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次出征,大部分也都是突厥,契丹人。”李世民解释道。
(本章完)
………………………………
第363章 冯戴文的阳谋
“突厥,契丹不是已经归顺,变成大唐契丹族了吗?为何听二哥语气,似乎并不喜欢他们。”长孙不解的问道。
李世民挥挥手,把多余的内侍,宫女全部赶出去,随后说道:“原本朕也是如此想的,既然加入大唐,当然就是一家人,然卫国提出不同看法,也让朕深以为然。
他说这些成年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甚难改变,他们从骨子里还是认为自己是原来民族,只有从小孩教育,才能根本上变成大唐人。”
“话虽如此,但是这些人也是忠心耿耿的为您征战,为何还要算计他们?”长孙不解的问道。
“这是合理利用,用大量异族征战,即能够为大唐打下更多地方,也能让汉人少死一些,当然对于为大唐江山付出,朕也不会亏待他们,无论是赏赐,还是抚恤经量的优厚。
辽西传回消息,这次抚恤卫国又加重了五成,而且把他们家眷全都安顿好了,保证能够衣食无忧,所有人都在感恩于朕,昨日收到执失思力上奏,感恩,辽西突厥,契丹,奚人,都愿意为朕效死。”李世民满意的摸着不长的胡须,含笑说道。
这些事从表面看确实冯戴文对待突厥,契丹等族非常优厚,就连突厥人自己都很感动,在许多人看来,现在不但生活富足,比以前好上百倍,从此不与天争,不与地斗,更不用葬身野兽之口,可以平安度日了。而且官府对于他们简直太好了,住房,棉衣这些以前不敢想像的东西,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只需要付出一些微不足道的劳力,而劳力谁家没有呢,就连他们的健妇,都能上矿山挖矿。
所以为了自己的家园,战死,这更加的理所当然,无论怎么也想不到还有如此多深层次的东西。
“唉!虽然明白,但妾身心里还是不好受!”长孙一听李世民的解释,就完全明白过来。
已经可以想像,无数的突厥人,契丹人,感动的指天发誓,以死报国,怀揣感恩之心,踊跃参军。
而冯戴文又会面带笑容的接纳他们,带领他们打下一座座城池,立下无数功劳,他们的家人会得到许多奖赏,荣誉,当然在这一过程当中,会死许多,许多的人。
他们也不会怨恨,因为下一代正茁壮成长,所有人都会以自己是大唐人而自豪。
“观音婢你就是心善,这种关系到民族存亡之事,当然没有仁慈可讲,卫国这个计划也就是朕知道,千百年后,子孙都会因此受益,而且继续实行,大唐周边,在无异族,日后都是唐人,哈!哈哈!”李世民高兴的哈哈大笑,脸上说不出的得意。
最近喜事连连,且全是大喜事,这让他非常高兴,时常暗自与秦皇汉武做对比,发现自己已经不逊多让。
“会不会被人识破,反而怨恨皇上?”杨妃担忧的问道。
“爱妃不必多想,想要看出来,非智者不可,而且必须要长时间接触卫国的施政,就算发现,也没有多大关系,这是阳谋,收益的是他们,只是影响的是日后,普通百姓可看不到那么远,就算有人告诉他们,大唐不安好心,百姓也不会相信,因为朝廷是真心付出,哈哈!哈哈!”李世民解说道,对于这个高明的计划,显然非常高兴。
“这次大胜,又能多出不少俘虏,皇上日后又能多许多子民呢,臣妾为陛下贺!”杨妃一听,不在担心儿子在辽西的安全了,倒上一杯葡萄酒,端起含笑对李世民敬酒。
“哈哈!爱妃说得对及了,不过这次抓的俘虏想要变成大唐人是非常困难的,包括以前的倭奴,不给他们分出等级,怎么知道大唐身份的高贵,而且高句丽人与中原有血海深仇,岂能轻易放过。”李世民举杯共饮,大笑着说道,统治无数民族显然是一件非常得意的事情。
“多谢陛下!”杨妃是杨广女儿,李世民说与高句丽有血海深仇,也就是说相当于要替他父亲报仇,当下感动的双目含泪,无以言表。
“爱妃何必客气,说来这也算朕为表叔出一口气。”李世民对杨妃安慰道,他说的表叔自然就是杨广,按照辈分确实应该叫表叔。
“二哥认为对就好,只是这次出动如此多大军,民夫,现在又劳师远征,朝廷可有足够钱粮,如果不够,妾身这里还能抽调百万贯钱。”长孙体贴的为李世民倒上一本茶水问道。
“这次确实消耗不菲,不过朝廷还是能够支撑,且辽西远征,也有填补朝廷的意思在内。”李世民脸皮一抽,含蓄的说道。
他知道这几年长孙赚钱不少,而且大部分都用于皇宫开支,但是对于长孙开口抽调百万贯,还是有点不适应,要知道自己在朝廷许多时候为了几万贯钱都需要商讨良久。
“二哥何必客气,如果不够,孩子们那里也有不少。”长孙知道他是好面子,于是劝说道。
“是啊,皇上,妾身这里也有二十多万贯,都是恪儿孝敬的,妾身在宫中不愁吃穿,您也先拿去应急吧。”杨妃也在另一边劝说道。
李世民内库用于修建龙首原宫殿,国库这次也确实消耗不少,尤其是大半年备战,需要准备武器,盔甲,箭支,也确实负担重,这段时间为了节约开支,已经多次与房杜等人商议。
“既然如此,爱妃你们就拿出一部分好了,等日后朕在还给你们。”李世民脸皮微微一红,略带感激的对大小老婆说道。
…………
渊太祚一路夺命而逃,见到没有追兵,这才停下为儿子重新包扎伤口,见到只有几百人跟随自己逃出,不由心灰意冷,留下大部分人召集败军,自己带着几十个亲卫,儿子回转辽东城。
回辽东城之后,渊太祚原本还提心吊胆的,担心大唐马上就会报复,见到大雪纷飞,这才放下心来,虽然这次出征,死伤不少,但是有了冬季这几个月准备时间,他有信心借助长城防御大唐。
这次出征大唐的竹甲这些,为他打开了不少思路,对于防守也更有心得,而且渊盖苏文的伤势稳住,开始好转,这也让他心情好转不少。
(本章完)
………………………………
第364章 月夜夺城
高句丽新城是最重要的一座边城之一,建于辽水对面,一座山顶,虽然不是高山,但是刚好卡住交通要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而且不但能防御大唐,还能防备北方的靺鞨族等。
冯戴文选择进攻这里,也是为了趁此机会打开高句丽的防御缺口,占领新城,就能把高句丽防线分成两断,首尾不相连,而且占领之后,高句丽后面的南苏、木底、苍岩诸城也就暴露出来,这也是这次出征的目标,只是冯戴文还没有公布,需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贞观五年十一月十八,冯戴文带人冒着风雪,度过被冰封的辽水,到达新城西南面一座山后。
为了这次出征,辽西早就准备非常充分,这两年辽西所有收购的羊毛都没有销售,全部做成了大衣。
每一个士兵都是里面穿羊毛衫,外面穿棉衣,还带着棉帽子,羊毛围巾,羊毛手套,脸上还有羊毛面罩,可以说只要不骑在马上奔跑,让寒风吹着,随时都是暖和的。
就连战马,都裹了一身羊毛衣服,(参考宠物狗)。
“都督,这城怎么打?”李震揭起面罩,呼出一口热气,对冯戴文问道。
冯戴文故意带着几个年轻人前来观察新城,就是为了指点他们。
但是看着处于山上的新城,众人都想不出好办法,全都盯着冯戴文,看他怎么回答。
“如果只是正常进攻,就只能采用围困,强攻,或者发动大量民夫,从山脚挖过去这些笨办法,非半年以上,攻打不下。”冯戴文看了他们一眼,出言解说道。
“挖山?这需要多少人才能挖塌啊!”李震睁大眼睛,不敢相信冯戴文居然说出的是这些办法。
“挖山,不一定是要挖塌,主要目的是压断水源,把山中水全部引下来,让上面的水井无水,也是给他们心里压力。”冯戴文笑着说道。
李震没有想到挖山居然是有几个意思在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没有在说话。
“都督您说正常攻击,那么必然还有不正常的攻击了?”李德謇在一边接着问道。
这些年轻人虽然与冯戴文都是差不多大小,但都了解冯戴文全是真本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