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戴文欣喜的接过折扇,郑重的放入盒子,在打开其他箱子介绍道:“多谢圣人,微臣一定不负圣恩,这里有200只沉香木所制作的淑女扇是微臣献给宫中给位娘娘,公主的,就劳烦圣人分配了”。
李渊见冯戴文如此懂事,且冯家此次功劳不小,遂高声说道:“下召,冯家世代忠良,追封洗夫人为一品浩命夫人,冯盎晋封开国吴国公,萌一子为县男,特赐冯盎二子冯戴文字卫国”。
冯戴文感动的大礼拜倒,激动说道:“微臣代家祖母,家父拜谢圣人,臣感激万分,定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爱卿起来吧,”李渊很是满意冯戴文的态度,两人在御书房一直聊了几个时辰看见直到李渊疲倦了冯戴文才辞别李渊出宫。
………………………………
第13章 ,势成水火
大唐武德八年十月十五日,
大唐长安城第一场雪悠悠的落了下来,为这座古都披上一层白衣,十五望日,大朝会,京师文武凡九品以上齐聚太极宫,六品以下的官员都只能排到殿外走廊上,穿着厚厚衣服在寒冷中等待着散朝。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随着李渊贴身太监一阵尖锐喊声,大朝会正式开始,李渊威严端坐宫殿中央首先开口问道:“今日已经开始下雪,京兆尹,长安丞可在?”
“微臣在,”兼领京兆尹的斐寂和长安丞戴胄出班应道。
“带人详查京兆,修建难民收容处,收留无家流民,受灾百姓及时救助,”李渊下令道。其实古代尤其是京师附近百姓还是相对不错的,尤其是盛世,一般法律都很严格,一般人不敢轻犯,灾年各种救治也很快就到,隋唐时期已经知道大灾防疫,一般有受灾的很快就会前往处理,当然有的时候会不太人道,但是这个时代谁去管呢,只要不是自家身上,还会认为很好,至少不会扩散。
“臣遵旨,”两人连忙领旨。
“诸位爱卿可有何事上奏?”处理完毕之后,李渊又问其他人道。
首先是一些有具体事务,需求李渊裁决的开始汇报,比如那里需要减免赋税,那里又有雪灾等等,毕竟立国之初,大唐官员还是很务实的,一直忙了一个多时辰才基本商定,
“近日各地都开始降雪了,诸位还需多多关注各地情况,如有需要可以立即进宫汇报,好了!诸位爱卿可还有事,”李渊略显疲惫的问道,毕竟已经快60岁的人了。
宰相萧瑀出班奏道:“臣弹劾齐王元吉嚣张跋扈,不顾民生,三日前齐王外出冬猎,骑马撞伤路人有三,没有丝毫赔偿反而殴打路人,一樵夫担材挡了齐王的路,被齐王下人推到在地,一担材被丢下小溪,这樵夫很可能因此无力度过寒冬”。
萧瑀出生江南萧家,当前世家以五姓七望为首,江南世家,蜀中世家等都要排在其后,太子李建成和五姓七望走的很近,太子妃也是荥阳郑氏的嫡系,萧瑀自然就要靠近秦王了。
且萧禹和李渊是表兄弟,两人在隋朝为官就交情颇深,算是李渊心腹,又为人刚正不阿,所以他的弹劾李渊很是相信,而且分量较重,
“岂有此理,事可查实。”李渊拍案问道。
“事已经查实,撞人的是齐王,推人的是齐王手下侍卫”,萧瑀答道。
“父王恕罪,儿臣知错”,齐王李元吉赶紧跑出跪到李渊面前请罪道。
李渊气得站起身来,大喝道:“孽子!下诏齐王行事无状,特令闭门思过三月,无令不得岀府一步,”说完拂袖而去。
毕竟李渊还是很维护自己的儿子的,一众大臣也不已为意,毕竟古代贵族和平民是有很大区别的,只要李渊处罚了就算是,大臣们也只是要一个态度,至少皇家也不能为所欲为。
“哼,箫瑀老儿实在可恶,本王并未得罪于他,为何多次针对,难道是投向李世民了,”下朝后李元吉在家大发雷霆。
“你啊!自己行事无状,如何怪得别人,自己多注意一点,不要让人抓住把柄,这段时间就安心留在府中,不要出去惹事,要不然我也帮不了你。”前来看望李元吉的太子李建成,恨铁不成钢的一番劝解,并未意识到这是李世民出手了。
十月十七,偏向太子的两名御史被弹劾贪污,被罢官流放。
十月二十一,偏向太子的几个地方官员被弹劾不懂民生,治下民怨颇深,被罢官下牢。
十月二十八,玄武门守将被弹劾军中饮酒,被贬牧疆,太子运作常何任监门卫左翊中郎将镇守玄武门。
十一月初八,魏征弹劾秦王李世民私下给大臣送礼,有聚众不轨之心,李渊为采纳,
十一月初十,房玄龄弹劾齐王李元吉不思悔过,在齐王府饮酒作乐,李渊下旨申敕齐王。
十一月十五日,大朝会,监察御史弹劾太子荒淫无状,在东宫时常设宴饮酒,寻欢作乐,不适合作为帝国继承人,李渊未理睬。
十一月二十,魏征弹劾秦王和地方将领时常书信来往,有不臣之心,李渊以没有证据为由,只是提醒了秦王一下。
两派人员斗都风生水起,多个偏向太子一系列人员被贬,一时间朝廷官员人人自危,纷纷保持中立,秦王府占据先手,太子一党渐渐人手紧张,但是太子占据大义,就立于不败之地,
秦王一系也暂无好办法,随着新年将近两党才逐渐平静,
………………………………
第14章 ,初到朱家庄
当然长安城的这些热闹和冯戴文没有任何关系。至从面圣过后,冯戴文就辞别李世民到了万年县李渊赏赐的庄子,地方在万年县二十里地的一个叫朱家庄的地方,整个朱家庄42户全是冯戴文的佃户,只有人口103人,18岁以上成人68人,14岁到17岁的12人,14岁以下的23人,68人里面妇女就有41人,真正的壮年只有18人,还有9人不是伤残就是老的没法劳动的,
冯戴文告别李世民出京城带着100铁卫和老五冯戴火就去了万年县下李渊所赏赐的地方,先到万年县,长安两县是万年县,和长安县,可见万年县的地理位置之重要,万年县大部分地区都是勋贵的地,万年县令是赵郡李氏的人名叫李框,得知冯戴文到来很少热情的把冯戴文迎入县衙,
“小公爷一路辛苦,下官已经收到上面下来的公函,此次小公爷先前圣人所赐的100亩地刚好朱家庄地和佃户都分到小公爷名下,但是早上圣人又下令再加100亩,可附近并无那么宽连在一起的地,这是地图小公爷请看,没有圈起来的都是无主之地,小公爷可以随意挑选。”李县令到:
冯戴文对李框到,“多谢李县令”,来到地图前问到,“请问李县令,朱家庄在哪?”
李框指到地图一个地方到,“此处就是小公爷的朱家庄,目前有42户人口”,
冯戴文看了看地图疑惑的问到,“朱家庄所在地后面那么大一片怎么都是无主的地”
李框苦笑道:“小公爷有所不知,朱家庄后面是座石山,山上全是石头,连树木都很少,本地人就叫它石头山,石头山边也全是小山头山头全是一种很粘稠的土,种啥都不长,所以就是无主之地,下官也不敢把这地分给小公爷吧,”
冯戴文无所谓的到,“就这片地吧”,反正他也不靠着这点地,要算土地岭南之地要多少他没有,李渊也是明白这点,所以就是象征性的给了块地好落脚,不至于在长安所有东西都去买,总不好让冯戴文带着所有人都住长安城里面吧。这年头人的思想还是所有东西都还是靠地理产出。
李框高兴的到,“既然如此这一片就都划给小公爷了”,这李框也是会做人,划给冯戴文的地是按照地面100亩分的,山上没算进去,这一下就划了几座山头进去,
冯戴文看了下说道,“李县令在周边几座山头可否卖给在下”,冯戴文想到自己带了几百精兵,还有假扮的5000民夫总得地方大一点才好安置,
李框到:“小公爷要,这一片划给小公爷就是,反正这一大片都是无主的,也不产出东西。”
“不可,不可,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为这点小事让李县令落人口舌”,冯戴文到。
李框感激的到,“多谢小公爷体谅,那这一片800多亩荒山就都划给小公爷了,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为小公爷效劳”。李框也特意交好冯戴文。
冯戴文又到:“还真有事劳烦李县令,麻烦县令为在下召集万年县无业流民,在下要为庄子建造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