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岭南王-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乌堡虽然不大,但是墙特别高,攻城梯爬不上去,上面的守卫就从各射击孔放箭,全方位,无死角,偶尔有长梯子快上去了,就会被伸出的杆子推到在地。

    夷男连续几天,换着不同乌堡攻打,得到的结果全是大同小异,毫无进展,反而损兵折将。

    这让他在暴跳如雷以后又非常的后悔,原本薛延陀是最清楚大唐实力,可惜一时被猪油蒙了眼,以为几国加起来一百多万兵力一定会让大唐手忙脚乱,他就想借机占领现在富得流油的草原。

    可惜事以愿违,就连第一道防线都攻不破,有心从其他地方进攻,但是大唐如今修建的就是乌堡,而且草原上到处皆是,犹如刺猬,看到肉无从下口。

    (本章完)


………………………………

第337章 倾巢而出

    但是夷男现在是骑虎难下,有心不打,又怕大唐秋后算账,毕竟东突厥就是前车之鉴,只有硬着头皮继续攻打。

    程咬金面粗心细,仗着补给容易,并不与薛延陀大军纠缠,一直游弋在侧,让夷男寝食难安。

    夷男数次设下圈套,都被程咬金识破,还狠狠的咬了几口。

    随后夷男又派出三只万人队,意图围剿,结果被各个击破,一灭,一残,最后眼睁睁的看着疲倦的大唐骑兵进入乌堡。

    …………

    吐谷浑在大唐手中吃亏不少,近年见到大唐商队通西域,每次货物巨大,早就眼红不已,数次假扮马匪抢劫,都被消灭抓走,尤其是大唐食盐众多,让吐谷浑最大出口商品,青海的青盐没了销路,此举差不多让吐谷浑收入少了一半。

    这些加起来早就让吐谷浑恨之入骨,而且多次假扮马贼都被抓,国主伏允早已惶惶不可终日,担忧大唐报复,这才有了崔涛派人一劝,立即出兵剑南道牵制的事情。

    虽然吐谷浑兵力不算太多,但是骑兵不少,侯君集手下以步兵为主,所以也只得守城,毕竟出城对战骑兵,兵力不足,只得先消耗。

    可惜事以愿违,吐谷浑将领慕容孝隽只是驻扎在城外五里,与侯君集对持,并不进攻。

    侯君集多次试探,偷袭,但是慕容孝隽不为所动,稳守大营,且明哨暗哨齐全,依山傍水而建立的大营也不怕围困。

    数次试探无果,让侯君集不由狗咬乌龟,无处下口,但一时也无更好办法,只得以防御为主,毕竟李世民强调多次,守住就是功劳,虽然不甘心,但也只得如此。

    贞观五年十月十五大吉,随着吐蕃出兵数量被探明,大唐皇帝李世民下旨:十二卫兵马由英国公李绩统领,右屯卫大将军虢国公张世贵;左骁卫将军襄武郡公刘师立;右骁卫将军蒙阳县公庞同善;左屯卫将军武水县公李孟尝;右武卫将军清水县公公孙武达;右领军将军山阳县公庞孝泰;左武卫将军怀宁县公杜君绰;右监门将军同安郡公郑仁泰;左监门将军襄城郡公樊兴;左领军卫将军武阳县公李大亮!

    共计二十万大军出征陇右道,其中骑兵就有十五万,全是大唐精锐中的精锐,意图一举消灭西突厥。(十二卫大将军只是遥领,十二卫将军则是平时实际指挥。)

    又下旨利州刺史高甑生,廊州刺史久且洛生,南会州都督郑元王寿,岷州都督刘师立,益州都督卫孝节,凉州都督薛万淑,分别带领治下兵马支援蜀中松州。

    封樊国公段志玄为青海道行军总管,带着五千玄甲军前往支援剑南道侯君集。

    此次大唐兵马几乎全部调出,长安城只有两万左右武侯,两万左右千牛卫防守,不可谓之不空虚,如果前方战事不利,就只有征招新军了。

    同时李世民听从房玄龄建议,继续使用商人运送物资,用以节省时间,开支,就算如此,也还是征调了二十万民夫,十万倭奴运送粮草。

    “父皇!辽西急报,高句丽出兵了!”李承乾大步进入御书房,略带焦急的说道。

    “淡定!慌甚!”李世民接过战报,对李承乾轻声低喝道。

    如此大事,李世民当然会让儿子在朝堂跑腿,见识一下。

    “是,儿臣明白,可要召回三弟,四弟。”李承乾担忧的提醒道,对于战事他并不是太担心毕竟辽西有冯戴文近十万大军,而他对于冯戴文还是有股盲目的自信。

    这股自信来源于从小,冯戴文参与玄武门事变,到打突厥,倭奴,打辽西,南海,这些给他留下了无敌的印象,毕竟其他大臣发威的时候他还太小,更本没有记事,而冯戴文在他最崇拜英雄的时候出现。

    可以说某些当年,冯戴文在他心中更胜李世民,且两人相处时间不短,冯戴文待他算得上亦兄亦父,这也是因为李世民政务繁忙,对儿子也一向严厉,这在青春期的少年心中,当然是更加愿意与亲近的兄长在一起玩耍。

    “哼!作为大唐王爷,岂有见道敌人先走的道理。”李世民皱着眉头冷哼一声道,随后把手中战报递给李靖。

    其实李世民当然会担心自己儿子,不过他相信冯戴文会安排妥当,不会让李恪,李泰上战场的,说出这些话也是因李承乾在众人面说出,他当着大臣要自然需要维护面子。

    “是,儿臣明白,父皇说过不和亲,不朝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李承乾低头答道。

    他当然不会知道李世民是把冯戴文的话纳为己有,用作家训。

    “圣上英明,远貹汉武!”杨恭仁正色的起身恭维道。

    “圣上此言一出,当为后世君王训示。”陈叔达长身一礼道。

    杨恭仁,陈叔达被李世民任命中书省听政,参知政事,校检仆射,也算是重用李渊留下的老臣,这也是因为二人比裴寂能力强多了,且陈叔达对李世民多有帮助,只是以年龄大为由,不肯当主官,要不然至少主管六部之一。

    “呵呵!两位爱卿过奖了,朕不过有感而发!”李世民心怀大畅,毫不客气的接下奉承。

    “高句丽,百济,新罗,部分靺鞨族,奚人,契丹共计七十万以上大军进攻辽西!”李靖迅速看完,递给身边箫瑀,对等待的众人介绍道。

    “如此多人?”房玄龄眼神一凝问道。

    “不错,战报是如此写的,契丹和奚人是不愿意归顺大唐的那一部分人,靺鞨族是黑水部落,大军中发现百济,新罗的旗帜,想来不假。”李靖点头回答道。

    听着李靖介绍,御书房气氛蓦然压抑起来,对于如此多敌人,这群几乎都是文官的大臣自然感到压力巨大。

    “辽西可有求援?”箫瑀原本摸着胡须的手都要僵硬了一下,随后问道。

    “辽西都督冯戴文言,让圣上放心,防守没有一点问题,让朝廷尽力支援其他地方。”相反李靖对于辽西还非常放心,毕竟冯戴文能支援长安十万武器,可想而知准备有多么充足。

    (本章完)


………………………………

第338章 大战一

    而且辽西冯戴文经营多年,付出心血无数,如果没有绝对把握,必然会求援的。

    李靖与冯戴文多次交流军事,最清楚他喜欢以绝对实力碾压敌人,没有八成把握甚少动手。

    “辽西不用担心,随时关注即可,当下是其他地方战况如何,国内民心一定要安稳。”李世民抬手一压,严肃说道。

    听见李世民,李靖都说辽西无恙,让众人都安下心来,相信辽西必然无妨。

    “老臣建议倭岛水师前往百济一带,寻机进攻,逼迫他们回师救援,减轻辽西压力。”杨恭仁建议道。

    “臣以为最好先去辽西,与冯卫国商议,以免打乱他的布置。”李靖心里总有一股直觉,认为冯戴文不会简单的只是防守,必然会搞出事情,这种感觉相当强烈,在李靖心中这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主,没事都会搞出事情,何况这次送到他大本营去,又准备了大半年,在李世民放权之下,不搞出大事才怪。

    李世民听李靖一说,同样心有所感,与李靖对视一眼,发现他若有所思,心里顿时肯定了自己所猜想,冷哼一声说道:“哼!传旨辽西冯卫国,倘若辽西有失,朕绝不轻饶。”

    这下所有人都听出来了,看来李世民对冯戴文信心十足,不但能防御住,似乎已经断定联军必然会失败。

    “臣即日前往关内道,带领一万倭奴敢死队,并在关内道征召两万府兵,前去迎战薛延陀。”李靖对李世民拱手说道。

    “前方战事皆托付于爱卿,朕期盼爱卿得胜而归!”李世民起身回礼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