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你醒了……。”说着话,一个十五六岁的秀气女孩端着一碗稀粥走了进来。

    借着屋里昏暗的光线,赵国华认出了她,她就是那个被他救了的女孩。身上穿了件补丁摞补丁的古代女子穿的衣服,于是他强压怒火,对着她说道:“出去把你们的导演叫进来我有话要说。”

    “大哥,道员是什么啊,小民不知道。”那女子小心翼翼的说道。

    “别装了,你快出去叫他过来,否则我和他没完”赵国华怒气冲冲的叫喊道。

    见他发火了,那女子害怕的看了看他,急忙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呼啦啦进来了十来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身穿上衣下裤的古代衣服,都是面带菜色,一看就是长期吃不饱饭的样子,带头的是一个五十来岁衣着破旧的男人,这些人在他的带领下走到了床边,“扑通”一起跪倒,磕起头来。
………………………………

第二章 这里是大明朝

    “哎呀,要不得,要不得。”赵国华急忙跳下床来拉。可拉了这个,那个又跪下去,实在是拉不住,他只得任由他们了。

    磕过了头,大家才一起站起身来连声道:“谢公子对小女的救命之恩”。

    见大家都站了起来,赵国华这才有时间仔细端详屋里的这些男女老少,见他们面容黝黑,皮肤粗糙,衣服都很破旧,穿着草鞋,头缠布条,蓝色或褐色的衣服上满是补丁,几个小孩更是面黄肌廋,廋的皮包骨头,鼻子下还拖着一条浓黄的鼻涕,穿的衣服又宽又大,一看就是大人衣服改的,看起来比非洲难民还不如。

    “嘿嘿嘿嘿……”赵国华不由得笑了起来。

    “公子,让你见笑了。”这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不好意思的红着脸低下头去,其他的人也跟著低下头去,

    “我不是笑你们,我是佩服这部电影的导演和化妆师,竟然可以让演员演的这样真实,化妆化的这样好,真是太高明了,我更佩服你们,为了演电影,竟然把自己饿成这样,哈哈哈哈……”

    “公子,啥是电影?啥是化妆师?”那个被赵国华救下的女孩好奇的问道。

    赵国强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其他的人,见大家都瞪大了眼,好奇的看着他,便笑着说道:“难道你们没有看过电影?《上甘岭》?《地道战》?《地雷战》?”他一连说了好几部老电影,可是大家都是连连摇头。

    “看他们也不像在装啊,奇怪!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赵国华有些疑惑了。

    这时一个五十来岁的女人走出来道:“二妞她爹,这位公子为了救三妞受了伤,你快去村里借点钱,买点药回来为公子治治伤……”

    “我不是不想去借,而是能借的人都借了,为了交纳朝廷的赋税,村里有几户人家都卖了自己的孩子了,这世道,这世道,唉!……”这个五十来岁的男人说着,愁眉苦脸的摇了摇头。

    一个年轻男人愤愤的说道:“他娘的,这该死的朝廷,税银重的压的人喘不过气来,也不知道每年收的那些税银用在了哪里,这流寇李自成和张献忠老是抓不住,辽东的鞑子更是不得了,在北直隶大肆的烧杀抢掠,可官军就是不敢出战。鞑子杀了很多人,抢了许多财物和青壮男女,最后还大摇大摆的走了,真是羞死人了。”

    “李自成和张献忠?”一阵惊雷在脑中炸响,赵国华浑身一颤。

    作为高中毕业的文科生,他清楚的知道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明末的所谓起义军的领袖,难道我翻车后穿越到了明朝?

    镇定了一下,学着古代的礼节,赵国华在床上坐起身来,向大家拱了拱手,问道:“请问现在是那一年?皇帝是那一个?”

    “公子你不知道?”那个五十来岁的男人惊讶的问道。

    他看赵国华的样子也是一副有钱人家公子的模样,可怎么会不知道现在是哪一年。

    “哦……这个……我是个孤儿,从小就被师傅带到了海外,在海外生活了二十多年,前几天才回到故国,走到这里,师傅受了风寒,不幸仙逝了。埋葬了师傅,刚走出山来,正好遇到了令爱,救了她。”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怪不得!小老儿孙一平得罪公子了”。老汉急忙赔罪。

    “公子,现在是崇祯七年”一个青年男子恭敬的说道。

    崇祯七年,那不就是公元1634年吗?太坑爹了,再过十年,大明就要完了,到那时我才四十岁出头啊,想到以后头上要被迫顶着根难看的猪尾巴,赵国华推开破旧的被子,腾地下了床,咬牙握拳怒骂道:“这贼老天,太坑人了,太坑人了……”

    “公子……你怎么了?”孙一平见他神色不对,急忙关心的问道。

    听见孙老汉的话,赵国华才回过神来,拱手道:“对不起,刚才我只是想起了一些伤心难过的往事,故而失态,还请大叔见谅。”说着,他打量了一下站在面前的孙一平老汉,孙老汉头发花白,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褐色粗布裋褐,上面打满了补丁。粗糙的脸上沟壑纵横交错,满是风霜之色,他老伴也一脸的愁眉苦脸,穿的对襟也是又旧又破。

    难道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军队来过这里,或者是后金的军队来过这里?想到这,赵国强问道:“孙大叔,请问这里是哪个地方?”

    “好叫恩公得知,此地为江西行省吉安府永新县。此村名叫鸣凤村。”孙老汉打了个拱恭敬的说道。

    江西行省吉安府永新县,就是后世的井冈山市的一部分。

    “****!竟然从现代社会的云南边陲穿越到三百多年前的大明江西,穿越的还够远的。而且这个地方在1644年以前没有过大的战乱啊,怎么百姓的生活也会苦成这样。”

    看他沉思不语,孙老汉也不敢打扰他。

    “大叔,我看你们这里山清水秀,耕作方便,又没有战乱,勤劳点,应该是可以吃饱肚子的,可我看大家……”下面的话,赵国华也不好说下去了。

    顿了好一会,一个三十来岁的村民站出来说:“恩公,你说的是有道理,可是我们没自己的田啊,我们都是杨老爷家的佃户,每年收的粮食,六成要交给他家,两成要交给朝廷做税粮,自己就只剩下两成了,家里人一年的吃食就指望着这点粮食,要不是经常还去山上挖些野菜混合着吃,一家人早就饿死了。”

    “赵大叔,这杨老爷是何许人?”赵国华问道。

    孙老汉顿了顿,说道:“这杨老爷名叫杨得贵,原来在山东做过青州知府。”

    “他为人如何?是不是地多钱多?”赵国华又问道。

    “当然了,杨老爷外号杨扒皮,家里有万亩的良田,这附近的田地大多数是他家的,他家里每年收的粮食就是一千个人也吃不完,另外吉安府和永新县都有他家的酒楼,米铺和当铺,每年都要挣十多万两的白银,家里的佣人仆妇和丫鬟有百多人,还有百多人的家丁队,逢年过节知府老爷和县太爷都要到他家拜年,附近的土匪没人敢打他家的主意。”一个十五六岁、衣服破旧的黑廋少年抢着说道。

    少年虽黑廋,但是一双眼睛很亮,里面闪着灵动的光芒,一看就是个机灵调皮鬼。

    “啪”的一声,孙老汉在少年头上打了一巴掌,训斥道:“小兔崽子,滚一边去,这些事你怎么知道。”

    “我不是乱说的,村里的二虎在杨家做仆人,他每个月回来看他娘一次,他和我关系好,前几天他来找我说话,告诉我的。”少年捂着头一脸委屈的说道。

    “他是……”赵国华看着衣服破旧的少年说道。

    “哦,忘了向公子介绍了,诺,这是老汉的三小子孙荣,今年十六岁,老汉有三个女儿三个儿子,大女儿二女儿已嫁了,三女儿孙小梅,昨天去山上采药,幸好遇大了公子,否则就回不来了,大儿子孙富是个货郎,二儿子孙有在县城里帮一个米店扛活。”

    看着孙老汉额头上那深深的布满了灰土的三道皱纹,赵国华心里暗自叹了口气:唉,孙老汉这一家人的日子,看来也是艰难啊。

    “公子,你打的这个老虎是罕见的白虎,体形巨大,虎皮伤口又多在头部,连皮带肉带骨头,至少要值一百五十两银子。”孙富说道。

    孙富今年三十岁,身材中等,穿一身蓝布短褐,头发用一个旧的黑色网巾系着,不胖也不瘦,淡眉细眼,眼睛有神,面目和善,一副精明样。

    他是个货郎,见识丰富,知道白虎皮是个稀罕玩意,很值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