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岭南王-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

    “哈哈!”

    都是一群年轻人,在一起时间不断,当然忌讳就少一些,听到冯戴文的打趣,又见他搞笑的样子,纷纷跟着起哄。

    “嘿嘿!行我试一试。”李泰不好意思的笑笑说道。

    “杜荷,房遗直,你二人前去帮忙,到魏王帐下听令。”冯戴文继续下令,并未让李泰去单打独斗。

    “杜构,李德謇,魏叔玉,你等以吴王夫妻的名义,前去焉耆主持大局,如力有不逮,可前来求助。”这几人相对没有那么熟悉,冯戴文干脆激将。

    “属下遵命!”要知道几人父亲可都是大人物,虽然对冯戴文佩服,但是也是有自己的傲气,当下几人对视一眼,略微点头,用力的抱拳说道。

    请将不如激将,又都是年轻人,当然受不得,冯戴文满意的点点头,又给自己斟满一樽酒,举杯示意道:“新年之际,诸君共祝,愿大家步步高升。”

    “敬都督!”大厅几十人连忙起身回礼。

    随着冯戴文身居高位,威严日重,现在办事说话,不自然的流露出来的气魄,就让许多同龄人感觉到压力,现在除开有限的几个人,其他人在冯戴文面前都比较拘谨。

    开会总能极好的提高士气,增加积极性,还能开拓思路,这是后世无数经验总结出来最好的管理方式。

    尤其是对于刚刚融入大唐的各族来说,在冯戴文的要求下,各级官员都必须对治下百姓,将士,每三五天要开一次小会,每一个月要开一两次大会。

    学习大唐,了解大唐,也要了解民族的伟大性,学习上古先烈,挑选出英雄事迹,大肆传播。

    早年就安排进入西域的和尚,道士,早已把这些民族的祖先传说,改造成了中原神仙的分身,下属,乃至后裔。

    比如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当然龙不会就只有九个儿子,还有一些血脉非常稀薄,不具龙形,当然就被流放各地。

    在结合他们自身传说,这样一来这些异族也就成了中原分支,只是面容也一点不一样而已,在解说下这一切都变得很正常。

    在经过不断的学习,洗脑,祭拜,用不了多久就会忘记他们原本的历史,就连冯戴文听过几次之后,都差点相信了。

    而最多等到他们下一代长大,就在也没有人会记得他们民族的来历,只会知道自己是大唐的一个民族。

    在加上不断通婚,稀释他们的血脉,经过数代人,就会连相貌都会变得与汉人相差无几,那样一来,除开研究历史的人,也就没人在意自己的来历了。


………………………………

第421章 攻打高句丽

    贞观八年三月,大唐皇帝李世民下召曰:高句丽国王高建武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而大对卢渊太祚多次进犯大唐,大唐兴义兵,讨不臣,正式出兵讨伐。

    李世民御驾亲征,急招太子李承乾监国,由年逾六旬的尚书左仆射箫瑀,户部尚书长孙无忌,财政部,商务部长房玄龄辅佐。

    由卫国公李靖担任三军大总管,英国公李绩为副,任城郡王李道宗担任辽西道行军总管,翼国公秦琼为副,攻打辽东城。

    英国公李绩,宿国公程咬金,带领程名振,刘师立等人进攻安市城。

    河间郡王李孝恭,鄂国公尉迟恭,带领安修仁,安世贵等人进攻扶余城。

    夔国公刘弘基带领执失思力等人从新城出兵,切断辽东等城后路。

    李世民带领虢国公张世贵,庞同善,右骁卫将军,武水县公李孟尝,左屯卫将军,清水县公公孙武达、怀宁县公杜君绰、同安郡公郑仁泰。左监门大将军、襄城郡公,樊兴,武阳县公李大亮,以及薛万彻,薛万均,薛万淑三兄弟,坐镇中军。

    同行的还有文臣如右仆射杜如晦,御史大夫魏征等人。

    同时还有水军都督张亮,带领三万大军进攻沙卑城,岭南水军都督刘仁愿带领一万大军沿途佯攻高句丽城池。

    并且传令新罗,百济出兵牵制,如若不然,后果自负,态度相当强硬。

    这次出征,经过了一年多的准备,共计出兵五十万左右,还有民夫十万,俘虏二十八万,号称百万大军。

    其中突厥战士十五万,契丹两万,回纥一万,南洋联军一万,奚人八千,室韦一万二,倭奴敢死队三万,加上辽西的两万狂信徒,五千力士军团,以及十二万原十二卫精兵,以及李世民的玄甲军五千,新成立的炮兵五千,坦克兵一千,火枪手一万,医护人员一万,合计水路近五十万大军。

    而粮食早就运送到辽西储存,从辽西用火车运送八十里,在用人马转运,一天就到前线,基本就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而所有民夫,俘虏,最大的作用就是修桥补路,让大军通行无阻。

    而且经过了一年的准备,六十门钢炮,十两坦克,以及无数弹药都已准备妥当。

    水军分到十门钢炮,张亮八门,刘仁愿两门,另外三路大军每路十五门,李世民中军只有五门大炮,但是有十门坦克。

    现在的钢炮属于第三代产品,除来坦克用的,其余的都非常巨大,三尺直径的炮管,两丈长,看着就非常吓人,每一门巨炮需要十匹马才拉得动,而且还有三十名战士帮着运输。

    运送弹药还是另外人员,这也是为了安全考虑,所有弹药必须单独运输,就算大炮被夺,敌人拿着也没有用处。

    大唐这次可以说是出动老将老臣最多一次,这也是李世民的一种态度,毕竟前隋三征高句丽,死伤过甚,现在活着的人多少有亲朋好友死在这边,让这些老臣来也算完成心愿。

    早在大唐调动军队的时候,高句丽就发现了大唐的意图,毕竟李世民这次是大大方方的,并没有遮掩的意思。

    不过让高句丽不理解的是,虽说李世民号称百万大军,不过多少都有水分在内,而且还兵分几路,这让坐镇辽东城的渊太祚,杨万春百思不得其解。

    旌旗招展,号角声响,代表着李世民的金龙大旗也竖立在辽东城外。

    杨万春见到城外士气高昂,正在列阵的大唐士兵,心里疑惑越来越重。

    “杨将军,可是有何不妥?”渊太祚见杨万春眉头皱着一团,显然心事重重,于是不解的问道。

    “大对卢您看,唐皇亲征,为何才这点人马,要知道辽东城可是坚城,而且我们有四十万大军在此。”杨万春指着城外问道。

    渊太祚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会,点点头说道:“确实奇怪,大唐现在在城外不过十多万人马,居然还分兵围城,实在古怪,难道有诡计。”

    “最大可能就是李世民用自己作为诱饵,吸引主力,好让其他地方破城,在一起围攻。”杨万春看了看思索着说道。

    “为何会这么想?李世民居然以身犯险,难道不怕我们拼死攻打他。”渊太祚不解的问道。

    “您看,其他三面只是各有万余人,反而是摆出防守阵型,分明是不想我们出城支援其他城池。

    而且李世民身边还有十万左右大军,根本不怕野战,何况我们并不清楚是否还有伏兵。”杨万春长出一口气,对渊太祚解释道。

    “那现在怎么办?”渊太祚六神无主的问道。

    “没有太好办法,只能见招拆招,安心防守,等唐军伤亡过多,自然就会退兵。

    只是希望公子在安市城专心防守,不要出城,这样还有一线希望。”杨万春摇摇头说道。

    “那扶余城等怎么办?守得住吗?”渊太祚继续问道。

    “守不住的,末将早已经下令撤退,所有地方全都放弃,全部退到国内城,即作为第二防线,也是为我们守住退路。”杨万春解释道。

    “你做得很对,留下不少空城,让大唐得不到补给,而且还要分兵驻守,削弱他们实力。”渊太祚仔细一想就明白了,点点头赞同道。

    …………

    城外

    李世民策马位于山丘之上,手中望远镜把城头看得清清楚楚。

    “呵呵!螳臂当车,不自量力,诸位爱卿,随朕好好看着,今日一雪前耻。”李世民见山下士卒已经列好阵型,嘴里呵呵一笑,指着城头对身边众人说道。

    对于攻打高句丽,不少人都非常上心,不少老臣更是热泪盈眶。

    “一雪前耻,定要高句丽血债血偿。”不少人咬牙切齿的跟着说道。

    “呵呵!定然不会让诸位爱卿失望!”李世民嘴角上扬,显得心情非常不错,跳下战马,让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