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权绝对不能再交了。这里的人,都胡乱作为,然后,这样做的结果,风险却是要他们大家来承担。
现在秦真不想再承担这样的风险了。他要给自己一份保障。
所以,手里的几万兵权,从今之后,就是他们镇国公府和荣国公府的了,别人谁也别想拿走。
薛宝钗听到秦真这么说,当然也是没有别的话。那些大兵,肯定是她们的啊!谁也不能碰。
有兵就有命,她们虽然能够上战场,有勇力,但是,谁说她们在战场之上,就不会有意外呢?
将士难免阵前亡,她们可不想经常上战场上去。这样她们的意外事故,会增多的。
不是没有办法,谁想拿刀提枪,去战场上杀敌?她们可是女孩子啊!
而有了那些大兵,她们就可以让别人去拼命,而她们,只要躲在闺房里便好。
她们从小的教育,也就是让她们躲进闺房里,并不是要让她们去杀敌的。
这几次,都是没有办法。
为了保命,让别人去拼命,虽然不是什么光明正大,多么占理的事。
但是能让别人为自己去拼命,那就尽量让别人去为自己拼命好了,千万别觉得内疚。
这个时候,不为自己多考虑的人,都死了!
秦真薛宝钗他们,显然不是牺牲小我,成就大家的人。
他们是在只有在让自己先安全无忧了之后,才会想起别人的人。
甚至是,就算他们自己先已经安全无忧了,他们也不一定会想起别人。
秦真认为,如果这时候,他们和别人,能够两两相忘,那是最好的。
但是这时这种时局下,这一点显然不可能。
………………………………
第一百零六章 该发生的,终会发生
不过,如果在让别人过得好的同时,也能让他们自己过得更好,那么,这种情况下,或许秦真和薛宝钗他们,还是会想些办法,让其他人过得更好的!
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考虑的。绝不会无缘无故,滥做好人。
几天后,听说吕布还是发兵去征讨袁绍去了,这事秦真并不意外。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袁绍对于皇帝命令他们入京觐见的事,并不那么愿意。
在他以为,入京觐见皇帝,就是要交出自己的兵权。
他可是做过几省会盟盟主的人,会愿意交出兵权吗?
交出兵权,他可就从此,成了一个普通的官僚了,哪有出京在外,做他的一路诸侯强?
而且现在京中的皇帝,倚重的又是吕布和一个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镇国公。他袁绍对皇帝的拥立、翻身,没有尺寸之功。
就这样入了京城,只怕也没有什么好的地位职位,能让他来担当吧!
看皇家这样的光景,只怕也撑不了多久。不趁这个时候,在京外多培养自己的势力,等到以后鹿走中原,群雄共逐之,他拿什么去与人争锋?
袁绍这个时候,有了这样的心思,他自然就不愿再到京中,去听从皇帝的调遣。
而皇帝因为袁绍不听号令,前次对皇帝迁都的意图,又不怎么支持。此时再有这样的事情,他自然对袁绍迁怒。
吕布等人一在皇帝面前挑拨,皇帝就决定发兵征讨袁绍,这就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情了。
“吕布等人按理也不会不知道,皇帝现在发兵去对抗天下群雄,并不能得到什么好结果,他们也不是稳赢的,为什么他们却还是执迷不悟,要怂恿皇帝去做这些呢?”
“毕竟,我已经把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跟他说了一遍了。难道他们这些人,就没有一点担忧吗?吕布真的确信,自己能够剿灭天下群雄,使四海归心?”
“他有这么大的能耐,这么强的自信吗?他们不可能完全没想到我提醒的那些啊!”
秦真对皇帝和吕布的决定,还是很不理解,吕布为什么要急着去这么做?
在和薛宝钗她们聚会商议的时候,他是向薛宝钗她们问道。
他的话,让薛宝钗和史湘云都是没话,她们也是对此,难以有什么很深的见解。
但是,贾探春却是说道:“这事,因为吕布需要功劳。没有功劳,他在皇帝面前,就不是最重要的那个人,吕布现在,只不过是不甘于屈居于人下而已。”
“就他本身而言,他对皇帝,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前面还屡犯错误,皇家大度,才没有对他追究。这个时候,如果他在皇帝面前,再没有什么建树,那皇帝以后,凭什么倚重他?”
“想吕布以前挟持皇帝,也不过就是为了争夺权力。如今归顺皇帝,他权力也不是最高,地位好像又会受到威胁。这种情况下,他自然就要想着,在皇帝面前立功。”
“如果皇帝是按镇国公的方法,平定的天下群雄的话,那吕布,他在这一场风云突变中,做出了什么贡献呢?他什么作为也没有。功劳最大的,只怕还是镇国公。”
“所以,为了突出自己,他自然就要给皇帝找出一些事情来,让皇帝去做。而如果他最后帮助皇帝达成任务,那自然他功不可没。这样,他以后,就能得到皇家的看重了。”
“所以,为了自己的荣耀,吕布是必须要这么做的!只有挑起天下的纷争,他才能够浑水摸鱼,从中得利。否则,他岂非永远都要被别人压在身下,而自己的雄心壮志,永远都不可能通达。”
贾探春的这一番话,虽然也只是一面之词,然而,这却似乎是说出了事情的本质。
吕布为什么要这么热衷于进言皇帝,让皇帝对天下群雄动手?关键是他想从这场混乱中,攫取自己的政治资本。
前面吕布的行为,并没有让皇帝对他多么看重,他现在的爵位,仍然比不过秦真。在皇帝面前,说话分量,也不及秦真。
一个迁都的决议,秦真说过一些话之后,皇帝也没能拍板,说最后决定要怎么做。
这就说明,秦真在皇帝的心里面,分量还是不轻的。
这种情况下,吕布要加重自己的分量,势必就要做出一些自己的成绩来不可了。
而皇帝虽然信任秦真,但是有些事,也是他心中所想的,如果不一定依照秦真的方法,皇帝也可以达成自己的目的,那么,他为什么不去做呢?
他手下的谋士勇将那么多,他为什么要只听秦真一个人的话?别人的建议,他也可以采纳的嘛!
因为心中有着他自己的各种小九九,所以皇帝又让吕布去做他们的事情,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皇帝遇事只能依靠秦真这么一个人,那么他这个皇帝,也未免混得太惨了。
厘清了这一重关系,秦真对吕布和皇帝在袁绍这一件事情上,为什么还是要这么做,总算是知道了其中的大概缘由了。
也许,别人也不是一定就那么笨,对他们所做的事情的不良后果,没有预计到。
只是,大家都是想上位,想在皇帝面前,露一下脸。所以,就算知道这件事情,其中蕴含着风险,他们也是要这么做的。
富贵险中求嘛!
“其实,富贵也可以平淡中求的嘛!他们这些人,想不到这些,只想着眼前的这些事情,可以让他们建功立业,而看不到其它。”
“其实,天下万事万物,都是可以让他们各展平生所能,为自己建功立业的嘛!他们怎么就看不透呢?”
秦真是对这些人,感觉很无奈。
这时候人们的目光,太狭隘了。
对于秦真的这一番感慨,薛宝钗她们并没有表示赞同。武人的建功立业的想法,是很直接的,有战事,他们去平定了,这就是功绩。
有这么直接了当建功立业的方法,他们为什么要走别的路呢?
………………………………
一百零七章 邀请
每个人的见识,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秦真看到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能够看到。这就是每一个人个体的独特性。
要不然,这个人能做到的事,换一个人也能够做到,那么,这世界上,还有英雄吗?
薛宝钗她们天天和秦真在一起,和他就很多事情,都交换了看法,但是,也不能够对秦真的想法,什么都懂。
何况别人呢?
“那你说,吕布此行,能够举得实质上的进展吗?”
薛宝钗不理秦真的话,却是就眼前的这件事,向秦真询问道。
吕布战袁绍,可行吗?双方到底会谁输谁赢?
秦真叹道:“这件事情,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