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派参政议政一直为君主和权贵阶层所忌惮,罗济有顾虑并不难理解,但凡谁都担心露富遭祸的道理。但百里燕倒是不担心罗济不会半途退缩,他反倒是看到另一件值得注意的细节,那就是“人心向背”。

    但凡有人,有社会,便有势力和群体,人心既是泛指广泛老百姓,也指存在于社会阶层中的建制派和固有的行业团体。这群人既远离核心,但又有广泛的影响力。

    而传统君主权贵阶层极易忽视了这两群人的存在,总将他们与奸商和普通人混为一谈,全然看不见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乃至背后的财力、人脉。

    云仓派作为遍布中原的“连锁当铺”,其社会影响力号召力虽然有限,但遍布天下的人脉和灰色渠道是一股看不见的力量,一旦调动起来,力量是惊人。

    百里燕此时恍然发现,其实从这刻开始,梁国的衰败和瓦解已经无法避免。

    先是被他挖走了砡工派,现在又被拉走毫不起眼的云仓,帝国的大厦墙角,就这样今天刨掉一块砖,明天抽走一根梁,一点点的挖走墙角毁掉根基。待到墙角挖掉,再雄伟的高楼大厦,也不过是虚华的空中楼阁,甚至不需要去推,其自己的重量便足以将之压垮。

    而现在要做的,正是拉拢和团结那些天下还算正派的门派,将他们团结在自己的身边,短期可为咸国牟利推动经济发展,积累相关行业经验。

    长期可作为日后体制改革的派别,参与部分政策制定,以完善制度体制,建立高度权利集中的中央,同时鼓励各行各业、门派流派参政议政,打开治国理政的新局面。

    ……

    同云仓派的会谈的成果令人感到满意,星球仪最终被百里燕取走,同时拍摄三套照片,两套交给了萧公毅,一套交由罗济保存,百里燕保留底片和原件以供应研究。

    天子登基的喜庆尚未散去,各国使节开始陆续返回本国,来得最早的走的也最早,而来的最晚的走的不慢。

    时间一晃已是十一月低,百里燕决意启程回国,尽快落实此番谈判成果和永兴生产。在此之前还要去一趟天云港,视察金矿石。

    十月抵达津邺不久,经过与姬丰交涉,百里燕遣人去往港口验货,以防被此奸商用硫铁矿(既愚人金)使诈调包。

    总的来说这批金银矿石的品质还是不错的,化验后的结果显示,砷化物和锑化物仍是主要有毒成分,除此之外还发现了数量相当高品质镍混杂在银矿中,当下而言,镍的总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即便只有三两吨,也是不得了的收获。

    梁国的这批矿石百里燕曾让萧公毅打听,打听到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原来是当年黑巾之乱期间在孙国西北部发现的金矿,因冶炼过程产生剧毒,此后便被废弃。

    黑巾覆灭之后,这批矿石作为交换的筹码转给了梁国,不过愚论派当时耍了个心眼,没说有毒。待梁国接手之后,成千上万吨的矿石成了搁手货。

    此番作价给咸国,既是作为货币交易,也是祸害咸国,同时借机获取咸国冶炼工艺,日后卫国若是战败,梁国获取咸国冶炼毒矿工艺后,必然要将金矿所在郡县割走占为己有,可谓是一箭四雕。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974章 冥冥之中

    十一月二十九,百里燕最后探望了姐姐百里娟,于三十日启程北上,随姬丰一同前往天云港。

    天云港距津邺东北二百六十里,两地之间为翠城。

    翠城属地半数县城临海,但翠城本城缩在内陆,因沿海有丘陵,不易建港口,遂在天云建港,归翠城节制。天云城其实不是很大,人口相当混杂,当地以卸货卖力和转口贸易为主经济成份,是沿海歇脚和中转的港口,并不是重要贸易节点。

    当地港口吞吐量有限,距离都城津液不远,因此多数情况下只作为辅助港口,分流津邺的部分功能。

    然而在百里燕看来,天云的位置非常独特,翠城有丘林,地理上是津邺的东北门户,而津邺的港口是深入海湾之内,位于全城的西偏南,要从海上登陆津邺港口,势必遭到城内远程武器的覆盖。

    而津邺成东西两翼沿海为大片滩涂和湿地,不易抢滩,因此直接陆路登陆津邺外围不太现实,必须从海上轰塌北门城墙入城,或是直接占领港口。总体来说,以梁国的军力,即便遭受海上持续炮击,还不至于完全崩溃。

    但天云港就不同了,天云港地势开阔东西两翼均为海滩和平地,码头虽然小了些,却不妨碍从海上抢滩,而梁军步军的主要布防力量在翠城,天云港都交给了水军,一旦水军全军覆没,以传统军事思想和兵器技术,坚守天云港无异于将自己暴露在敌方舰炮火力之下,因此按通常逻辑,会依托翠城地势死守待援。

    然热兵器和舰炮将改变既有的战争规则,一旦敌方在天云港登陆,根本不会发动对翠城的强攻。而是以火炮从分从海陆炮击城池,甚至不排除大量倾斜榴霰弹开花弹,杀伤城中一切暴露目标。

    中原传统依托城池坚守作战的军事思想,在没有地下掩体工事的情况下,城池将变成一个巨大的棺材。

    城头上望去波涛汹涌的大海,百里燕不免担心起来,他转身于姬丰说道

    “博源君,天云港地势开阔,乃翠城门户,日后需得修筑要塞,派重兵把手,以杜绝海上来犯之敌。”

    “呵呵……”姬丰淡然一笑似是而非的点了点头“我国之事就无需永兴侯操心了吧。”

    百里燕知姬丰听不进去,却还是故作担忧之色

    “忠言逆耳啊,贵国不信也罢,博源君好自为之吧,但愿是本侯多虑了。”

    言毕,魏琦上前来报

    “侯爷,陈殿将军到了。”

    “嗯,请他过来。”

    “诺。”

    陈瞿抵达天云后先行做小船返回舰队,做接应准备,陈殿留在城中组织商船编队汇合舰队一起返航。

    少时,陈殿前来

    “启禀大司农,货物全部装船完毕,请求启航。”

    “嗯,明日即可起航。记住,现在风浪大,尽可能沿海航行,出现任何情况尽快抢滩搁浅避免沉船。”

    “诺!”

    此番除了金银矿石,百里燕顺道采购了白铜和朱兰葵。

    梁国大量产白铜,而且是镍铜白铜,镍含量很高,而咸国的白铜以锌镍铜居多,就工业目的而言,梁国白铜的品质更好。

    尽管由于开采能力低下,梁国的白铜价格高得多,但就冶炼需要耗费的冶炼剂和煤炭的成本而言,总体上仍是划算的,而更重要的是时间,这能大大缩短冶炼的时间,这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朱兰葵是当下特有的一种竹节状多年生草本科草药,其含有两种有效成份有助于疟疾的仿制和治疗。是多年前启动的霍乱疟疾药物寻找和攻关工作中偶然发现的药物,经过分离和萃取,获得了两种有效成份。

    当下并没有青蒿,而咸国地处温湿,蚊虫极多,每年感染疟疾霍乱者甚多,公共卫生的防治工作关乎人口发展的百年大计,不解决流行性疫病的大规模爆发,便无从从根本上改善人口增长,更谈不上人口质量。

    此外,日后势必要北上深入长孙作战,当地三年一次小疫,五年一次大疫,十分不利于大军集结作战,也确实有必要解决两大病的问题。

    朱兰葵是一种生长在梁国与燕国的土生植物,草药方剂中主治腹泻拉稀和退热,此药一直流传于中原腹地,东部地区基本不用,黑巾平灭之后取得四郡才知有此一味药。

    详细交代过陈殿,姬丰这时说道

    “永兴侯是陆路返回咸国,还是坐船走啊。”

    “随行仪仗辎重甚多,坐船并不方便,故还是走陆路回国。”

    “这一路风餐露宿少则两月多则三月,可不比坐船快呀。”

    “呵呵,眼下正值北海大风季节,走海上未必就方便,风里来雨里去颠簸晕船在所难免,没有路上来的消停,还是走陆路省事。”

    从天云坐船返回咸国确实要比走陆路穿越梁卫咸来的更快,即便航行速度只有两三公里每小时,也仍比大队骑马行车来得快。有鉴于随行骑兵和家眷无法适应海上颠簸,百里燕遂并不打算坐船回国。

    然姬丰仍不死心,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天云港以北四天水路外海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