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归来之盛爱太子妃-第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养家糊口,出身好些的家族多少还能补贴一些,出身寒门的却不但指望不上家族,家族还得靠着他们才能改善生活,乃至慢慢儿的改变命运。

    要说之前被革职查办的每一个官员都是为了贪墨而贪墨,显然不可能,可如果不贪墨日子便过不下去,或者一家老小都得跟着吃苦,哪个有良心的人又能看得下去?少不得只能走上那条不归路了!

    但有了养廉银就不一样了,至少一家子老小的生计都有了保障,且在任上出了成绩也更容易上达天听了,——皇上可发了话,以后不定时会派出大量腾骥卫往各地去暗访的,那他们晋升的机会岂非也将变相的增大许多?

    官员们一时都踌躇满志起来,干劲也比以前更足了,话说回来,干得不好了就得革职流放,甚至赔上性命,真正是身败名裂,谁又敢不好好儿干呢?

    于宇文承川来说,则是一年只消多花一笔银子,便能事半功倍,让百姓真正安居乐业,他又何乐而不为呢?反正全天下都知道他娶了个有钱的皇后么。

    等吏治清明以后,宇文承川又下旨让户部和工部,试种起一种通过便捷海外连锁店传回来的农作物——玉米来,据说那种东西产量颇高,且对水和肥料的需求也不若其他农作物那般大,一般不能种稻米的土地都能种,关键味道还不赖,一旦种植成功,大邺再不用担心逢上荒年了。

    顾蕴当时为着好玩儿,也为了舆论导向,也在坤宁宫后面的小花园劈了一块空地来种了几十株,想着种植成功后,百姓们想着皇后娘娘都亲自种过并试吃过的东西,再次也次不到哪里去,不消朝廷与官府强令,自发就愿意种植了呢?

    只可惜第一年的产量并不算高,也就与稻谷的产量基本持平了而已,不过那玉米的味道的确不赖,又脆又甜的,不但顾蕴爱吃,念哥儿与通哥儿也喜欢得什么似的。

    户部与工部试种的产量也没比顾蕴试种的高到哪里去,但种在旱地里如果也能有这样的收成,那便已算得上是成功了。

    所以到了今春,朝廷便开始大范围的推广起种植玉米来,因种子是朝廷白给的,又听说宫里皇后娘娘也对这“新鲜玩意儿”赞誉有加,还亲自试种了一回,好些人家便多少跟着种了一些,反正旱地本就指望不上多高的收成,种什么都是一样。

    却没想到,今年风调雨顺,加之朝廷去年便拨下银子各地都引了渠砌了蓄水池,让旱地都得到了及时的灌溉,那玉米通通长势喜人,让大家都丰收了,——这才会有了置办年货时,百姓们都较之往年大方得多之举,有了玉米,明年自家的日子显然会更好,他们不将如今的皇上奉若神明,倒要将谁奉若神明去?

    顾蕴想到这些,便忍不住笑容满面,老百姓其实真的不关心谁做皇帝,亦不在乎自己的国家身为天朝上国,怎样强大,怎样万国来朝了;也真的很容易满足,只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让他们少受欺压,安居乐业,于他们来说,便是不世出的好皇上了。

    显然,如今的宇文承川在百姓们心目中,就是这样一个好皇帝,顾蕴真是想不以他为傲都难。

    至于在官员心目中,他是不是也是一个好皇帝,顾蕴就不得而知,也不是很关心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只要他们尽到自己的本分,他们的日子还是很好过的,也许时间一长,他们还会喜欢上自己如今的为官模式呢?既不用勾心斗角,夜不能眠,也不用拉帮结派,费心钻营,只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有望晋升,岂非更符合他们十年苦读,报效国家的初衷?

    总之,大邺的一切都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顾蕴也相信,整个家国定会越来越好的。

    ------题外话------

    汗,终于又把番外更上了,大家要拍的都轻点啊,实在是新文开头不好写,折腾得我啊……

    既然说到了新文,少不得要卖一回狗皮膏药了,亲们没收的都去收个呗?《摄政王的心尖毒后》,保证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精彩哦,么么大家,O(∩_∩)O~


………………………………

君临天下(十一)

    本书由乐文首发,请勿转载!

    另:《摄政王的心尖毒后》,亲们今天收了吗?O(∩_∩)O~

    番外又来了,亲们快表扬我这只勤劳的小蜜蜂吧,O(∩_∩)O~

    ------题外话------

    随后顾蕴又让人换了热菜热汤来,给几个娘都换了,给正喝酒的宇文承川君臣兄弟们也换过,再看宗亲百官并女眷们也已就近扎堆乐和起自个儿的来了,方笑着与几个妯娌说起话儿来。

    顾蕴见状,忙命胡向安与冬至带了念哥儿通哥儿并五六两位亲王家的孩子们,去后面懋勤殿的暖阁里玩儿,连同宇文策与丁氏的长女飞飞也一并带走了,几个当娘的才总算是得了喘息的空隙。

    偏头一看,宪亲王妃淳亲王妃也正被各自的孩子闹得一副濒临崩溃边缘的样子,天家这一辈孩子少,五六两位亲王因为耳濡目染,对妻儿都十分疼爱纵容,于是养得各自的孩子都成了三天不打,就敢上房揭瓦的主儿,才不会管这会儿是什么场合呢,在家时是多么的猫憎狗嫌,这会儿便是多么的猫憎狗嫌。

    通哥儿事事都学着哥哥来,也跟着问顾蕴,简直让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她要怎么说才能让这么小的孩子明白呢?而且现在就告诉他们这些,让他们过早的接触这个世界的阴暗面,真的好吗?

    这会儿顾蕴便正被他问得词穷,什么“这些人难道不饿吗?既是来吃饭的,怎么都不怎么吃啊?”,什么“他们一直那样笑着,脸不会僵吗?”,什么“他们这样小心翼翼,摆明了对父皇畏大于敬,而不是敬大于畏,难道父皇的才德还不足以让他们心悦诚服吗?”

    顾蕴实在被念哥儿通哥儿闹得头疼,近一年来念哥儿因为开始扎马步泡药浴了,身体稍稍好了些,但他成长得更快的,却是他的脑子,成日里简直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和点子,且因为他如今念了书,反驳起顾蕴的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让顾蕴过不几日就会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那滋味儿简直别提了。

    一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殿里的气氛渐渐松快了下来。

    是以这会儿的乾清宫从正殿到配殿,除了服侍的宫女嬷嬷们以外,竟一个不是正房夫人的女人都没有,同样也是前无古人了。

    更让人后怕的是,那些个上书上得最多,嚼舌根嚼得最欢的臣工,陆陆续续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是被贬官便是被上峰斥责,渐渐都作了冷板凳,偏自家后院也起了火,妻妾嫡庶闹的笑话儿让满盛京的百姓几个月都不必担心茶余饭后没有谈资了,哪还顾得上再胡说八道?

    如此一来,满盛京谁还看不明白皇上的态度?摆明了给淳亲王夫妇和宪亲王夫妇撑腰,说穿了更是给皇后娘娘撑腰啊,做帝王的爱妻护短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又提前下旨封了宪亲王的长子为世子,次子也给了个四品的佥事。

    再随意赏了几人一些药材便让他们跪了安,一回头却打发自己跟前儿最得用的大太监冬公公,大张旗鼓送了半车的药材补品去淳亲王府,慰问淳亲王,给他压惊。

    偏皇上知道这事儿后,只口头上责骂了淳亲王几句,给了那几个被打的臣工几句话:“皇考在时,便百般纵容六皇弟,皆因他幼年受过惊厄,身体不好,临去前更是曾拉了朕的手,让朕务必看顾兄弟们,尤其是六皇弟,几位爱卿看在皇考的份儿上,就把这事儿揭过去了罢。”

    直把那几个挨打的人气得了倒仰,再是亲王,也不能动手打他们这些朝廷命官罢?尤其他们中还有做言官的,历朝历代谁不知道言官是打不得的,所以连做皇上的每每都言官气得狠了,也只能忍着?奈何淳亲王身体不好又是众所周知的,他们也不敢还手,只得生生受下了这场单方面的暴打,简直怄也怄死了。

    这理由倒是与当年三长公主惩治四长公主前头驸马家那位“真爱”表小姐异曲同工了。

    回头便下帖子请了嚼舌根嚼得最欢的几个人去酒楼吃饭,吃着吃着就动起手来,至于理由,他身为堂堂亲王,打人还需要理由吗?哦,非要理由,那就给一个罢,那几个官员竟把酒菜洒到了他身上去,这样冒犯他,不将天家的体面和威仪放在眼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