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虎妃-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安王府这般世袭清贵人家尊荣足以,最主要的便是要会做好富贵闲人,外祖母一向睿智,咱们兄弟姐妹几个哪个不是她看着长大的,大表哥与二表哥更是其中翘楚,一般人想挑拨倒也不是那般容易。”

    秦清漪心中对此极力赞同,自家外祖母确然是一个有大智慧的女子,而这些歌孙辈也都未有分毫的纨绔之气,特别是穆天与穆真,虽性格相差极大,但是却也都是极聪慧的,若要被人利用只怕不易。
………………………………

第四十三章:旧事难提

    在镇北候的牌子递进宫后淑妃娘娘便立即召了秦清漪与初四上午进宫。

    秦清漪到淑宁宫时淑宁宫便只有淑妃和她贴身的两个宫女在内殿里。

    “臣女清漪见过淑妃娘娘。”

    “不是说过不许再这般多礼了吗?”淑妃一边扶起秦清漪一边小小的嗔怪道。

    秦清漪顺势起身,“清漪知道长姐疼爱我,不过问礼还是要的。”

    见秦清漪换了称呼淑妃脸上也荡开了一个满意的笑,然后拉着秦清漪的手坐下,“祖母那里交代的东西已经交代完了?”

    秦清漪自然知道淑妃问的是什么便立即颔首道:“上次从宫中回去之后便到了外祖母那里学习,到了年下祖母觉得清漪还算能见人了才放清漪回的家,可是年下清漪又因一些杂事困着故到今日敢来见长姐。”

    淑妃轻拍了拍她的手示意自己知道,眼中也多了几分讥讽道:“我知道,那些人见你失忆了便把你当做是软柿子捏,都是打得一手的好算盘。”

    “是清漪大意了。”

    “无碍,这般的手段又怎么能动摇得了你与蜀王的婚事,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你也不必太过放在心上,今日你既入了宫我自是要好好将这京中府中的事情与你说说。”

    “前晚哥哥已经与清漪说过一些,今日让清漪入宫也是想让清漪能像长姐多了解一些。”

    “阿衍一向是个谨慎的。”淑妃的眼中满是认可,她对着在一旁伺候着的两个宫女使了个眼色那两个宫女便立即退了出去。

    等到整个大殿里之后他们二人之后淑妃才带着一丝谨慎的说道:“漪儿你一向聪明,又是太后娘娘与祖母亲自教导出来的,虽肆意张扬却一直把握着一个度,在这京中倒也算是如鱼得水,虽与老五走的近却也不曾真正牵扯到那些事之中去,不过自你受伤失忆以来倒是有不少人盯上了你,那次你在我宫中又时间不长我便没有与你说的太多,是以这段时间倒是使你屡屡遭了那些人的暗算,日后你嫁入蜀王府便更是在风口浪尖之上,所以今日我便将京中的形势与你好生说道说道。”

    “清漪自当认真记着。”

    对于秦清漪认真的神情淑妃自是相当满意的。

    “自太祖建国以来咱们安王府便一直只做富贵闲人,对自家族人也是这般约束着,但是世袭的富贵与宗正寺的权势却也一直将咱们府上放在了浪尖上,到陛下这更是,祖母与太后娘娘的关系,父王二叔出仕朝政,我入宫这些点点滴滴注定了在这一辈我们安王府必须在宫廷与朝政中沉浮。”

    “长姐,我虽知这辈的安王府异于常态的张扬是为了当今陛下但是因为失忆却不知详情不知长姐是否能为清漪解惑?”

    淑妃眉头一紧,看着眉眼坚定的秦清漪叹了口气,“你是想知道安王府的异样详情还是想知道十年前那场大祸的详情抑或是姑母仙逝二叔中毒之事的详情?”

    秦清漪眼中一暗,“果然瞒不过长姐,虽然大家都对十年前之事讳莫如深但是清漪确然是想了解,不论是十年前的那场祸事的详情还是母亲的仙逝,所以还请长姐能够告知。”

    淑妃面色微沉,静默了片刻才道:“那事便是在陛下那也是大忌晦,你若真想知道便等你嫁于蜀王到了蜀地之后再去向蜀王打听,他乃局中人自然比我这深困宫廷之人了解的更多,当然,你也不能鲁莽的去问,毕竟此事对蜀王之伤害不逊于你。”

    秦清漪见状便也只能作罢,但是对十年之前之事更加的好奇。
………………………………

第四十四章:桂国公

    淑妃稍微平了了心情然后换上对着秦清漪一贯的温暖笑意,“漪儿,这事便不多说了,你还有哪些是现在便想知道的?”

    “还有一事清漪也是一直疑惑着,只是见哥哥对此也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便一直没有问,今日还请长姐为清漪解惑。”

    “何事?”

    “年前德妃娘娘召清漪入宫的那次哥哥当时脸色极难看的提到了那个人却又未明言那人是谁,父亲也是极敬畏的样子故此清漪一直便好奇着。”

    淑妃脸色也有了几分难看,似乎那人真的难以启齿的样子。

    “此事放在你以前你定是提都不愿提那人的,不过如今他也确实是享够了荣华富贵又动起了不该动的念头了,想必日后在你这边定也少不了多下些功夫,我先与你说上一些日后你也能更好的应对。”

    秦清漪自是认真听着,淑妃轻押了口茶继续道:“那人便是太后娘娘的嫡亲弟弟桂国公,也是德妃的父亲。”

    秦清漪倒是没有太多的惊讶,当时她便猜出了些,只是不能确定罢了。

    “那位自幼便是个心气极高的,虽说那府上之前不过是个从四品的闲散官职在这京中实在是算不上什么,但是自从太后娘娘与祖母二祖母三人陆续嫁入皇家便也算是在京中有了几分颜面,太后娘娘自入宫起便深得恩宠,那位便越发的觉着自己尊贵了起来,在太后娘娘还未荣登后位之前便以先帝小舅子自称,若非太后娘娘与祖母一直管束着只怕早就翻了天去。陛下登基后那人少了许多顾虑便放纵起来,仗着国舅爷的身份在京中横行还不算,竟然还将手伸到了宫中,德妃当时虽只育有五皇子一人但陛下也给了一个昭仪之位,合宫之中除了皇后与当时还是贤妃的贵妃娘娘便是她的位分最高,但国舅爷对此可是万分的不满一直在宁寿宫中让太后娘娘进姜昭仪为贵妃,说是姜家的女子即便是做不了皇后也必须有一个副后之位,太后娘娘自然不允,国舅爷便扰了个合宫不宁,朝堂也跟着有几分动荡不安,太后与陛下无奈只得暗中拘了他。三年后陛下为先帝守孝期满又得了一年的好收成便大封六宫,德妃虽得以进位却位居贵妃娘娘与我之下她自是不甘心的,国舅爷好一阵闹腾,还将已嫁入镇北侯府与柱国公府的两位姑母拉入其中,是以阿衍会这般痛恨那人也是应该。之后国舅爷虽说一直被太后娘娘与祖母管束着但是小手段一直未停,祖母将静姝嫁于那府里的老四便是看着老四算是整个姜家最清醒的一人,希望他夫妻二人能保住姜家的命脉。如今五皇子已经十八,他们便将主意打到太子身上,手段自然狠辣起来。”

    秦清漪虽猜着些什么却也没想到那国舅爷是这般的不省事的一人,作为外戚最忌讳的便是恃宠而骄,这姜家本不过一介普通官宦人家又没有那深厚的功勋庇佑能出三位女儿嫁入宗家本就备受争议,哪怕后来陛下登基想必在京中的那些清贵人家心中这姜家也不过凭女而贵,这国舅爷不知韬光养晦还敢插手皇家之事,实在是脑子昏得紧。

    “这人实在是无趣的很,你便由着他闹腾只管留心几分莫被他拉进那混局中便可,太后娘娘也不会一味地纵着他,再过些日子这桂国公之位也该要换人了。”
………………………………

第四十五章:暗卫交接

    之后淑妃又就京中的一些显贵人家以及宫中那几位贵人之间的争斗简单的说了些,也提点了一些需要秦清漪特别注意的,在这絮絮叨叨中一上午的时间便也就过去了。

    简单的用完午膳之后淑妃将秦清漪带到了淑宁宫后殿的书房之中,看样子是比上午为她分析宫中与朝堂之事时更多了几分谨慎与严肃,为此秦清漪也跟着多几分认真。

    淑妃在书房的一个书架的暗格之中拿出了一个匣子递与秦清漪然后说道:“这里是一些地契卖身契与账单,里面包含了京中与杨城、云城、金陵等大城中的几间铺子以及一些位于各边疆的庄子,是这些年我根据祖母与太后娘娘给我的力量培养出来的,算是我这淑宁宫的钱财来源之一,如今你远嫁在即这些便交给你了,算是我这个长姐给你的嫁妆。”

    秦清漪有几分讶异,这些日子跟着安老太妃与秦大少奶奶身边学习她已经不是万事不通了,虽然淑妃并没有明言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