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丫头如今倒是嘴皮子利索的很。”
听着太后与攸宁公主的调笑秦清漪的脸又红了几分。
“姐姐虽说已经与小皇叔定亲但毕竟还未出嫁,而且姐姐又与咱们姐妹们一同长大,至少今日咱们还是继续按姐妹相称,多少大家也能自在些,三皇姐您说是不是?”
“皇祖母,华儿这可是一颗丹心纯向着漪姐儿呢。”攸宁公主又将枪头对着仗义执言的华阳公主。
“三皇姐,舞儿也是一颗丹心向着漪儿姐姐的。”
舞阳公主话音刚落殿内便笑成一片,秦清漪拉过一头雾水的舞阳公主的手道:“姐姐知道舞儿最心疼姐姐了。”
“八皇妹可是只要你漪儿姐姐便不要我了?”
舞阳公主看着攸宁公主略有几分踌躇的说道:“三皇姐自然也是要的,但是,但是漪儿姐姐不一样的。”
攸宁公主看着舞阳公主那为难的样子便又乐了,“嗯,看来八皇妹果然是一颗丹心向着漪姐儿。”
殿中又笑成一片,舞阳公主虽单纯些却也知道刚刚是被攸宁公主调笑了,脸色一红便扑进了秦清漪的怀中,大有想从秦清漪这挖个洞钻进去的感觉。
华阳公主瞥了眼自家没脑子的妹妹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说道:“三皇姐便放过舞儿吧,不然这丫头犯起昏来怕是漪儿姐姐今日是脱不开了。”
攸宁公主本就是觉得好玩才调笑两句自然也不会真的太穷追猛打,只是对于今日秦清漪这般随她打趣的样子有几分惊疑,毕竟以前她何曾在秦清漪手上讨过好,虽然皇祖母总说她的嘴皮子是大启数一数二的,但是秦清漪的口才却是她比不上的。
人说三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如今这殿内十来个小女子自然是热闹非凡,太后跟着乐呵了一会便因着前头的宴会而离开了,不过这倒是不曾影响到大家的情绪,甚至因为太后这个长辈的离开她们更加肆意了几分。
………………………………
第四十八章:初见蜀王
宴会结束已经几近亥时,华阳公主知道此次分别再见应当就是秦清漪出嫁后进宫谢恩之时了,是以她们三个缠了秦清漪好一会才让秦清漪离开。
等出了宁寿宫,秦清漪便看到了在宫门口等着的秦怀衍,今日因着元宵夜宴,有因着他的身份他才能到这内宫来接秦清漪,当然这自然也就可以看得出他们兄妹二人在太后与陛下面前的恩宠。
秦怀衍带着秦清漪到了外宫门口却不再前行,秦清漪自是坐在车内,而秦怀衍确是在车外站着。
“哥哥,伯父与父亲还未回家?”
秦怀衍轻轻拍了拍秦清漪的头,脸上带着几分邪笑,“虽说你与蜀王爷的婚事已定,再无回寰的余地,且婚事在即作为未婚夫妻按规矩是不可见面的,只是作为你的兄长我总归应当让你先看上一看,总不至于真让你盲婚哑嫁。”
秦清漪心里微惊也闪过一丝羞涩,不过更多的却是感动,秦怀衍都能这般的不顾礼教,想来以前那个被称为最肆意的自己更是没有规矩了。
“你且在车内好好待着,虽说你以前就是个张扬肆意不管礼教的,但如今好容易因着受伤失忆博了几分大家闺秀的名声,此时便还是在保留几日的好。”
秦怀衍的打趣自然没有让秦清漪有太大的情绪波澜,虽然一开始她一直认为她的这位嫡亲哥哥是个清冷稳重的,后来才知道清冷稳重确然是的,只是对着自己亲近的人也是随时可以毒舌不正经的,典型的两面性格。不过秦怀衍的话却是没错,虽不知自个以前是个什么模样,但是如今自是能博一份闺秀之名便是一分,特别是婚前见未婚夫,能不让人发现便不让人发现的好,说来她也确实好奇那位年纪最小杀戮之名却最盛的四疆统帅之一蜀王爷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秦怀衍本还想在打趣几句却看到了宫门口走出的人之后对着秦清漪轻声提醒道:“噤声。”然后大步向前走了几步招呼道:“小将秦怀衍见过蜀王爷。”
蜀王本正大步往自家车架走去,听到秦怀衍的声音自然停步然后看着对自己行礼的秦怀衍缓声道:“世子不必多礼。”
秦怀衍直起身子后便直直的对上蜀王也不再谦让,虽说以他的身份确实应该对亲王爵位的蜀王行臣礼,以辈分则应该行子侄礼,但是如今蜀王与秦清漪的婚事已定他作为蜀王的未来大舅兄行平辈礼也是可以的。
“今日冒昧拦下王爷是有几句话想告诉王爷。”
蜀王应当本就是个少言冷面之人,故此并无言语只是看着秦怀衍示意他继续。
“如今王爷与舍妹婚期已定,舍妹的性情想必王爷也有些了解,自母亲仙逝之后舍妹便是由太后娘娘与外祖母教养长大,后又随父亲在北疆五年是以性子张扬肆意并不同于一般的闺阁女子,而且她自幼学的并非普通女子所学的女红持家,反倒是在武学兵法上的造诣胜过一般男子,是以还望日后王爷能多多体谅。”
“秦小姐不爱红装爱武装正是将门该有的,本王戎马十数年能得一个将门虎女为妻本就是上天垂怜。”
蜀王的话中有几分客气秦怀衍自然知道,不过今日将其拦在着宫门口本就是想让秦清漪偷偷看上几眼,顺带着将自己妹子的性子先说上一声,如今目的已达他自然不会再一定要得到个什么承诺。
之后二人便辞别了,只是蜀王在离开之前扫了眼立在不远处的秦家的车马。
秦清漪在车上并不敢太明目张胆的往蜀王那边望去,只是从车帘缝中望着,再加上天色昏暗倒不曾看清蜀王的样子,不过即使如此她依然感觉到了那个男人身上浓厚的杀伐之气,比之她的父亲都浓厚几分。
………………………………
第四十九章:嫁妆
因为秦清漪与蜀王的亲事从定下到婚期不过三个月的时间,虽说秦清漪的嫁妆是早早就开始准备的,但是一般的亲事从定亲到成亲都是一年有余的时间,像秦清漪这样自然是匆忙的很,是以十五一过,秦家就进入了高强度的婚礼备战状态,从秦大夫人到秦大少奶奶秦二少奶奶再到秦清漪本人都是忙的团团转。
二月初开始秦清漪那些个亲近些的长辈便开始一箱一箱的为她添妆。
安老太妃那里直接给她抬了整整十二抬嫁妆四家陪房,同时还将身边的管事大嬷嬷白眉嬷嬷送来做她的陪嫁,当时这些送到镇北侯府时就连秦大少奶奶都有几分吃惊。虽说长辈添妆是常有的事,而安老太妃一向便极疼爱秦清漪,添的多了些也是正常,但是直接整整抬了十二抬满满的金银首饰还是她不曾料到的,更何况这还送了身边的管事大嬷嬷与四家陪房,这哪是添妆,根本就是给了秦清漪一副嫁妆。而让秦清漪也不曾想到的是安老太妃除了明面上给她添的那些几乎不少于五万两银子的金银首饰之外还让白眉嬷嬷暗中带了四处别院八家铺子的契书给她,想来之前王府出嫁的这些个郡主们府里都是以五万两为准配置嫁妆,如今老太妃这明显便是以外祖添妆之名按王府郡主的标准给她添置了嫁妆。
安老太妃的添妆刚进府不久安王妃与燕绥长公主以她嫡亲舅母之名也各送来了满满八大抬的添妆,同时燕绥长公主那边还附送了两房陪房,柱国公府也在随后一日送来了六抬添妆。这不过几天的功夫秦清漪的嫁妆中便多了满满三十四抬的金银珠宝。
本来当年安平郡主嫁入镇北侯府时便是满满的一百二十八台红抬嫁妆,虽说后来秦怀衍娶亲之时用了些但也是剩了大半,从秦清漪定下亲事之后镇北候与秦怀衍便直接决定了安平郡主所剩的所有嫁妆都全算入秦清漪的嫁妆中,而秦家作为百年世家本就有一套嫡女出嫁的嫁妆标准,秦大老爷与镇北候又念着秦清漪此嫁一半是为了保住秦家,是以便将那公中所处的嫁妆标准抬了三分,再加上安王府、平西王府与柱国公府添置的这些嫁妆还有之前蜀王府抬来的聘礼,秦清漪的嫁妆已经不是一百二十八抬的最高配置所能容纳完全,而且秦清漪出嫁之日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必定是要添妆的,是以能余留下来让她们置办的也不过一百二十六抬,秦大少奶奶在与秦大夫人与秦清漪自身商量过后便决定将那嫁妆的箱子放大一半,同时将部分古玩字画金银首饰作为暗妆,在秦清漪出嫁前便抬到蜀王府去,而那些个庄子铺子则是将秦家添置的放在明面上,安老王妃与淑妃给的自然就放在暗中,秦清漪与身边的几个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