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本官答应你了,既然军器局同意卖给你火铳了,那就没多少事了,明远啊你不愧是从海外华夏国回来的,识货,南京军器局的火铳是比一般卫所官兵的好……哈哈……”宋知县说着,也爽朗的笑了起来。
笑过后,宋知县拿起毛笔,唰唰的在案桌上写起公文来,写完后,拿起来看了看,吹了吹墨迹,然后拿出县衙的大印沾了沾印油,“啪”的一声,盖在了公文上。盖好了大印
宋知县拿起公文递给了赵国华。赵国华双手接过,看了一下内容,上面写着:“兹有我县防盗护县保安队队长赵国华,因治安需要,需要购买火铳一百杆,请给军器局给以方便。”公文左下角是‘永新县正堂’的大印和知县宋忠的签名。
“大人对在下的大恩,在下是不会忘记的的,谢谢大人了……”说着,赵国华恭敬的长长一揖。宋知县扶着他的手说道:“明远不必如此,我能力有限,在这动荡的世道里,只希望我永新的百姓能多过几年太平的日子而已。”
听了这话,赵国华心想:“这是个好官,虽然有些缺点,可是还能心系民众,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帮他一把。”
又说了一阵闲话,赵国华就告辞宋知县,出了县衙,拿着县衙出具的同意购买火铳的公文和张顺又去南京了。
鸣凤村里,两辆大车已经装好了货物,里面全是肥皂香皂和洗发膏,要运送到吉安府去,货物的批发都价值万两以上的白银。现在几乎一个星期要送一次货到吉安府去。这次的护卫队由第三中队的中队长陈冲带领。
根据赵国华的要求,三个中队轮流充当运输队的护卫,这一则是可以顺便练兵,长途拉练也是一种练兵的方法,二则避免苦乐不均的现象出现。每次都是由三个中队长带队,二中队的队长丁顺,也就是张顺,由于要跟着赵国华做事,因此二中队长暂时由小队长黄得官代理,这黄得官能力不错,二中队在他的带领下训练成绩也是亮眼。
“大家注意了,现在货物已装好了,各自检查一下,看有没有遗漏的东西,路上吃的食物和水拿好了没有,护身的藤甲背心穿好了没有,别他娘的到时候遇到土匪被射死了来怪老子……”中队长程冲笑骂着道。
“老四,听到队长的话了没,你的藤甲背心可要穿好了,你结婚才两年,你如果那个了,你老婆可就是别人的了……”
“放你娘的狗屁,老子每次出去藤甲都穿的好好的,倒是你,连女人味都没尝过,穿不好藤甲被射死了就可惜了……”
听着手下开玩笑的话,程冲摸了摸衣服里的藤甲防箭背心,心里很是踏实,他对大队长赵国华佩服极了,心说:不愧是从海外回来的,不仅会训练队伍,而且就这法子也能想到真是奇人。
第二十八章货物被劫
自从组建保安队后,赵国华就想为保安队配置盔甲,可是盔甲太贵,又难以制作,一个乡村保安队配置盔甲太引人注意,况且盔甲也太重,他以后发展的是以火器为主的军队,穿上盔甲影响行动,想来想去,他想起了三国时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事,于是让孙老汉去山上找些野藤来,经过挑选,找到了一种野藤,这种藤韧性极好,弹性也好,晒干后还轻,于是他让人编了件藤背心,穿好后从后面系结。
通过多次枪刺和箭射的实验,他发现这种藤背心只要编三层,它的防刺和防射的能力比明军士兵的棉甲好,于是便让村里的妇女编织了藤甲让队员们穿在衣服里面作为防弓箭背心,队员们开始还有些不习惯穿,可是在各自中队长的严厉要求下,也慢慢的习惯了。
“集合!稍息,立正,向右看齐,报数……”程冲站在由五十名押送货物的队员组成的队伍面前喊道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队员们大声叫着。
“好!队伍集合完毕。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左转,出发……”程冲下令道,于是,一队衣着整齐的蓝黑色衣服,颈系红巾的小队伍就跟着运送货物的大车向村外走去。
远处的一颗树上,一个人看着这一切,写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在一张纸上,然后一只鸽子冲天而去。
过了一会,见没人注意这里,树上的人滑了下来,快步向县城而去。
“过去对面通知二首领,就说货物已出村,大概一个时辰后到达,我们抓紧时间休息,到时候才有力气厮杀。”四首领刘有田手里拿着鸽子吩咐道。
“是!二首领,小的马上过去通知二首领”一个小喽啰答应着离开了。
从树上下来后,杨府家丁刘奇就快步向县城走去,走得他腿软筋麻,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送货到县城的车马行的大车,刘奇急忙花了五个铜钱坐了上去。
坐在车上,他美滋滋的想到:上次和张五去打探鸣凤村肥皂和洗发膏的运送和进出村子的消息,少爷赏了两人各五十两的银子,这可是顶他四年的工钱了,把他可高兴坏了,那些银子足足让他在鸡屎巷的刘寡妇那里快活了两个月,不知道这一次少爷会赏多少。
想到刘寡妇那肥白的******和圆鼓鼓的****,刘奇的身子一阵阵的发热,又有些口干舌燥了。
进了县城,下了车,刘奇就急忙回到杨府,把看见鸣凤村货物出村,已用鸽子把消息通知青龙寨埋伏人马的消息报告了大少爷杨瑞,杨瑞听的双眼放光,大笑着道:“你办的好,等这事成了,我有重赏,你先下去吧……”
“是!大少爷!”刘奇躬身施了个礼,喜笑颜开的出去了。
人缝喜事精神爽,想到鸣凤村那些泥腿子听到他们上万两银子的肥皂和洗发膏消失的消息时目瞪口呆的情景,杨瑞心里是比三伏天喝了冰镇酸梅汤还高兴。
越想越高兴,他哼着小曲去找朋友喝花酒去了。
远远的看见《永香斋》门口那排队购买肥皂的人潮,杨瑞不由得走了过去,站在对面妒忌的看着。店里的伙计张三眼尖,看见杨瑞在店外溜达,便疑惑的低声对赵六道:“那不是杨扒皮的大公子吗?他来此做啥?”
“你快去禀报东家。”张三道。
“好。”赵六答应着,放下手头的活,跑向了后院。
听了赵六说的事,钱万财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待赵六出去后,钱万财想了一下,便走了出去。
见了杨瑞,钱万财便挤出一个笑脸,拱手施了一礼,打着哈哈:“哎哟,这不是杨公子吗,今日怎么有空来此,是不是来照顾小店的生意?不知需要买点什么?”
“钱老板,你店里生意如此好,真是日进斗金啊……”杨瑞假惺惺的笑著说道。
“哪里有这事,杨公子过奖了,在下不过是赚点小钱聊以糊口而已。”钱万财一脸喜色的说道。
看着他得意的笑脸,杨瑞恨不得冲过去打上几拳。
羡慕妒忌恨,杨瑞脸上的笑容逐渐变得有点很不好看。
“在下还有事,就不陪钱兄了。”杨瑞说着,对钱万财拱了拱手,转身走了。
看着杨瑞的背影,钱万财哈哈大笑起来。
以前卖皂角和茯苓膏时被杨家排挤压制的怨气,今日终于可以杨家的人发泄了出来。
听着钱万财得意的笑声,杨瑞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边走边咬牙低声道:“笑吧,老子让你再得意几天”边说,边快步离开。
再说赵国华和张顺来到南京后,把公文拿给毕懋康看了,看了公文,毕懋康没说话,赵国华又把照片拿出给他看,仔仔细细的、一张一张的缓缓的看着照片,看了好一会,毕懋康才放下了那些照片,感叹的说道:“这华夏国,我大明远不如也!……”
呆呆的站了一会,这才说道:“走吧,我带你们去军器局,你自己和军器局大使王贵谈这事,老夫负责为你挑选火铳。”
于是一行人就去了军器局,有了公文,又有毕懋康的面子,军器局大使王贵爽快的答应了赵国华的要求,以三十两银子一杆的价格卖给他一百杆鲁密铳,于是一百杆经过毕懋康检查的鲁密铳装箱了,又以二两银子一斤的价格从军器局买了三千斤的火药。
鲁密铳,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赵士桢向鲁密国(土耳其)使者朵思麻请教鲁密国火枪的构造及制作方法,经改进后制成“鲁密铳”。史载:“约重七八斤,约长六七尺,龙头轨、机俱在床内。用药四钱,铅弹三钱”放时,前捉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