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渔网已经撒下,网中鱼儿如何能够逃脱,就算有漏网之鱼,也不过是小鱼小虾。
十二月二十八平洲的契丹人全都兴高采烈的收拾行装,跟随护送队伍前往回家之路。
几百辆马车浩浩荡荡蔓延开来,护送士兵在前后压阵,契丹人很自觉的跟随在车队两边,看着马车上装满的粮食物资就喜笑颜开,纷纷讨论自己能够分到多少。
同时也在羡慕大唐的富有,因为他们亲眼看见一起工作的大唐百姓,赏赐更加丰厚,但是也没有怨言,因为官府说了,他们还不是大唐人,如果以后加入大唐,就会是同样的待遇。
讨论以后冯戴文不但告诉他们,年后开春还可以继续前来,而且待遇更加优厚,又收集了几个郡里许多家用小件,赏赐下去,比如竹子做的背篓,针线等小东西,人人有分,不但让契丹人非常开心,感谢不已,同时也大大刺激了几个郡里的消费,让许多做小生意的百姓,小贩能够开心的过年。
感谢醉倾城大大的打赏,一更奉上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93章 大唐烈士陵园
在辽西还在忙碌的时候,长安城确实一片肃穆,凌烟阁,大唐英雄烈士陵园正式完工,一千多工匠花费大量精力,雕刻,到十二月才完全做成。
整个陵园不但占地巨大,而且气势宏大,陵园外有大小二十多面青石墙壁,用浮雕手法刻有战役形象,背面是虞世南手书,整个事件的经过,牺牲的人名,人数。
陵园里面是许多衣冠冢,无法查证的就是一个巨大的衣冠冢,后面牺牲的没有家人认领尸骨都迁埋在此。
凌烟阁三十六功臣,去世的都立有青铜鎏金真人像,就是用青铜鎏金,做成同人一样高大的像,侧面树碑立传,还在世的就挂的画像,由阎立本作画,虞世南手书。
长安报,大唐报早半月就刊登多次,十二月二十五日大唐英雄烈士陵园正式对所有百姓开放,可以前来祭奠缅怀家人,朋友,同时凌烟阁也会对百姓开放参观膜拜。
贞观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李世民举行盛大祭天仪式,祷告上天,庇佑大唐,在英雄烈士陵园给为大唐牺牲的无名,有名人上香。
在九丈九尺高的巨大石碑前宣读祭文,石碑正面是大唐英雄永垂不朽,李世民亲笔题的字,背面刻有一篇祭文,一篇《秦风·无衣》,其余两面刻着莲花,瑞兽等诸多浮雕。
随着李世民带领群臣祭拜以后,百姓在侍卫引导下进入陵园,不是的有人嚎啕大哭,没有多久陵园里面就是哭声一片,许多人都匍匐在地,泪流满面。
大唐立国不过十年,关中百姓死了太多亲人,其家人许多都还在世,但是战乱之中,更本不知道死在那里,也不知其尸骨葬于何处,陵园内,每一个大型战役都有一处巨大衣冠冢,百姓找到自家亲人所参加的那一处地方,呼儿喊爹,哭成一片,其狀惨不忍睹,让人不忍在听。
李世民老远就听到里面哭声,虽然早有心里准备,还是忍不住摇头叹息。
“圣上!草民叩谢圣恩!”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妇人,在不远处跪下,对着李世民大喊着,重重的扣头。
“老人家快快请起。”李世民毫不避讳的上前扶起老人说道。
这个时候,李世民并不担心有人会对自己不利,在今日可以说如果谁敢说李世民一句坏话,都会被百姓撕成碎片,而且还会遗臭万年。
“家里三个儿子,两个战死沙场,尸骨无存,圣上恩德,不但让老妇人有个念想,还让他们享受万民香火,让草民给您多扣两个头吧,明天就让老三去参加府兵。”老妇人激动的说着,又要跪下扣头。
李世民急忙拉住老妇人,大声的说道:“凡是为大唐牺牲的人,朕不会忘记,大唐不会忘记,后世子孙也不会忘记。”
无论是作秀也好,真心也罢,李世民一通话讲出来,四周百姓纷纷跪地打呼:“圣上隆恩,誓死已报,大唐万胜!”
到最后,从陵园开始,蔓延到整个长安,“大唐万胜!”再一次响彻云霄,大唐百姓,激动高呼,边关异族,瑟瑟发抖。
秦始皇之后人们都非常重视身后之事,尤其尸骨无存,享受不到香火,都会认为是不吉利之事,而于之相对的就是像这种享受万民香火,在很多人眼中,这就像成神作仙一般,如何能不对李世民感激涕零。
……
凌烟阁塔前是八十一道石梯,石梯两边是龙凤,虎,马,麒麟,以及龙子等诸多瑞兽,凶兽,尤其是最后两座跪地铜像非常引人注目,一边是秦朝太监赵高,一边是汉朝有跋扈将军之称的梁翼。
跪地铜像背上刻有字,力数其一生罪状,旁边有一石碑,上面刻着大致意思就是,“这两具铜像是用来警醒后人,如果有欺压百姓,贪污腐败罪行恶劣之人,也会为他竖立铜像,并刻书立转,让其名传千古。”
不得不说,冯戴文提议的这一招非常之狠,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人把名声看得非常之重,有了今天这一处,官场都为之一震,许多人都收敛不少,一时之间官场风气都变得清新起来。
凌烟阁修建时候就考虑到了参观,膜拜的事情,在石塔设计有两道楼梯,一上一下,塔的墙体安装有巨大透明琉璃,是以光线极好。
所有画像都是真人大小,彩色作画,在经过阎立本的妙手作画,看上去威风凛凛,器宇轩昂。
七层石塔,现在只用了两层,最上面是已经去世的人,第六层就是还活着的人,今日参观凌烟阁的都是勋贵子弟,读书人,大小官员,百姓要以后排队参观。
参观以后,看完入选凌烟阁人哦生平介绍,没有人不服气的,包括最年轻的冯戴文,反而让这些年轻热血沸腾,信誓旦旦拍着胸口表示也要效忠皇帝,上阵杀敌。
……
李世民在长安感到自己又收获了大批名望,忠心,高兴之下又免除了一些税收,新年给大臣的赏赐也特别的优厚,但是他没有想到,用不了多久,更大的惊喜会到来。
新年之后,一月初三杜正伦遇到了前来接应的契丹族长摩会,两人见面自然一阵絮叨,摩会见到冯戴文居然让人送来这么多瓷器作为礼物,非常高兴,极力挽留杜正伦前往部落做客。
这正中杜正伦下怀,毫不犹豫的欣然答应下来,摩会见他如此爽快,反而更加热情。
契丹人夏天住城里,冬日逐草而居,因为要押运货物,就没有去城里,而是来到部落,大山脚下,帐篷连绵起伏,这是契丹较大的一个部落。有四万多人。
随着杜正伦一行人的到来,整个部落都围上来观看,看见相熟的人回来了还老远的打着招呼。
到家的只有一部分,其他人还要继续前进,不过杜正伦的任务就算完成一半了,不用继续往前送,当然要开始分物资,马车疏于辽西,自然要带回去,好在这个部落马匹不少,借点牛马还是不成问题。
八百多两马车,按照做工的小队开始领东西,只有10个地方开始分发粮食,鱼肉,罐头,水果蔬菜,霜糖,盐等物品几乎每人都有,由于太多,住在这个部落的人就招呼亲戚朋友帮着领回家,没有住在这里的人就只能先堆放一旁。
感谢呵呵,有你相陪不离不弃,孤夜冷风大哥们的月票,谢谢大家支持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94章 大唐契丹族
围观人群都羡慕的看着,如此多的东西可是比许多人家里都要丰富,很多人都殷切的上前帮忙,就为了亲眼看看到底都有啥,被帮忙的人也会送出一点鱼肉,毕竟这里面所有东西只有鱼肉在他们看来要便宜一点,因为在平洲几乎天天都有吃。
一边领取着物资,一边大声的同帮忙的聊天,这就是人的通病,有了好东西总是需要炫耀一下,总不能锦衣夜行。
不断的吹嘘着大唐是多么的富有,自己在那边每天都吃得饱饱的,每顿都是大鱼大肉,还扯着身上穿的棉衣棉鞋说着这个又是多么的暖和。
围观群众也会不是配合着问上几句,看着几个月明显胖了一圈,冬天脸上没有菜色的同胞,都羡慕不已,已经有人偷偷打听还会不会回去了。
杜正伦一到部落就带着几十两马车跟着摩会进去,卸下大量的鱼肉,瓷器等物资。
摩会高兴的笑着,站在一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