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谋:锦然倾城-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封手信递给了守卫。只见守卫见了手信后立刻跪了下去,双手将信举过头顶呈给孙氏。

    孙氏将信小心收好,带着李锦然入了皇宫。李锦然心里疑惑不少,海棠居已被纳兰信烧的精光,从海棠居拿来的东西皆被李锦然寻一处安全的地方藏好,在清点海棠居的搬出来的东西时,她未曾见过有这样一封能自由出入皇宫的信啊,她疑惑的看向孙氏。

    孙氏见她对信的内容好奇不已,将信又给李锦然看了看。李锦然这才恍然大悟,当年皇太后与孙氏十分投缘,遂时常将孙氏招进宫中陪伴,守皇宫城门的守卫轮流守门,时不时的就要对她进行盘查,她为此向皇太后抱怨过,皇太后提笔写信一封,特令孙氏能随意进出皇宫,信上有皇太后的印章,也难怪侍卫会下跪了。李锦然心下了然将信还给了孙氏,心里却为孙氏的遭遇暗叹不平,依照皇太后对孙氏的喜爱,再加之当年有孙家的帮衬,理当不会过的这样艰难才对。她侧过头看了眼孙氏温柔的眉眼,微微叹了叹,在这勾心斗角的府上,人善被人欺,越是不计较,反而失去的越多。

    孙氏领着李锦然走过一道又一道人工精雕细琢的白玉桥,穿过姹紫嫣红的万花林,在一座牌匾上用金漆刻着华清宫停的宫殿停了下来。孙氏站在门口神情怅然,似是回忆起陈年旧事,李锦然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孙氏站在她面前,将她鬓发间有些歪斜的蝴蝶簪重新带好,语重心长道:“锦然,母亲的命本就不长,如今能开口说话已是老天给的恩赐,你且记住今天母亲跟你说的话,无论路有多难,都要好好的活下去。”

    李锦然拥着孙氏向华清宫去,笑着安慰她:“母亲,你命长着呢,锦然要带着你跟妹妹一起游山玩水,踏遍大好山河。”

    孙氏还想再说什么,却见她眸子里流露出对未来向往不已的神态,终究没有再说出来。

    守宫门的奴婢将二人引到霓裳门后,向站在门口一侧的老嬷嬷低着头说了几句什么,便见老嬷嬷忽然朝孙氏这边看过来,似是再三确定后急急忙忙朝门内跑了进去,不一会儿,老嬷嬷笑容满面的将二人请了进去。

    。。。
………………………………

第222章 进宫面圣【四】

    霓裳门内地板光可鉴人,李锦然低垂着头与孙氏一起拜了下去:“参见太后娘娘。”

    “起来,都起来,让哀家好好看看。”皇太后看向地上所跪二人,语气隐隐透着些喜悦。

    孙氏抬起头来,迎上皇太后的目光,皇太后眼里流出疼惜,竟起身从榻子上走了下来,拨开珍珠帘子将扶起了孙氏:“好了就好,有空常来坐坐。”

    皇太后又看了眼跪在地上仍未起来的李锦然,见她穿着绣着海棠的淡粉长锦衣,不禁想起当年她曾穿着如这一模一样的衣衫陪她饮茶论诗,阿湘与世无争、淡泊的性子她甚是喜欢。如今她却叫女儿穿成当年的模样来引自己的主意,怕过的也是不如意的。

    “抬起头让哀家看看。”皇太后拄着雕凤手杖站在李锦然的面前,叹道。

    李锦然将头抬了起来,簪子因青丝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皇太后听这声音觉得耳熟,朝李锦然看了过去,这才发现她头上所待得蝴蝶簪竟是自己送给皇孙赵澈之物,她疑惑的问道:“你可是李锦然?”

    李锦然轻轻点了点头,皇太后能认出她必是因为赵澈送她的这只簪子,她将它带上原本只是存了分侥幸,如今皇太后联名道姓的将她认出来,叫她心里暖了几分:“民女不请自来,请太后娘娘不要怪罪。”她又盈盈一拜。

    看着李锦然的脸,皇太后恍惚了片刻,将她也扶了起来,让宫女赐坐奉茶。皇宫不比李府,一言一行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李锦然从未来过皇宫,许多规矩都不曾懂得,小心谨慎,孙氏与皇太后相聊甚欢,李锦然只在一旁笑着附和。

    提及当年事,皇太后忽然怅然伤感:“阿湘,老天终究待你不薄啊。你虽病了多年,可却生了锦然。若是当年荣盛没有喝醉跌入清荷池中,月华就不会痴傻成癫,更不会亲手杀了未满月的远儿,可怜他还没有满百岁啊……”皇太后说到此老泪纵横,老嬷嬷亦是跟着落泪。

    陈年往事李锦然隐隐知道一些,皇太后口中的赵荣盛是前朝太子,月华为他的太子妃,曾闻二人琴瑟和谐、鸾凤和鸣,生有一子乳名为远儿,连正名还未来得及取,便突生变故。当年的皇太后甚是哀伤,在禅院诵经接连数月,再出来时青丝变白发。

    纵然皇太后位高权重,却终究是失了儿子的母亲。当今圣上待她再好,到底不是亲生的,李锦然看着泣不能生的皇太后,忽然觉得没有来时那么害怕了。她大着胆子走向皇太后,跪在她的身前,将头贴在她的腿上,柔声道:“听闻前朝太子十分孝顺,无论多繁忙,总不忘与皇太后一同用膳,太子妃无意间得知皇太后爱喝莲叶羹,便偷偷学了做法,多次在御膳房为皇太后做莲叶羹……”

    皇太后心中悲痛不已,想起短命的盛荣与月华,视线早已模糊起来,却感到有一双手替她擦去了眼泪。待她看清时,见李锦然一双澄明的眸子带着笑意看着她道:“太后娘娘,前朝太子生前舍不得让您受委屈,仙逝后更不舍得让您不开心。您在这儿悲伤痛苦,前朝太子在天上看见了,心里定是不好受。”

    李锦然面对着皇太后又跪了下去,道:“民女未曾来过宫中,倘若有失礼之处……”

    “傻孩子,地上凉,怎说跪就跪了,真真儿是跟阿湘当年一样,哀家免你不跪,快起来。”但凡在宫中的嫔妃皇子,未曾有人如李锦然这般说话,字字句句都让她感到温暖。她看向孙氏,又道:“这么些年来,说到哀家心口的,除了阿湘就是你这丫头啊。”

    李锦然知皇太后这是在夸她,腼腆的笑道:“若太后娘娘不嫌弃,锦然可以经常来陪您解闷。”

    皇太后甚是高兴,眸子看向李锦然的腹部,李锦然忽然想到赵澈说她有他孩子的话,脸刷的一下变得通红。皇太后只当她女儿家在害羞,也不戳破,看李锦然的眼神越发慈爱。

    三人又聊了甚久,李锦然言谈举止大方得体,知皇太后对诗词歌赋甚为喜爱,又与皇太后对诗填词,不动声色得输给了皇太后,孙氏在一旁偶有接句,眉眼皆是笑意。这让皇太后恍若回到旧时时光,不知不觉竟过去了两个时辰。

    皇太后知孙氏来意何为,却见她迟迟没有开口,知道她到底不是个能求人的性子,便派老嬷嬷去请圣上来华清宫一叙。孙氏身子微微一颤,李锦然回头去看她,却见她又恢复了平常模样。若她没有记错,母亲这已是第二次因为圣上而失神了。李锦然有些好奇,却不敢问出口。

    圣上未过多久便来了,孙氏与李锦然起身便要行跪拜之礼,就听圣上爽朗大笑:“快平生,能让母后开怀的人少之又少,朕自惭形秽,还望……”

    圣上还未说完忽然止住,看着李锦然道:“你可是阿湘的女儿?”

    李锦然笑道:“民女正是。”

    圣上看向李锦然身边的妇人,半晌问道:“你是阿湘?”

    孙氏未答他,温婉道:“算来咱们已是十五年没有见了呢,十五年前我们邀约对酌,如今我作他人妇,一梦十年,醒来后还想再见见故人,这些年来圣上过的可好?”

    重遇昔日故友,圣上显得十分高兴,龙袍在身却毫无威严之气,他亲自斟酒一杯递给孙氏道:“知你生着病,朕多次让李铮寻医为你治病,如今见你病好,朕从心里高兴!”

    孙氏接过酒杯,正要饮下。却见李锦然从案桌边朝圣上跪了下去。

    “实不相瞒,母亲尚未痊愈,大夫提醒锦然母亲不能饮酒。若圣上怪罪,请罚民女……”李锦然手心里皆是汗,眼前的圣上乃前朝二皇子赵钩义,传言心狠手辣,先皇在世时,庆和十五年,其部下将领李山因违抗他的命令而施以车裂。五年后先皇驾崩,大庆八年,朝中大臣直言进谏,所提之事惹他不快,不日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打入大牢凌迟处死。她不敢再想,身子因害怕微微颤抖。

    。。。
………………………………

第223章 进宫面圣【五】

    “该罚!”圣上的音色听不出喜怒,李锦然半晌不敢说话。

    孙氏心中不忍,再次端起酒杯,却被皇太后拦下,皇太后看了眼圣上,笑道:“义儿,锦然吓不得,这孩子心眼实着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