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秦真的大军,虽然占着优势,但是,却是也一时间,难以将吕布击败。
眼看天色渐渐地暗下来,双方是各自收兵。
“吕布必不能久战,他们明天一定会溃败,我们明天可以再次强攻,一定可以将吕布拿下的。”
回营之后,大家商议,贾探春说道。
她对这次的战事,很有信心。
秦真看到一天的相持下来,自己这边也没有吃多大的亏,贾探春还是能够和徐晃放手一搏的,因此他是也放下了心。
只要她们这些人不会出什么事,有着兵力上的绝对压制,他们没有理由会输。
“晚间加强戒备,防止吕布派人来劫营。明日再战,一定要将安邑一鼓而下。”
秦真说道。
安邑根本无险可守,这样的地方,战事难道还要旷日持久?
他们这支远征军,其实,可是不支持这种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呀!
他们的后勤粮草,根本不可能支持太久,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够速战速决。
这个时候,其实,秦真手里的实力,也没有多少。
一个团队的真正实力,可不是只说人数的多寡,还有很多方面的。
一晚上无话,第二天,天色微亮,秦真他们就整起旗鼓,饱餐战饭,准备向安邑发起最后一战。
想来真正的战争中,趁着夜色,偷营劫寨这样的事,并不是多么容易能够发生。这种事,还是小概率事件。
他们的目的,就是今天拿下安邑。
安邑没有什么可难以攻破的。他们的各项分析判断,都是支持他们这样的论点。
大军整顿利落,正要在各自几员战将的带领下,向着安邑进发,但是没想到,这时候,长安忽然派人过来了。
“镇国公接旨!”
来的是宫里的内侍,行色匆匆。
秦真正要指挥着人马上战场,这个时候,有宫里的人前来,秦真不敢怠慢,赶紧跪下听旨。
“伏贵人口谕,着镇国公暂时按兵不动,不得向吕布进攻,让吕布有一个向宫里陈情的机会。如果吕布能够主动送出皇帝,则对往事,可以既往不咎,让他带兵,护送皇帝进京。”
这宦官向秦真传达了伏寿的旨意。
呢吗,这么大的事,你来个口谕,这算是什么?
………………………………
第九十七章 干戈化玉帛
呢吗,这么大的事,你来个口谕,这算是什么?
而且,给吕布机会,让他带兵送皇帝回京,这又算什么?
秦真可是要将皇帝,自己抢到手中,然后,让吕布无路可走的呀!
但是现在伏寿,却是又要让吕布护送皇帝回宫,这女人的耳根子,怎么就这么软呢?
秦真不用想,都知道这肯定是京里有什么人,给伏寿进言了。
不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这只是口谕,秦真也可以不听的。
拿下吕布,送皇帝回京,这就是功劳,至于违抗了一下下伏寿的旨意,不过是小事一桩。
在救回皇帝这件事情面前,任何的细节,都会被人忽略。秦真对这一点,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因此,秦真是想让这位内侍先坐下,好好休息,然后,他去继续出征。
不过,他话还没有说,军帐外忽然又有马蹄声到。
“报镇国公,京里……又有使者来到。”
可能是京里的使者接连来到,行程这么密集,这小兵也是心下狐疑了,因此,他语气也是有些犹豫忐忑。
秦真听到这个消息,迟疑了一下,又让人把京里的使者让进来。
“镇国公听旨:镇国公领兵在外,劳苦功高,然国家连年征战,百姓困苦,亟需要休养生息。吕布冯翊侯,保护皇帝,实无二心。镇国公不应再对冯翊侯有什么误会。着令二人共同保护皇帝,返回京师。孤十分想念,速盼皇帝回转。钦哉!”
这什么意思?你很想见到皇帝,然后就想让我休兵?
秦真是左思右想,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要违抗这道圣旨——懿旨。
伏寿这是不想让他再和吕布打下去了。但是他这个时候,是不是还要再打下去呢?
这事他是可以决定的,只要他能很快的拿下安邑。
但是如果战事受到了挫折呢?或者,吕布又挟持着皇帝,从这里跑了呢?
这几个结果,都能让秦真吃不了兜着走。
“不管了,先打了再说。”
秦真是忽然发了狠劲,对薛宝钗她们说道。
哪有那么多废话,先把吕布干下马,其他的以后再说。
都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和吕布也已经是结下了梁子,哪里还有什么其他的路好走?
与其以后每天都要防着吕布,倒不如现在一劳永逸,干翻吕布,省得以后操心。
做事情留下后患,是最差劲的操作。
薛宝钗听到秦真说要接着干,她们当然是没有二话。把吕布解决掉,也是她们的意思。做事情做到一半,半途而废,永远是会留下后遗症的。
谁也不想以后自己还整天记挂着这事,如履薄冰吧!
所以,现在就要把以后的问题,全都解决!省得麻烦。
不过,却是在这个时候,又有一匹快马,是匆匆赶来了……
又是长安的懿旨,着令秦真,不得进兵。
秦真觉得很泄气。
岳飞当初面对十二道金牌,也是很无奈吧!
有些人说,将军是可以违抗君令的。
但是,这些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违抗一道两道容易,违抗数道,试试!
不是铁了心造反,为人臣子的,哪里能够做到这一点?压力太大了。
秦真因此只得对薛宝钗她们说道:“整装待命吧!”
一场大战,眼看要爆发,就这么样无疾而终!
吕布那边严阵以待,就怕秦真再次来攻。
吕布也知道自己这边的实力,不如秦真。如果秦真今天再次来攻,他们未必守得住。
长安那边,杨修也去了好几日了,不知道结果如何。如果杨修的事情,没有结果,那么他们这回,只怕又要狼狈逃窜了。
但是皇帝绝不能轻易地给出去。吕布心里想。
这是他唯一的依靠。
有皇帝在手,他就总有翻身的一天。丢了皇帝,他就丢了一切。
吕布对这个也看得很清楚。
但是一大早的,他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等到太阳升起有一些时辰的时候,秦真那边,还是没什么动静,吕布心下就有些疑惑了。
这不应该啊,秦真在等什么,他们不是应该一开始,就发动大战的吗?
难道事情出了什么变故?
再晚些时候,他看到从秦真那边,过来几个穿着宫里服饰的人。
这些人来到他们的军营之外,并没有再做什么其他的举动,只是站定,说是要求见吕布。
吕布这个时候,正在防线第一线呢!所有的事情,他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个时候,不站到防线第一线,他怕秦真一下子打了过来。
秦真的人马比他强,他可不敢疏忽大意。
然而这个时候,这些宫里的人,来见他有什么事情呢?
吕布心中虽然有一些预感,但是,他却还不能轻易下结论。
战争时候,还是一切小心谨慎为好。不要把事情想得那么美好。
但结果,却真就是京城里来的安抚的人,让他和秦真护送着皇帝回京。
吕布乐了。
当初他护送着皇帝回京,他就是直接把皇帝交出去。
现在通过这场战争,他再把皇帝送回去,他就是保护皇帝的功臣。这两者结果虽然一样,但实质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呀!
吕布能不欣喜若狂吗?
“布谢皇家恩典。”吕布说道。
秦真这个时候,也来和吕布相见。
昨天还在拼个你死我活的两个人,今天就要握手言和,这感觉一定很奇妙吧!
但是在这种混乱的时候,这种事情很常见。
只是,秦真对现在的这个结果,很不满意。所以,他脸色很难看。
但是,他倒是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出来。
和吕布,他们两个,共率着大军,护送着皇帝,返回了长安。
回京后,一切的封赏,对秦真来说,都不算什么。他已经做了国公,再往上能到哪里?他已经到顶了。
就是皇家给些赏钱,也对秦真他们帮助不大。这个时候,有钱也没有什么好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