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里燕吃了一惊:

    “酱油!烹饪佐料?”

    丁肃惊诧,忙问道:

    “魏先生也知酱油?”

    百里燕忙是掩饰去脸上的吃惊说:

    “哦,有所耳闻。可是否产自梁国博源君的封邑。”

    “正是,不知是何粮食所酿,肉羹中加入少许,便是鲜美至极。在下年初从志国用船贩来一千坛酱油,途径廖城之际转手便是卖了两百坛,现在可是佐料中的强手货,供不应求。”

    博源君从百里燕手中拿到酱油、白酒酿造工艺回到自己封地不久,便开始着手酿造。

    酿白酒问题倒是不大,酱油让博源君煞费苦心一年多,酿坏了不少黄豆。

    直到前年才开始陆续上市销售,最早是进贡给了梁天子,梁天子尝之大鲜,便将酱油作为国礼赏赐列国使臣王公,随后酱油开始流出梁国,向周边国三,咸国隔着长孙国和孙国,酱油流入速度慢,量也少,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

    此次丁肃从志国贩来的酱油,便是梁国商人开在志国的商号弄来的,估计不用多久,梁国的酱油商号也将出现在咸国。

    拜别丁肃,百里燕顺道去了趟菜市,买了几个菜,回去下锅。

    翌日赵逊上朝,内外两朝就方伯出任司政使一事反应激烈,九成官员皆不赞成。散朝后,赵逊私下与大司马姜严说起方伯之事,姜严明面上没有表态,但事后姜严还是去了后宫见到了王太后。

    姜严此人与鼎炀侯都有通病,就是嫉贤妒能,要不然姜严也不能把鼎炀侯张隽介绍给咸王表妹,果然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不出百里燕所料,姜严未将方伯封君一事与赵逊划上等号,全说成是自己出的注意。

    王太后虽然不能干政,但好歹是咸王生母,同时也是太子的奶奶,娘说的话,咸王总得听上两句。

    下午处理完政务,晚上用膳之际,王太后便随口提起方伯封君一事。姜亥颇为诧异,仔细听后细想之下并没反对,后于广渊殿连夜召见公孙岳商议此事:

    “相国,大司马建议加封方伯君爵,爱卿意下如何。”

    “司政使一职尚且群臣反对,若是将尹秧之地封给方伯,晋军岂不以此地为根基,威胁我国。”

    “可大司马却说,只封城不封地,如此方伯也只空落个君的爵位。”

    公孙岳闻讯诧异:

    “只封城不封地?那地呢,如此岂不惹恼晋人。”

    “地划归肥城,寡人只空给方伯一座空城,一户食邑也不给。为平息晋人,寡人同意方伯聚私兵一万,平时准许晋军水军以尹秧城为港驻泊。如此,我江东之地便可无后顾之忧,无需担心志国先发制人夺占江东。”

    “妙,此计果真是妙。不曾想大司马还有此等高计。不过,那司政使一职又由何人担任,大王可有人选。”

    “王太后举荐孙冠为司政使,丞相意下如何。”

    “孙冠为王太后外甥,大司马儿媳堂兄妹妹的妹夫,此人并无多大才能,虽然一无是处,此时确实可以解燃眉之急。若是用他人虚占司政使,晋国定然不悦,若是以大王家事之名,令孙冠为司政使,晋国却也不能说什么。

    此计确实高明,不曾想大司马还有此等巧计。”

    见公孙岳赞同,咸王说道:

    “既如此,丞相以为何时可行册封。”

    “此事可暂且缓上一缓,拖上一旬半月也无妨。大王需令肥城守将尽速接管尹秧城属地,而后再放出风去,有意让尹秧城开埠。

    而后可令人朝中鼓噪舆论进言,恳请大王另择贤臣出任司政使。如此晋人不敢操之过急,而后大王再选时机封禅方伯,如此晋人便无话可说。”

    “寡人准奏。此外志国屯兵边境,相国可有御敌之策。”

    “回大王,大司马此计高便是高在将尹秧城封于方伯,尹秧城扼守叉江口以北,晋军水师停泊于此,志军水师便是过不去,也就无从攻打江东。我军可无后顾之忧,集中兵力在南方御敌。”

    “如此正合寡人之意,但此事仍需召开内朝军机会,以商定御敌之策,切不可大意。”

    “臣遵命。”

    ……

    翌日,百里燕在城西的益草堂医馆一如既往的开张营业,医馆只有百里燕一人坐诊,萧最多算是半个,简单抓副只有三五味的小方子,看个感冒咳嗽问题不大,疑难杂症不能找她。

    从去年七月开始,百里燕每旬只坐诊七日,然后休息三日,一月坐诊二十一天,休息十天。

    益草堂设在城西穷人聚居区,看病的对象穷人居多,钱收的也少,有的基本上也不收诊费,穷人的病多半是营养不良引发的缺乏症和慢性疾病。

    缺乏症主要靠食补,如贫血、低血糖、缺蛋白等等。

    当然,穷人基本上经济都不富裕,但能住城里,能看病的都是穷人中生活水平稍好的一类。

    达官显贵富、商豪强看病的较少,不是他们不生病,是这类人群在农耕社会的占比很少。时下工业、化工污染几乎为零,生活条件较好的阶层恶性疾病几乎没有,常见的是三高和三高引起的慢性病变。

    至少百里燕从晋国开诊到现在,没碰上过肿瘤癌症,或者说有,但很少,他没能及时发现。毕竟通过“望闻问切”和症状,没有技术辅助器械,光凭判断并不准确。

    这些达官显贵人多半是常见的三高病,营养严重过剩等,得糖尿病的不在少数,甚至还有慢性肾炎。不过即便有病,也是托人请宫医看病,他们有的是钱,根本不在乎花多少金银。

    陔陵开诊三年,收入还行,穷人基本上不赚钱,赚得主要还是达官显贵,很多时候穷人看病还得倒贴。

    今天刚开张,就来了求医问药的,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但看上去却有四十多,面黄肌瘦,从事土窑厂窑坯搬运,是个体力活儿,当下烧窑也是技术工,收入还行。

    此人左肩一个月前不慎摔伤,经过其他郎中诊治,打了半个月的绷带,吃了一个月的药。时至今日左臂依然不见好转,疼痛依然隐有发作,胳膊始终没什么力气。一连找了三个郎中也没见效果,今天只能找上益草堂。

    百里燕给他摸骨,骨骼没有明显错位,都在正位。肌肉软组织没水肿和肤下淤血,但是摁下仍有痛感。

    按说一个月过去总该有所缓解,现在症状依然明显,显然是没有对症下药。

    “左臂摔伤后可有歇息。”百里燕边问,边给男子号脉。

    “郎中让小民家中将息,小民便是将息了一月,但仍不见好转。魏郎中,小民这是得的什么病呀。”男子有点紧张,担心肩上留下残疾,他的饭碗也就没了。

    百里燕然后号脉片刻,然后接着又问:

    “你家里都吃些什么,可有食肉。”

    “小民哪里吃得起肉,每日能有顿饱饭便是不错,哪里还能食肉。”

    “这样吧,这里的二十文诊费您去猪肉摊找屠户买一挂猪腰,兴许屠户还能送你。猪腰回去洗净切片,炖汤食用,如此每日吃一卦猪腰,连续食用两月,两月后再来复诊。”

    “魏郎中,您不抓药吗。”

    男子问道,心里觉得没谱。这时百里燕却说:

    “你没什么病,药就在下不开了,其他郎中的药你还照吃,你肩上的病乃老伤不愈乃气虚体弱,光靠吃药治标不治本。钱你自己收着,去菜市弄挂猪腰,等过两月再来吧。”

    男子肩部软组织损伤,多半是伤到了肩袖,肩袖如果撕裂,通常都需要手术,自行愈合需要休息,不能从事体力劳动。

    男子左肩还能上举自如,肩袖显然并没有撕裂,只是挫伤,需要长时静养自行愈合。

    一个月不见好转,是蛋白、胆固醇补充不够。胆固醇是促进细胞吸收蛋白修复的主要成份,胆固醇过高,容易得病,过低,细胞修复缓慢,伤口肌肉不易愈合。而蛋白质是细胞的主体,缺乏蛋白,光有胆固醇也没用。

    男子顿顿吃饭,虽然吃得饱,但没什么营养,蛋白和胆固醇的涉入极少。猪腰富含百分之四十胆固醇,远比鸡蛋多。这年头使用动物内脏的人甚少,甚至屠户都不吃内脏。让他去买两挂猪腰,几乎就是屠户白送的。


………………………………

第102章 景尚公

    打发走男子,又有三人前来问诊,两个青壮,一个二十三四的女子。

    城西由于穷人居多,跑来看病的也是稀奇古怪,但基本上都跟营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