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岭南王-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

第286章 议政

    李世民最为了解自己老婆,知道长孙已经想通,伸过头在她脸上用力一吻,笑着说道:“地方主官,郡守四年一调动,县令六年一调动,这是大唐现在的铁律,还有御史每年不断行走暗访,像以前那样贪污腐败之人,只能说少之又少,就算有点瑕疵,也无伤大雅,水至清则无鱼。”

    “嘻嘻,二哥超越秦皇汉武,当作千古一帝,大唐江山自然万年永固,妾身久居后宫,没想到这两年天下变化如此巨大。”李世民弄得天下越好,长孙越是深感荣焉,不由感同身受的拍起马屁。

    “是啊,这几年大唐变化甚大,朕许多时候都不得不花费更多精力,去面对新鲜事务。

    好在一切都是在变好,现在长安城比以往越加繁华,观音婢你有时间不防多微服出去逛一下。”李世民嘴角上扬,想到自己不过才登基三年多,大唐就变成今日模样,心情就莫名变得舒畅。

    “嘻嘻!二哥你真好!妾身说来还是上元节去逛过街呢,不过妾身也没甚买的,宫中用度已经是最好的了。”长孙娇笑着靠在李世民怀里,很体贴的说道。

    “呵呵呵!朕都差点忘了,观音婢可是历代最富有的皇后。”李世民搂着长孙,随手拿过一小块香蕉喂过去。

    “妾身的,不就是二哥您的,说来这两年并未存下多少钱银,棉衣,羊毛衣服都先供士卒了,百姓那里也卖得便宜,未有丝绸,麻布卖到西域,收入不错,香水也是孩子们懂事,孝敬的。”长孙拿过一把扇子,为两人慢慢的扇着。

    就在两人你侬我侬,快要擦出火花的时候,有太监来报,左右仆射,御史大夫,前来面圣。

    李世民一听,有魏征在,也不想让人说,立即更衣前去御书房。

    御书房随着箫瑀等人进入,内侍连忙给冰鉴加上冰块,一名宫女轻轻对着冰鉴扇风,徐徐凉风就对着几人迎面而去,让原本急躁的心也平静下来。

    李世民进入御书房,等几人施礼之后,又叫人送来冰镇水果,这才开口问道:“天气炎热,诸位爱卿可要注意身子。”

    “多谢圣上关心!”

    “匆忙进宫,可有要事?”李世民当然知道,如果无事,不可能几人一起进宫,于是开口问道。

    “回禀圣上,春闱已经考评完毕,此乃臣等议定名次,以及试卷,请圣上定夺。”几人对视一眼,还是魏征拿出一叠资料说道。

    “哦,可有特别出众之人?”李世民顿时来了精神,高兴的接过去问道。

    “有数人文采不错,能力未知,卷首之人李尧臣,藤州镡津人士(现藤县藤城镇),父李馨,文林朗,算是文采最好的。

    按照圣上要求,算学,医术,土木,水利,每科皆有人应考。”魏征回答道。

    李世民拿起考卷看了一下卷首几张,略微不满的说道:“朕观之,差强人意啊。”

    “圣上前两年多次让举荐人才,武院又招收两次,近岁之人差不多都已经出士,这次春闱不过是查漏拾遗。”箫瑀拱手解释道。

    “嗯,爱卿言之有理,除掉这次春闱应该都是识字之人,就全部留下吧,进士,明经两科前百人都留下,各部门分一下,以观后效。

    其余杂科就送去相关衙门任职,剩下近千人,各部衙门缺人就选,其他人诸位爱卿看如何安排?”李世民想了一会就把这一干人等命运做了安排。

    “臣以为,剩下一干人等,看其自愿,愿意归家就归家,不愿回去可以让他们前往各地任职小吏。”杜如晦建议道。

    “爱卿此言大善!这些人做一二小吏还是没有问题的,不如在留一批教导蒙学。

    朕欲于长安,洛阳兴建大量免费蒙学,让所有适龄儿童有书可读,也给这些学子多一个选择。”李世民赞同道。

    “礼记有云: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圣上乃是开辟前所未有之盛世,此事是盛世到来之前奏,臣等能附于圣上尾翼,深感荣幸!”魏征出身贫寒,自然明白寒门求学的难度,更不用说普通百姓,对于李世民的意见大力赞同,难得可贵的拍着马屁。

    “呵呵!爱卿言过了,太平盛世不过才刚刚开始,还需诸君共同努力,至于免费蒙学朕也不过是见朔方,辽西两地效果颇好,才顺水推舟。”李世民虽然开心魏征的马屁,但还做不到掩耳盗铃,略微尴尬的说道。

    “作为人主自然是纳百家所长,能够取长补短,虚心纳谏,明白取舍,此乃明君是也。”箫瑀出言宽慰道,其意就是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是明君,你用臣子的办法是天经地义之事。

    “诸位爱卿应该还有其他事情吧?”李世民坦然接受了箫瑀的说话,含笑问道。

    “天不作美,河北今年又有三洲干旱,已成定局,如何赈灾还请圣上定夺。”杜如晦拱手说道。

    “目前可有人员死亡,百姓生活还能坚持多久?”李世民闻言,顿时没了笑脸,眉头紧皱着问道。

    “目前未有人员死亡报告,百姓生活应该坚持不了多久,这还是托了这两年生活富足,要是以往,恐怕已经有人逃荒了。

    这是三洲郡守请求开仓赈灾的文书!”杜如晦一面回答,一面递上三本奏折。

    “准了!着中书省尽快拿出方案,如何让百姓度过难关,今年三洲赋税全免,干旱之后在发放种粮。”李世民快速浏览一遍,立即下旨道。

    “中书省已经商议,由周边郡县修建道路,水利,实行以工代赈,请圣上御批!”现在中书省已经开始实行,任何事情先做出应对方案,在交给李世民做出选择决定,当下从容递过一张公文,只等李世民做出决定,加盖玉玺。

    这也是李世民在春闱期间,还有空陪长孙戏水的原因,接过去仔细看看,立即让掌印太监拿过玉玺,亲自加盖。

    玉玺平时有掌印太监保管在御书房,不得让玉玺离开半步,但是加盖只能是李世民亲自动手,其他人是没有资格的。

    (本章完)


………………………………

第287章 骠国行(一)

    冯戴文对于长安发生的事情自然一无所知,他与刘德威配合着开始整治南诏。

    蒙舍诏,出动青壮两万,由秦怀玉带领,李德奖,尉迟宝庆做副手,用大唐兵器把他们武装起来,经过短时间训练,开始征讨南诏不臣之部落,这也是冯戴文故意为之,权当让他们练手。

    这次出兵都是事先侦察,随后包围,力争不放走一人,同时用狮子搏兔的方式,尽全力围剿,避免出现世家所犯的错误,让部落之人大量逃进山里。

    好在南诏各部没有选择加入大唐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山寨里面的,很保守的部落。

    随着围剿,抓捕的进行,也就开始了道路修建,通往蜀中的道路加宽,平整,培实,加上粹石,卵石铺成。

    要不然一场暴雨就变得泥泞,中断交通,那样就失去了意义,这一切都是由秦怀玉带领的两万人负责。

    世家有近十万青壮在南诏,这次迫于压力,交出了五万人口,这五万人都在刘德威安排下,与南诏各部进行了融合,有家室的让其家人跟随商队前来,安家落户,官府负责一切开支。

    没有妻小的人分配有俘虏的妇女,让他们组成了家庭,在他们的带领下,南诏不用几年就会被完全同化,而且会带动部落之人进行良好的耕作方式。

    韦家,柳家没有想到,冯戴文会提出任选官员这一招,许多旁系子弟阳奉阴违,直接带着人员出仕南诏,让他们的计划好才一开始就胎死腹中。

    施浪诏出动一万人,加上其他部落一万青壮,开始向着佤邦城修建道路。

    冯戴火,程处弼各带五百人为先锋,不是为了打仗,只是开路,遇水架桥,逢山开路,要是发现有异族之人,通知跟谁其后的中军进行围剿。

    中军是程务挺,李天带的三千人马,后军最为庞大,由冯戴文亲自带领,一万士兵变成了后勤,用征调的八千滇马押运物资粮草。

    遇到难行的道路,就会让施浪诏人前往修建,尤其是山路,必须开辟出能够行军的道路。

    而南诏,最少不了的就是山,虽然一路都是沿着河岸前进,但同样避免不了翻山越岭,所以行军异常缓慢,每日行军不会多于二十里。

    随着大军前进,不断的留下人手修整道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