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0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子的改良和积肥共同促进了亩产增加,同时稻草灰、磷酸盐、火山泥、人畜积肥生产的天然复合肥料的集中使用,改良了贫瘠土地。

    除江东、岁当、东原、北海四郡之外,正如公良修所言,其余七郡亩产一石的田亩几乎绝迹,起步就是两石,亩产三四石几乎是普遍现象,乌坪作为黑土地,亩产七石还不是最高的,这几年的最高纪录达到了九石,既是土地肥沃的功劳,也是育种选种的结果。

    乌坪及其以南的土地,今后不仅作为粮食的重镇,还将肩负培育农作物良种的职责。

    种子的好坏,既是肥力催出来的,同时也是一代代培育出的结果。古时中国春秋战国,一亩薄产水稻的产量不过一百多斤,好的两百多斤,到清末,只有极少数的好田才产四五百斤,多数的田亩产量不过才两三百斤甚至更少。

    之间跨越了两千五百多年的时间,才将种子的潜力提曾了一倍,而建国后至今杂交水道亩产理论破吨,短短六七十年间翻了四倍不止,可见有计划的体系研究,科学培育,才是加速农业增产的有效手段,依靠传统单纯的选育种子提曾潜力,所需的时间何其之漫长。

    有鉴于此,百里燕早在六年前开始着手农业体系化培育,并从中原各地优先收集不同品种的农作物种子,进行培育选取数个优良品种繁育高产种子。同时选派技术人员前往各地搜寻野生种子,为日后开立杂培育奠定基础。

    归根到底,各国学走的不过是皮毛,真正的秘诀仍在于教育和先进的理念。

    耧车厉害了吧,一头牛一个人一天能耕七八十亩旱地,可你耕的太多,有足够的人力收的回来吗。而我一亩地稻穗比你结的多,谷粒比你壮,一亩地产量是你两倍甚至三倍,同样的产能,需要劳力却只是你的三分之一,多余的人力能干更多其他的活。这就是生产力,人力是生产力,技术和知识更是生产力。

    之后几日陔陵仍然沉浸在一片尾盘的余温中享受着最后的受益,卫国即将发兵的消息就像石沉大海一样不为人所知,百里燕琢磨着卫国派遣的使臣将在近期赶到咸国,心里却不着急。

    他更担心各地已经上马的工程不能应为战争放慢进度,于是连续下发了两道政令,从各地再征募民夫十五万人参与工程建设,摆出一副咸国是在大兴土木,无暇顾及战事的姿态。

    期间百里燕陆续视察了永兴生产部门与正在兴建的轩云城,姬丰虽然确定购买永兴设备的意愿,但合约一直没签,非是他又耍什么心眼,这件事牵扯的资金重大,他确实做不了主。

    姬丰是八月初押送金银离开的陔陵,陆路绕行赶回梁国,一路车马颠簸,再快也得一月有余。待他天花乱坠说服天子及其国内一干权贵和守财奴,仍需要一番口舌和时间,不可能这么快。

    可时间不等人,不可能一直拖到明年姬丰下单给付定金再调整生产,这样又得浪费一年时间的光景。

    遂在**月拿到穆尼的资金后,百里燕着际调整生产重点,机械、齿轮、轴承、重型锻造四大工厂重点转向蒸汽机与各型机床生产,不惜代价扩大生产规模,以求在明年夏天之前,将四厂产能提曾五成。

    待到姬丰订单和资金下来,基本上也是明年年中的事,然后再拖上半年,至明年年底,期间用一年半时间将产能扩张八成,此时再生产姬丰的订单,底气也更足一些,免得焦头烂额忙中出错得不偿失。

    轩云城是安置永兴文化机构外迁新建的城池,置于永兴城与瑞田、乌坪之间,城墙围长三十里,墙高三丈。建成后的轩云迁入永兴城所有教育、科研、医学、生物、精密加工等核心资源。腾空永兴东城让出土地的同时,另起炉灶,形成永兴强工业,轩云重科研的新布局。

    有鉴于永兴城用地依然紧张,尤其是西城大量修建的高炉和炼焦厂用地甚多,百里燕考虑明年先扩建西城,在西城外围再围一层城墙,而内围的城墙将继续保留,形成内外城的格局,而城东教育部、医疗、可言门迁出之后,腾出的地方将用于兴建机械工厂,短时内用地尚不紧张,晚一两年扩建城墙尚不碍紧。

    但总这么在兴建工厂与扩张城墙间一起大兴土木,确实不是什么长久之计。要知道若干年后工业城市的规模远非城墙所能约束,北京的环城古城墙总算是面积很大了吧,而今哪里还能束缚北京市区的发展。

    可在当下,战争对固定资产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永兴城工业如此集中,一场战争足以令咸国国本灰飞烟灭,不修城墙显然是不可取的。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884章 该来的还是得来

    半年间全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正如公良修所看打探到的消息,咸国亩产三四石已是极为普遍,四五石也不在少数,即便只征收三成的田赋,总量却是二十年前的七成田赋的七至八倍。

    有了粮食,有了工业生产和养殖,大兴土木所需的人力支用开销通过做工,以实物或现金反哺给民夫,如此在中原竟也成了独此一家的风范。

    当各国还在以奴隶贱民和苦役做工的时候,咸国已经跳出了历史的束缚,做工不仅能吃饱饭,能吃好,还有钱拿,何等的羡煞旁人。

    于是近些年边境上举家逃难至咸国的流民不在少数,百里燕来者不拒,甚至还鼓励外国流民迁往咸国,不仅给予土地,还编有户籍,令其生产以自救,免税三年,三年后复征。

    十一月二十,三百支预生产后膛纸壳定装步枪全数交付,这是继去年夏天生产九十五支试验用枪,第一批预定型步枪下线,而一切得益于高速钢的出现,让生产出现了转机。

    永兴步枪枪管的长度将近超过八百五十毫,没有无缝钢管挤压机,用搞高锰钢调质热处理加工制成的劣质钻头,要打通一根实心圆钢极为耗时费力,也根本不太现实,至少打通后保证内孔所需的粗加工精度和余量将是很大问题。

    而高速钢制成的加长钻头只需上钻机定心装夹,将之两端各打一个直径十二毫,深度四百五十毫的深孔,两段将其接通,然后再上拉孔机,经由粗拉孔、半粗拉孔,热处理,最后精拉孔,一根滑膛光管就此完成一整套加工流程,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不止十倍。

    有鉴于此,百里燕甚至开始考虑设计膛线拉刀与同步旋转协调器,但最后否定了这个打算,首先前者的设计比普通光孔拉刀复杂得多,刀具容易崩裂,后者需要协调膛线加工过程的旋转角,否则即便有拉刀,未必能拉出膛线。

    其次是当下仍以扩张基础加工产能为主,实在没有必要分配设计和制造产能去攻关膛线设备,能凑合着用再说吧。

    十一月廿二,经过两天的验枪,百里燕在远离永兴城的武备营靶场观阅打靶,一排排枪声夹杂着火药味道让人心头为之激动,二十六年前,百里燕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六年后的今天会有枪有炮。

    “侯爷,十发子弹射击完毕,是否派人效验靶墙。”蒋杰飞快说道,举手投足间满是干练与锐气,充满了朝气与蓬勃。

    此时百里燕放下望远镜,摇了摇头:

    “不用,这里都看得清楚,传令再打十发看看。”

    “诺。”

    滑膛枪的精度必定有限,圆头铅弹定型之初正是考虑到这一点,遂在弹丸尾部开有大孔,弹丸的直径略要比枪孔小几丝,当火药点燃之际,弹丸尾部的大孔热胀顶住枪管壁,进而将弹头挤压于内壁从而有助于提高精度,但代价是枪口初速会很低,同时精度也没高太多。

    又是十发排枪打完,百步之外的松木墙靶布满弹孔,仔细观察若久,百里燕说道:

    “换靶场,卧姿射击,每人二十发。”

    “诺!”

    迅速改换靶场,已经备下的松木墙靶又是留下一片密密麻麻的弹孔,隐约间百里燕已是发现端倪:

    “果然如此,还是趴着射击精度更高啊。”

    “侯爷,卧姿射击的命中率确实一直高于站着或是蹲着射击,但却不利于若是后排的枪手瞄准射击。最好还是一排站着,一排蹲着,一排卧着,三排交替渐进射击火力最强。”

    “嗯,说的不错。但此抢乃是滑膛,命中精度确实并不高,因此只能密集射击以求密度覆盖,如若全趴着就成了零敲碎打。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