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不论能否击退顽敌,倘若咸军最先投入作战,势必伤亡巨大。到那时,精锐尽丧,腋目人退兵倒也罢了,倘若不退反进,咸军又元气大伤,天下恐再无诸侯可与之匹敌,其结果只能是诸侯自食恶果,引来恶兽杀戮。

    想当年南境之战便是前车之鉴,诸侯竞相推诿,致使开战两年主力迟迟未能集结,反被金雪狄人所趁。而金雪狄人尚且还是人,那腋目人非人不说,比之金雪狄人凶残甚于百倍,若是重蹈当年覆辙,中原恐将不复有转还腾挪之余地。

    待到那时局势崩坏,即便诸侯幡然悟彻,这世上也无后悔药可吃,此事不得不防啊。”

    苏方信一言令萧公毅黯然失色,千岳山一战萧公毅深有感触,深感到诸侯人心不齐各自算计带来的恶果,但凡对外作战,无不是诸侯削弱异己的天赐良机。

    沉默许久,他开口问道:

    “依苏军师之计,当如何?”

    “窃以为,其一当加紧备战,此事掌门与永兴侯所见略,同无可争议。其二,我御客与梁国当年所定盟约只涉千岳山,不涉中原,换句话说,北海出事我派并无出兵之义务,故而有朝一日腋目人若是来犯,我派可暂作按兵不动。”

    萧公毅闻讯“按兵不动”四字,即刻眉头紧蹙,他说:

    “匡扶中原救难苍生,乃我御客之根本,要本座见死不救,这办不到,总堂的长老与门主也决不会同意。”

    “掌门,我派创立之初乃是为应对金雪狄人北犯而起义兵,匡扶中原救难苍生亦是相对于金雪狄北侵而言,当年并未有如今这等险恶情势。

    退一步说,焉知道金雪狄人不会乘我中原大乱而再度北伐,以报当年之仇。按兵不动,非是不出兵,而是看清诸侯打算,厘清各方利害再动兵,对我派,对中原才是最为有利。

    想当年曹帅发精兵三十万出战,最终只六七万人生还,我派元气大伤,至此一蹶不振,直到今日尚未恢复元气,倘若再缝恶战,天下还有何处是我派安身立足之地。”

    萧公毅似被苏方信打动,脸上严峻之色消去大半,随即心平气和说道:

    “苏军事请继续。”

    苏方信组织了措辞,接着方才打断的内容继续说道:

    “其三,不知其害便不知其恶,当今天下信我者寥寥数人,知其害者屈指可数,世人既不知腋目人之恶,我派又如何能说服诸侯合力出兵,换而言之,天下皆醉而唯我独醒,我等岂非与傻瓜无异。”

    “苏军师是说,此事天下人皆不信,我派信之,便是异类?”

    “正是。人人不信之事,唯我独信,我等便是异类,即便腋目人数年后南侵成真,在此之前我派受尽嘲讽与压制,由此所生损失,并不利于我派日后出兵作战。

    故而天子登基之后,此事不提也罢,令其自沉市井,待东窗事发之日,自有天下人有求于我派,到那时,对我派有利,对天下多数苍生亦有利。

    其四,咸国应与我派共同进退,我派不出兵,咸国亦不用出兵,如此有利于咸军与我派结为紧密战阵,利于日后号令诸侯,切不可重蹈曹帅当年分而治之,最后反受其害的覆辙。故而咸军亦可暂不发兵,先坐等长孙遭难,以警醒天下。”

    苏方信此言让百里燕松了口气,宗伯泰所料分毫不差,苏方信作为总军师,必然要为本派的存立兴衰通盘考虑,而掌门主导的更多是外交和资源分配。


………………………………

第963章 败家女

    当年为统御诸侯,曹驰正听从总军师牧莜之计分而治之,此计本身并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整个力量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牧莜算到了金雪狄人来势汹汹,在外力作用下,分而治之诸侯非但不会令诸侯瓦解,还会在外力作用下越压越紧,但牧莜并未算到金雪狄人是倾巢出动,兵力空前强大,根本是不惜血本。

    其次,沥血病诱发防线崩溃,原本分而治之的策略,这时变成了一盘散沙各自逃命,之后再也未能对诸侯形成行之有效的约束力,相反御客损失惨重,越打越少,最终丧失了主导权和话语权沦为摆设。

    眼下御客实力虽有极大恢复,却并未恢复当年实力,贸然出兵徒耗实力,让诸侯坐等便宜去捡。届时捡到了便宜,御客的牺牲还算值得。没捡到便宜,让生番攻入腹地,不仅白白消耗实力,倒头来反被落井下石。

    唯一可行办法只有依仗御客和百里燕这层关系,与咸军结成庞大兵团,挟制诸侯各军以形成统一战线。

    “当今局势波诡云谲,善动兵者未必有好下场,掌门目光应着眼长远,不可轻起大兵,而误了天下苍生。此乃苏某肺腑之言,还望掌门慎重。”

    萧公毅微点头道:

    “嗯,苏军师所言句句在理,本座深以为意。但还有三件事仍有待解决,也不知永兴侯与咸王意下如何。”

    “萧掌门但说无妨,但凡是在下力所能及之内,必鼎力相助。”

    “有永兴侯此言,本座感激不尽。御客自古以来其实有三难,其一兵源,其二粮草,其三便是耕地。

    永兴侯南征时想来也应知道,我御客粮草主要来自各国认捐与千岳山种麦。而只有战时方能让诸侯认捐,因此平时只能依靠南境种麦,以及饲养马匹牛羊与诸侯交易,换取钱粮布匹以补贴,因此我派战前粮草储备只够一两年支用,开战后向诸侯认捐也仅能勉强维持。

    这些年千岳山虽已推广咸国耕作之法,普用耧车,然南境气候寒冷,麦子亩产所收甚少,也仅比五年之前好一些。因此本座希望御客能在咸国获得种地之权,永兴侯意下如何?”

    “此事倒是好办,咸国地广人稀,即便人口翻上一倍,土地亦可满足使用。至于兵源,我咸国壮丁尚不足用,御客若开募兵先例,在我咸国募兵,这恐怕行不通。本侯倒是建议萧掌门不妨以开设商行的名义,在各国招募护兵,战时以商行为募兵站,向各国募兵。

    此外,南境气候虽然恶劣,但土地广大,若是能广种麦子,收获也是不小的。”

    这时苏方信结果话说:

    “耧车虽好,可播种过甚而无人力收割,又是巨大浪费。而且南境种麦亩产只有中原一半,每年只有一季,收获甚少,孤不足以堪用。”

    “哦,此事在下知道,耧车日耕数十亩地,而人力一日只收一亩,收割确是成问题。然有一事二位可能不知道,我咸国已研制出收割机,可用于牛马以畜力牵引,一台如此收割机,日可收十亩以上,如是一百台,一天可收一千亩地。”

    苏方信、萧公毅闻讯大吃一惊,眼神一番交流,萧公毅问道:

    “永兴侯此话当真!”

    “当真,明年年初将在万川郡尝试收割冬麦,如若可行,今后将广为普及。”

    耧车出现之后,种多而收少的问题日益凸显,百里燕决定研制一款畜力牵引收割机,于今年五月初制出首台样机,并在乌坪尝试收割青苗。不仅成功实现了快速收割,同时能将作物整齐码放在地上摊成一排,基本解决了快速收割的技术。

    千岳山属高原气候,其实并不适合种麦,但也没比麦更好的其他作物,其亩产仅有中原的五到六成,得益于千岳山每年丰沛的雨雪,一直风调雨顺,倒是罕见有干旱和洪水,然产量偏少,让粮草征收十分困难。

    耧车大量的大量使用对千岳山作用有限,当地人口本就稀少,大量耕种土地,并不能增加收获,还要浪费种子,收割机无疑让南境大量耕作具备了可能。

    与萧公毅、苏方信谈妥细节,离开御客馆驿已是下午申时,正值回府途中撞见女儿百里芳,正春风拂面漫步在大街上,许扞等人随行左右,一脸惬意之色。百里燕随即翻身下马上上前喊住:

    “芳儿!”

    百里芳正值心中惬意,闻讯百里燕唤她,如是耗子见了猫,愣是吓一跳:

    “爹!”

    百里燕觉其神色透着古怪,上前打量问道:

    “怎就你一人,你五娘、六娘、七娘和八娘呢。”

    “哦,五娘、六娘她们先回府了,我嘛……外面转转。这津邺城虽说不咋样,不过当地的海鲜小吃挺不错的。许叔你说是不是。”

    许扞应声点头,嘿嘿发笑:

    “嘿嘿,小姐说的是,真的很好吃。”

    百里芳强烈掩饰去脸上的春色,看着父亲百里燕那拷问的目光,心里砰砰跳的厉害。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