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文德殿中。
李媛姝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看着窗外的夜色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李丽质走过来,取笑地说道:“姐姐,你就别担心了,杜荷那家伙肯定不会有事的,俗话说,好人命不长,祸害遗千年,杜荷就是一个大祸害,肯定比谁都活得长。”
“噗嗤……”
李媛姝一下就被逗乐了,好奇地问道:“好人命不长,祸害遗千年,我怎么没听过这句话?”
李丽质翘起小嘴,“当然是杜荷教我的啊!”
被李丽质这么一打岔,李媛姝的心情倒是好了不少。
不过,她还是有些担心地说道:“只是,现在大理寺和长安县都不审理杜荷的诉状,难道父皇也不管吗?”
“姐姐,你别忘了,父皇曾经说过,士农工商,商人是排在最后面的,是最没有地位的,杜荷卖书赚钱,那就是低贱的商人,朝中是没有人会帮他的,他只能自求多福了。谁让他放着好好的驸马不做,偏偏要去卖书呢。”
提到杜荷逃婚之事,小美女都是一肚子火气。
……
当天晚上,有传言说长孙冲在长安城最有名的酒楼大宴宾客,喝得伶仃大醉。
……
三日后。
人们悄然发现,杜荷竟然出现了。
杜荷身着简装,骑着马离开莱国公府,招摇过市,最后在皇城门口停下。
中郎将李君羡看见杜荷,好奇地问道:“县子,今日陛下并未宣你进宫,莫非县子是来看太上皇的吗?”
杜荷下了马,说道:“不,我今日可不是来玩的,今日,我是来告御状的。”
说着,指了指不远处一座两人多高的牛皮大鼓。
告御状,首先便要敲响这大鼓。
杜荷看着李君羡,说道:“烦劳李将军将这鼓槌拿来,我来敲。”
李君羡脸色一变,急忙说道:“县子,此事不可儿戏,谁敲响了告御状的大鼓,不管有理没理,都需要先挨三十大棍,才能到殿前见到陛下,县子你生的细皮嫩肉的,三十大棍下去,肯定皮开肉绽,到时候恐怕连上殿面圣的机会都没有了。”
杜荷摆摆手,大义凛然地说道:“古往今来,但凡变法,就没有不流血牺牲的,今大唐没有知识产权法,对版权的保护,竟然到了如此凋零的地步,每每想起,我都痛心疾首啊,如果真的需要流血,那就从我杜荷开始吧!”
……
(一更,感谢【久念灬成殇】【庆哥】兄弟的打赏,感谢兄弟们的推荐票支持!)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告御状
这几句话,说的那叫一个激昂慷慨,热血沸腾。
连李君羡都被感动了。
“好,拿鼓槌来!”
旁边有人立即拿着两根粗大的鼓槌上来。
李君羡亲自交到杜荷手中。
杜荷拎着两个大鼓锤,走到牛皮大鼓下面的台子上。
咚。
鼓响一声,皇城震惊。
咚。
鼓响二声,传令官已经起身,匆匆朝太极殿赶去。
咚。
鼓响三声,太极殿正在上早朝的文武百官,全都转身,盯着皇城门口的方向,脸上尽显茫然之色。
自贞观年以来,那御状大鼓立在那里,足足七年了,从未响过。
就连李二,面色也变了变。
但凡御状鼓响,那就意味着民间有通天的冤情需要他这个做帝王的亲自审理,也就表示这天下即将不安定了。
李二如何能淡定下来。
传令官已经冲到了太极殿:“启禀陛下,有人敲响御状大鼓,有案情要请陛下审理。”
“朕知道了,将此人速速带到殿上来。”
……
砰。
砰。
“……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好了,终于打完了。”
杜荷趴在席子上,被一个军官打了三十大板,却是自己数完的。
旁边的李君羡等人,目瞪口呆。
这杜荷市铁人吗?
三十大棍打上去,听起来砰砰砰的,就是牛皮也要打开裂了,可杜荷跟没事人一样,竟然还自己数棍数?
这时,只见杜荷爬起来,拍拍屁股,从屁股后面拿出一块厚厚的垫子,扔到一旁,说道:“辛亏本少爷有先见之明,做了这20层的牛皮垫子,否则还真吃不消啊,疼死我了……吕布,你就在此地等我,本少爷亲自丄殿打官司去。”
李君羡等人再次目瞪口呆。
这家伙,也太不要脸了吧?
竟然垫了20层牛皮?
换作别人,李君羡肯定要先检查一番,把垫子之类的东西搜出来,可杜荷身份特殊,李君羡竟是忘了这一茬。
旁边有个小将问道:“将军,是否要将杜荷抓回来重新打过?”
李君羡面色一怒:“打什么打,这件事,谁也不清楚,你难道想让陛下知道本将军玩忽职守,没有事先做好检查吗?”
同一时刻,杜荷已经被带到了太极殿。
杜荷一走进来,众人顿时面色一变。
怎么是这家伙?
难道御状大鼓是杜荷敲的?
就连李二,也有些懵逼,半天没反应过来。
李二问道:“杜荷,方才御状大鼓响起,可是你敲的?”
杜荷上前,行了一礼:“没错,正是微臣敲响的。”
砰。
李二一拍桌子:“胡闹,简直胡闹,这御状大鼓,乃是为百姓申诉冤情设立的,更是为文武百官做的一个警示,杜荷,你可是朕钦封的蓝田县子,你虽然不是朝廷官员,却也是有爵位之人,怎能擅自敲响这御状大鼓?”
杜荷并没有被李二吓到,而是说道:“陛下,臣承蒙皇恩,受封蓝田县子,可是,臣从未将自己当成贵族,臣始终牢记陛下那句话,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多么伟大的至理名言啊,臣已将将其当成了座右铭,贴在床边,每日醒来就读三遍,睡觉之前读五遍。是以,臣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百姓,根本不是高高在上的蓝田县子。”
众人全都面面相觑,尽管杜荷已经有了马屁大王的称号,可是,每次听到这家伙拍马屁,都总能拍出新意来,堪称人才。
这杜荷说话,听起来竟是如此肉麻,却又很有道理的样子。
很多人都被杜荷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偏偏李二早有准备,冷声道:“伶牙俐齿,杜荷,今日你擅自敲响御状大鼓,要是不给朕一个确切的说法,朕绝不饶恕你。”
杜荷说道:“陛下,臣虽然顽劣,但也不至于开这等玩笑,今日之事,并非胡来,而是我有冤情要申诉,请陛下审理,还我一个公道。”
“哦?你有何冤情啊?”
杜荷急忙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诉状拿出来。
内侍赵阳急忙呈到李二面前。
李二仔细一看,便将来龙去脉搞清楚了。
简言之,杜荷状告长孙冲窃取自己的劳动成果,成立书趣阁,雇佣工匠抄录《隋唐演义》牟利,侵犯了杜荷的知识产权,杜荷请求赔偿经济损失白银五万两,精神损失费白银1万两,并立即查封书趣阁,禁止长孙冲再抄录和售卖《隋唐演义》。
李二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诉状,仔细琢磨了半天,才搞清楚一些新名词。
然后,李二便将诉状让赵阳拿给大臣们阅览。
“众位爱卿,你们认为这案子应当如何审理啊?”半晌,李二开口问道。
魏征最先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不妥,这知识产权,版权之说,从古未有,又何来判定之说?”
不等李二说话,杜荷就反驳道:“魏大人此言差矣,何谓从古未有,不需判定啊?再往前推几万年,你我之先祖赤裸着身子呢,魏大人今日早朝,为何要穿戴整齐,何不效仿先祖一丝不挂来上早朝呢?”
“……你……”魏征差点被杜荷一句话给噎死,“狡辩,此乃狡辩,本官说的乃是案子的判定,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案子,又何来判定一说?”
杜荷不慌不忙,笑道:“既然魏大人要说案件,那我们便说案件好了,敢问魏大人,最近听闻长安有一盗贼,偷盗了一批白釉瓷器,价值连城,被流放到河西一带,可有此事?”
“确实有。”
“那这可算是案子?”
“算的。”
魏征有些疑惑地看着杜荷,不知道这家伙想干什么。
只听杜荷又问道:“那这案子,在秦汉时代,可曾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