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清漪心中一跳然后继续低眉顺眼的敛着头不再言语。
“娘娘,秦小姐过了年便十七了,已经是可以成家的年纪,自然是长大了。”德妃身边一个嬷嬷道。
“嬷嬷说的是,漪儿如今也十七了,本宫却始终以为她还是那个与宇儿嬉戏找本宫评理的小孩子,不想一眨眼她也已经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娘娘可是舍不得秦小姐?”
“自是舍不得,漪儿可是本宫看着长大的,本宫便是将她当做是女儿看待的,有哪个当娘的能舍得女儿远嫁。”
德妃看着在她与姜嬷嬷的一唱一和下却完全没有任何反应的秦清漪不禁有了几分惊异,若是之前的秦清漪只怕早就高嚷着不想嫁人了,而若是当年的安平此情此景之下只怕也会羞涩难当,可如今的秦清漪却无动于衷似乎她们讨论的与她完全无关一般。
“娘娘若是舍不得秦小姐,便去向陛下求个恩旨将小姐留嫁于京中即可,若娘娘还是担心便为殿下求娶了秦小姐也未尝不可,这样女儿变儿媳,娘娘便可一直在身边看着秦小姐了,而殿下与秦小姐自幼一同长大,青梅竹马也是一段佳话。”
那嬷嬷话音刚落秦清漪便懊恼的敲了一下自己的头然后对着德妃微微一拂身道:“娘娘恕罪,臣女自受伤之后便记忆力不太好了,进来这般久竟然忘了给娘娘递上娘娘最爱的杏仁酥。”
棋心姑姑连忙端着食盒上前一步对着德妃行礼道:“奴婢棋心拜见德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杏仁酥?”
“回娘娘的话,是安老太妃身边的银杏嬷嬷亲手做的杏仁酥,小姐知道娘娘当年最喜欢这点心,昨夜连夜让银杏姑姑为娘娘赶制的。”
德妃脸色微僵,过了一会才拉过秦清漪的手说道:“难为你一片孝心,”然后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棋心姑姑说道:“端上来给本宫瞧瞧。”
待看过后德妃便着她身边的一个丫鬟将食盒接了去,然后看着在她面前颔首垂立的棋姑姑问道:“你是安平身边的琴棋书画中的棋心?”
“回娘娘的话,正是奴婢。”
“没想到安平过世这么多年了你倒是一直还留在漪儿身边。”
“回娘娘的话,奴婢四人能够再伺候世子爷与小姐是奴婢四人几生修来的福气。”
德妃脸色略僵似是想到了些什么,就在此时有一宫婢进来通报说是陛下听闻秦清漪进宫宣德妃携秦清漪一同去御花园觐见。
………………………………
第二十六章:御前觐见
不知是否是杏仁酥起了作用,在去往御花园的路上德妃虽是一直与秦清漪闲谈却不再提秦清漪的婚事了。
待到了御花园中便看到陛下的圣驾停留在一清雅的亭阁之中。
在行礼之后秦清漪才发现淑妃娘娘正在圣驾之侧,心里瞬间平静了不少,而此时她也才敢偷偷的去打量起那个掌握着整个国家生杀大权的男人。在之前她一直认为在如此至尊之位的人定然是个极其威严的,却不曾想到他竟然是一个如此清冷忧郁的人,虽说嘴角带着一丝笑意眼中却带着不可忽视的伤感。
而皇上也在秦清漪过来之时便不时将目光聚集在她的身上,虽然说秦清漪算是他看着长大的,从一开始他便知道她有着一张酷似她母亲的脸,可是这一次他却恍惚间以为站在自己面前的是那个已经香消玉殒多年的温雅女子。
看着皇上看向秦清漪那略带恍惚的眼神,淑妃下意识的看了眼在一旁的德妃然后道:“陛下,漪儿自从上次受伤之后便失去了记忆,之后性子便敛了许多,臣妾看着竟有几分像姑姑,想着姑姑仙逝多年,只余留下这两个孩子,如今漪儿这般样子,臣妾实在是觉得愧对姑姑的当年的嘱托。”
皇上神色一暗,看向秦清漪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心疼以及一丝琢磨不透的悔恨。
“这孩子也是个可怜的,如今这般想是充满了不安,”然后抬头看向秦清漪道:“漪儿,你虽失去了记忆,但你并不需如此的谨小慎微,朕与母后都曾答应过你母亲,给你一生荣华护你一世长安。”
秦清漪这才明白为何她父亲直接将她的未来夫婿确定为蜀亲王了,这样的身份,这样的恩宠,还有这样一份沉重的承诺,她若嫁入皇家,那基本就是未来的皇后之选,这样的筹码那些个有夺嫡之意的皇子怎会放过?
“臣女惶恐。”
“傻孩子,陛下与太后娘娘对你如此疼爱,你又何必惶恐,你虽非皇家女但是在陛下和太后娘娘心中你可是与这宫里的各位皇子公主一般。”
听了德妃的话秦清漪心中一跳,下意识的看向坐在她对面的淑妃。
“德妃姐姐说的是,说到这臣妾这还有一事要向陛下请个恩旨呢。”
“陛下,臣妾这也有一事想向陛下求个恩旨。”
淑妃嘴角含笑的看着一同请旨的德妃道:“没想到今日倒是与德妃姐姐如此的默契,不过今日臣妾所求之事乃是为了漪儿的终生,还望德妃姐姐容臣妾先禀。”
“淑妃今日倒确实是与臣妾默契的很,臣妾也是想为漪儿之终生向陛下求个恩旨。”
看着针锋相对的德淑二妃,皇上脸上带着几分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意味道:“原来漪儿也已经到了二八年华了,确实该定下一门亲事了。”
“陛下说的是,琪宇……。”
德妃正得意的想说出自己的打算却不想被一直沉默的秦清漪打断,秦清漪在德妃开口之后立即就地跪下朗声道:“陛下,臣女斗胆,想向陛下求一赐婚恩旨。”
看着亭中众人或明或暗的讶异神色秦清漪心中却是分外的轻松起来,这般惊世骇俗的举动想必够让德妃反应一会的。
………………………………
第二十七章:求赐婚
淑妃与皇上是最先反应过来的,对于秦清漪的出位之举淑妃倒是没有太意外,毕竟这确实是她一手带大的那个秦清漪会干的事情。
“漪儿想为何人向朕求赐婚恩旨?”皇上的语气不知为何多了几分释然与调笑。
秦清漪脸色微红,但却依然勇敢直白道:“臣女要为自己求一道赐婚恩旨。”
“哦,那不知是哪家公子竟能让漪儿倾心?”
听着皇上那戏谑意味十足的话语,秦清漪的脸立即腾烧起来,但是为了自己的终生以及安王府与镇北侯府的安宁她依旧朗声道:“臣女生在将门,自幼便下定决心今生要嫁一个铁血铮铮的英雄,蜀亲王驻守南疆十年,在那诡黠善巫蛊的南蛮多次骚扰之下仍能护卫南疆宁安,是天下难得一见的英雄人物,臣女曾听父亲多次说起蜀亲王的英勇战绩,心中十分仰慕,还望陛下能够成全臣女的一片真心。”
等说完秦清漪倒不觉得羞涩了,她本就是直率之人,这些日子虽因为对未知的恐惧而收敛沉静了许多,但是骨子里她依旧是一个率真不服输的人。
“漪儿,蜀亲王可是曾与你小姑母议过亲的,而且与你也是差着辈的,本宫知你年轻,但是这般大逆不道的想法你还是放下吧,你年少错言相信陛下也是不会怪罪你的。”
德妃关切的言语一下就将秦清漪放上了年少轻狂,**错恋的阵营里,淑妃眉头紧皱,不禁愤恨的瞪了一眼假惺惺的德妃,而后担忧的看向秦清漪。
“娘娘所言差矣,当年蜀亲王与臣女小姑母确实议过亲,但是小姑母志不在红尘辜负了蜀王爷一番错爱,而后蜀王爷更是深情痴等不愿再娶,如此这番确然是秦家欠了王爷一门亲事,如今臣女甘愿代姑而嫁,而臣女母亲确然出自宗家,与蜀王爷为同辈姐弟,但外嫁之后返嫁母家自古有之,故此臣女认为臣女求嫁蜀王爷并无甚不妥。”
秦清漪这般大胆的言论是德妃不曾想到的,一时间竟没了言语反驳。
“好个代姑而嫁亲上加亲,漪儿这番胆识确然不愧将门虎女之称,这般率直之言倒是颇有理据。”
皇上的认可让秦清漪的心里松了口气,她今日这般的出位言论便是落得个万人唾弃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若不争取三分只怕今日入宫之行便是她安秦两家陷入无尽火海的序幕了。
“皇上,蜀亲王这些年可是始终不愿成亲的。”德妃有些着急的唤道。
皇上轻抬一手示意她稍安勿躁,然后对着还跪在地上的秦清漪说道:“你这丫头虽是失了记忆但这般肆意率直的性子倒是不曾改变,朕既然答应过你母亲给你一生自由护你一世长安,便应当尊重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