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捷报!捷报!剑南道大捷!吐谷浑五万大军灭亡!!!”
一队红翎信使极速冲进长安,一边策马狂奔,一面有人大声高喊。
“万胜!万胜!”一路上百姓听到喊声,又相互问了一下,不知道是谁带头,开始兴奋的高呼起来。
不多时候,全城都在欢呼,一扫多日的压抑气氛,整座城市陷入兴奋之中。
太极宫中,李世民正在和房玄龄等人商议出征大军的各种问题,隐约听见外面有许多人在呼喊,不由略微担心的站起身来,走到宫殿门口仔细倾听。
“你们可听到外面在喊什么?”李世民多日未曾好好休息,虽然还是同样的威仪,但也难掩疲倦,他皱着眉头对门口禁卫问道。
“回禀圣上!应该是在喊,万胜!”禁卫抱拳弯腰回答道。
“恭喜圣上!应该是捷报!”杜如晦一下反应过来,对李世民拱手说道。
正说着,就有禁卫架着红翎信使,一路飞奔而来。
“参见圣上,剑南道捷报!吐谷浑五万士兵逃亡!”红翎信使一把挣脱,步伐蹒跚,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双手捧着举过头顶,大声的说道。
“辛苦了!下去好好休息!”李世民大步向前,快速接过信件,对禁卫说道,说完这才打开信件。
红翎信使被李世民一声辛苦,激动得脸色通红,说不出话,赶紧又行一礼,才被禁卫搀扶着下去休息。
“哈哈!好!好!朕的玄甲军一出,立即拿下头功。”李世民看完信件,随手递给房玄龄,哈哈大笑着说道。
“恭喜圣上……”长孙无忌刚刚说了一句,就见到又是一队禁卫,架着红翎信使飞奔而来,把他后面要说的话生生的憋了回去。
“参见圣上,松州急报,吐蕃战死十五万,俘虏六万,余者皆逃,松州之围以解。”红翎信使同样的掏出信件,双手捧起,恭敬的大声道。
“好!辛苦了,下去好好休息,不要累坏了。”李世民心情大好,不像开始一样冲动,接过信件,微笑着拍拍红翎信使的肩膀说道。
红翎信使被李世民一拍,差点激动的晕过去,不知所措的就被禁卫带了出去。
今日注定就是一个高兴的日子,仿佛商量过一般,陇右道的红翎信使也同日而道。
李世民看完信件后,一直笑得合不拢嘴,当即下旨,全城欢庆一日,等全部大胜之后,在举国同庆。
长安城不用李世民下旨,也早就欢庆起来,今日三批战报,已经显示战败了六七十万敌军,而且是突厥,吐谷浑,还有比吐谷浑人数更多的吐蕃,这可不是南洋那些小国,当然值得庆贺。
大唐胜利,代表了安稳日子还能继续过下去,而且不少百姓家中都有儿孙参军,大胜代表功劳不小,功劳就代表着更加丰厚的奖赏。
要知道现在大唐对于军功封赏,向来优厚,所以百姓们虽然不清楚自家儿孙在那一个地方打仗,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庆祝,至少能沾沾喜气,期盼儿孙平安归来。
今日所有商店都推出了八折,优惠,赠送,等活动,就连小吃街都在实行买一送一。
广安让人开放歌剧院,全天候免费演出,所有人都可以进去观看一场。
长孙更加大气,直接给所有六十以上老人,家里生了四个或者以上孩童的妇女,发送霜糖,布皮,羊奶粉。
李世民也不甘示弱,所有伤残战士及家眷都被免税,免劳役,还让医学院组织前去义诊,免费为他们看病抓药,可谓是大大的收刮了一番民心。
当然,所有百姓都在自发的夸奖李世民夫妻,同时第一批李世民头像的徽章,也奖赏给了伤残军士。
(本章完)
………………………………
第354章 大战十八
“下旨!着报馆把三份战报详细刊登,如实报道。”接受过众人恭贺之后,李世民下旨道。
“臣遵旨!”虞世南连忙接过战报,立即让人誊写一份。
“圣上英明!战报只要一刊登,必然振奋人心,且在也不用担心民心不稳。”长孙无忌赞同道。
“哈哈!辅机所言极是,只要民心安稳,朕就无忧也。”李世民高兴的说道,他近日最担心就是民心。
如果前线有不好消息传回,影响到民心,就怕被有心人利用,要是借机会就容易引起滔天巨变。
…………
“呜!呜!呜!”苍凉而低沉的号角声,在伊州这个原本就较为荒凉的大地上响起,给初冬增添了一些肃杀之气。
凛冽的寒风把旌旗吹得哗哗作响,二十万突厥人按照部落排列在小山丘脚下,还有八万由牧民组成的队伍横着面对伊州城,队伍里面还有不少妇女,一脸幼稚的半大孩童,满脸皱纹能夹死蚊子的老人。
虽然都是一些老弱妇幼,但是大唐并不会小看他们,突厥人无论是妇幼,还是老弱,只要还能挥动武器,都是敢于杀人的,尤其是这种掩护主力决战的时候,他们更加会拼命。
草原部落,无论是以前的匈奴,还是现在的突厥,在冬日大雪纷飞,缺衣少食的时候,越多老人为了让其他人生存,都会自动脱下大衣,走进茫茫大雪之中,把生存的希望留着后代,这就是他们即野蛮,也无奈的生存方式,没有对与错。
大唐同样在另外一处小山丘下列阵,十万大军,加上伊州一万,共计十一万精锐骑兵。
李绩把所有重甲组织起来,组成了一万重骑兵,这一万人虽说是重骑兵,但是只有三千战马披甲,其余七千战马无甲,骑士全身甲。
剩下十万骑兵,分为十个方正,由十员大将统领,静静的立于山下,牵着战马,默默的做最后检查,只有偶尔战马嘶鸣,提醒着世人即将发生大事。
“杀!”突厥人率先发动进攻!两个万人队从左右冲出。
“杀!”令旗挥舞,庞孝泰,李大亮,两人同样带着万人队冲了出去。
第一波战斗,即是试探,也是为了比试,李绩岂会示弱。
四队人马分布战场左右,迅速的接近。
“放!”
“弩!”
两方同时对射,突厥是放箭,大唐士兵是手弩。
这一下就体现出了差距,放箭需要双手,而手弩单手即可,一弩五箭,连续射出。
“啊!啊!啊!”突厥人从没有在正面战场见到连弩发射,五万支箭形成的漫天箭雨,就这样在突厥人呆滞的目光中落在头上,更本避无可避。
就这样万人队前面一两千人惨叫着落下战马。
至于突厥人射出的箭支,作为大唐精锐,前排全是冲锋甲,后面也有棉衣,皮甲,只需要用手护住头部,箭支钉在身上最多受点轻伤,有高桥马鞍稳定身体,于是让突厥人不敢相信的一幕出现,一万支箭,大唐居然没有人落马。
战斗中可不会因为事情而暂停,骑在马上对冲,也只有一次放箭机会,双方很快接近。
大唐士兵挂起手弩,死死的用胳膊夹住加长长枪,略微弯腰,双手用力握住。
冲近了突厥人几乎哭了,太欺负人了,他们这才发现,大唐的武器居然是如此的长,一丈半长的长枪,犹如树干一般,又像拒马阵,远远的伸在那里,自己手中的刀更本就砍不到人。
战马冲锋起来,根本就不敢停,停下来还会害死后面的人,而自己也会被后面的撞死,突厥人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得无奈的闭上眼睛,胡乱挥舞着武器,迎面撞进大唐军阵。
加长的长枪,在快马奔驰下,往往会穿透数人,当然这个时候也拔不出来,大唐士兵丢开长枪,拔出横刀,继续挥砍着,这个时候没有多余的想法,只有不断的杀杀杀,直到穿透敌阵。
设卑达官与弩失毕在远处目睹了这一切,不敢相信的张着大嘴,想不到一个万人队如此轻易的就被团灭。
“怎,怎么办?”设卑达官大脑一片空白,结结巴巴的问道。
“族长,只有全军压上,分散一些,这样弩箭伤亡就会减小,长枪也伤不到那么多人。”崔涛心念电转急忙说道。
“对!对!”设卑达官与弩失毕一听,连忙点头,随后下令吹号,全军冲锋,只留下两个万人队以作预备。
李绩策马立在山丘上,在望远镜中清楚的看见对方一切行动,没有想到突厥居然还知道留下预备队,当即同样留下一万人,其余全军出动,轻骑兵两翼包抄,压缩空间,重骑兵中间突进。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