的成就,没有经济的支撑军事霸主早晚原形毕露退位让贤。

    咸国科技发展带来的技术红利催生了先进武器和军事体制,经济上的成功也匹配了既有的国家实力和社会发展,但经济成功的背后是整个中原的原料供应受制于人。

    咸国需要大量进口棉花、大豆、石油、矿产等生产必需的原料,二十年前尚能自足的桐油由于工业化加速,和国内农业政策调整步伐跟不上,现在也需从长孙和晋国进口。棉花不光用于织布,更是生产单基火药硝化棉的重要原料。

    因此咸国的经济表象是繁荣的,内部深层的经济运作,受到各国诸侯严重的制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打卫国,是为了获取长孙国和中原地区的经济产区和劳动力。

    但由于咸国政治上极为被动,经济原料严重依赖进口,所以军事上又必须强硬,以保卫经济成果,这种强硬又必须有所限度。既不能跌破各国诸侯的红线,也不能被强硬反噬伤及自身。

    咸国攻卫,诸侯摄于咸国军事实力而不敢冒犯,但如果咸国一夜吞下卫国十五郡县,这些个诸侯也会用脑壳硬碰咸国的枪子,因为谁也不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卫国。

    如今钟廷要自立,其地盘只能在咸军占领下的土地,这件事在军事和政治根本上绕不过咸国,而政治层面同时也绕不过梁国。

    咸国作为梁国的下邦,册封诸侯是没有政治依据的,同时诸侯擅立诸侯也缺乏政治合法性。

    当然,将大国分裂成小国更利于利用和摆布,但百里燕现在更多要考虑地缘政治破碎,和日后大一统带来的深远影响。

    如果由咸国册立诸侯,并提供武力保障,罩着新生诸侯拉拢为小弟,咸国就必须给予其经济实惠和国力扶持,这将进一步分走咸国经济稀释财力,同时也会因为新的地缘政治变化,让局势更为复杂。

    而且新诸侯都是咸国的下邦了,晋国这个上上邦岂不更是大宗主国,晋国隔空遥控,乃至渗透新生诸侯,最终受益的还是晋国。

    如若咸国不以武力和经济保护新生诸侯,又势必眼看他们被其他诸侯所攻伐攻灭,进一步加剧中原动荡,这也不是百里燕所想见到的结果。所以钟廷若欲自立了,情况会更复杂。

    但如若不答应钟廷自立要求,谈判可能会更加漫长,以至于将卫军推向梁国一边。

    卫军现在慑于咸军的武力和妻小人质,已丧失继续与咸军作战的勇气,但并不意味着卫军没有退路。

    如若西线卫军听从卫王安排与梁国全面媾和,久拖不战,亦或是回避正面谈判,一直拖到咸国国力见底,最终逼回谈判桌上,届时妻小人质这张筹码的价值反可能被大大弱化,所以筹码的时效性成了当下百里燕必须慎重考虑的重点。

    思索之际,宗伯泰接过方才话说:

    “副帅不妨与钟廷先行接触一番,试探其底线。而册封诸侯之事可顺其自然,另作谋划。”

    “另作谋划?如何个另作谋划。”

    “如今中原尚存诸侯多为梁朝开国诸侯,按例只减不增。但并无绝对,历来皆有诸侯分体而自立者,梁国并未讨伐亦加以册封,可见若是对梁国有利,梁天子仍会册封。如今卫国与西海四国便是当年分体而成,卫国若再分体,只要对梁国有利,其依然会册封。”

    “先生是说,只要给予梁国实惠,此局可破。”

    “不错,但副帅还需谨防钟密、钟槐二人如法炮制亦自立为王,以免事态恶化。”

    “这恐怕甚难。卫军内部派系林立,消息走漏也是迟早只之事,而且钟廷只代表西线卫军一股势力,并不包括其他卫军,想来钟廷自立消息定是瞒不太久。不过若是钟密、钟槐二人都欲自立,本帅倒是有一法可破之。”

    宗伯泰闻讯眼前一亮,他很清楚百里燕不愿意看到中原版图继续破碎,再封几个割据藩王,但他实在想不出良策压制卫军诸势力割地自立。遂是问:

    “不知副帅是何良策能破此局。”

    百里燕浮出一抹神秘笑容,显得很是高深莫测,他说:

    “天机不可泄露,不可说也,呵呵……”

    “哦……”

    宗伯泰一息轻叹,未在多问。但是心中已是开始演绎推算,很快得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与宗伯泰商定计划,百里燕反复认真推敲了一个多时辰,而后率护骑五百余人,北上赶往瑞郡薛胜大营,就自立之事与钟廷磋商。

    钟廷是当今卫王钟栋的二弟,老王钟盛的次子。钟盛残暴,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