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大秘立刻猜想到了李二陛下的心思,高句丽,是成就超越秦皇汉武功绩的必须一战。
“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之玄菟郡耳。魏、晋以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
停顿了一下,马大秘继续说道:“然高句丽不比高昌,隋朝四次征伐,皆以失败告终。陛下欲一战竞全功,派徐丞经营河北道,实乃上策。”
高句丽的实力超过高昌十倍不止,其间虽没有千里戈壁大漠,可多山的地形和气候,依然会是唐军面临的巨大困难。
而隋朝攻伐高句丽失败,粮草物资运输困难,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河北道经营得好,便可以就近供应,唐军的胜算大增。
有鉴于隋炀帝征伐高句丽的教训,马大秘不得不提醒李二陛下,要谨慎小心,不要轻敌。
而在去年,李二陛下遣职方郎中陈大德等人出使高句丽,并了解其山川地形,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陈大德等人在辽东被夹道围观,“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李二陛下因此而下决心攻伐高句丽,对于马大秘的提醒,他也并没有太重视,说道:“高丽本四郡地耳,吾发卒数万攻辽东,彼必倾国救之,别遣舟师出东莱,自海道趋平壤,水陆合势,取之不难。”
马大秘知道适可而止,况且军事不是他所长。倒是李二陛下征战四方,富有经验。
……………
远程存取,或者说是汇兑,肯定很赚钱。但按照当时的通讯水平,不可能扩展得太广。
所以,徐齐霖把揽存定在了本地范围。本地存,本地取,简单化。而汇兑的业务范围,则只在幽州、扬州、洛阳、广州、长安、甘州这六地实施。
东西南北先兼顾到,以后再视情况继续增加汇兑网点。步伐稳一点,扩张速度慢一点,这都没有关系。一口吃不成胖子,徐齐霖不着急。
从甘州出发,徐齐霖一行人都是在大盈库的邸店打尖休息。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邸店的分布已经很广,或承包,或自己派人经营,收入很可观。
而这些沿着驿道的邸店,也开展了存钱取钱的业务。严格来说,只是替商贾保管财物,并不属于钱庄的经营。
每到一个邸店休息,徐齐霖都与掌柜的攀谈一番,了解一下经营情况。有时还给想个办法,出个点子,让邸店更赚钱。
依托邸店,物流运输也开展得很好,让商贾大获便利。
你在长安购置了商货,交给大盈库的运输队。然后,你是随车行走,还是提前去目的地等着接货,可以随心安排。
当然,你也可以自己雇佣脚力,开销却要比大盈库的运输花费更多。
因为邸店的距离适中,大盈库的运输也采取了节级转运,基本上是不出县的原则。换人换马不换车,就象驿站似的,始终能保持很快的速度。
这些变化是看在眼里的,而在吃上,也能看出很多端倪。
豆浆、豆腐脑、油条、胡饼,这样的早餐在很多邸店都已普遍。
虽然方子是徐齐霖作为实用农书的增补,而撰写的小册子,可从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民间黄豆种植量的增加。
而豆浆加糖,也成为标配,说明白糖也正走进平常人家,而不再只是高端的商品。
一路行来,边走边看,春夏之交的季节,温度也很舒爽,宛如游山望水。
可离长安越近,越能看出房二的紧张。这家伙练成了名副其实的肌肉男,可依然惧怕父母亲大人的巴掌和棍子。
“运气于身,抗得住的。”徐齐霖忍不住开起了玩笑。
房二咧了咧嘴,强笑道:“大人打就打了,某还挨得少了,自是不怕。”
徐齐霖笑了笑,正色说道:“某昨日得到了大盈库的通报,吐蕃遣使求婚,陛下有应允之意。”
房二不以为意,说道:“公主怕是不会嫁到那个苦寒地方去,多是宗室女顶个名头吧!”
徐齐霖不关心是哪位公主远嫁,从李二陛下到朝中众臣,对于赐婚并不反对,他自然也没有那个能力阻挠。
但他也不会听之任之,起码在陪嫁的工匠中,有些技术是不能外传的。
历史上,松赞干布因娶公主,羡慕华风,派吐蕃贵族子弟至长安国学学习诗书,在唐境聘请文士为他掌管表疏,又向唐请求给予蚕种及制造酒、碾常⒅侥墓そ场
据说,中国的桑蚕技术外泄,就是因为此次给予吐蕃的缘故。
除此以外,陪嫁品里还有不少关于农业生产和诗书礼乐的书籍,甚至还有中原的能工巧匠。
诗书礼乐能陶冶情操,徐齐霖觉得让吐蕃人变得温文而雅也是件好事,虽然这只是做梦。
可农业生产的书籍,以及能工巧匠,徐齐霖却不打算给。尽管这可能也是堵不住的口子,但不能让吐蕃得到的太过轻松。
毕竟农书在市面上就能买到,吐蕃要派人购买带回,甚至是托商贾代买,都无法阻止。
而能工巧匠的控制则要容易得多,有户籍的限制,有关卡的盘查,想受雇佣去吐蕃,会是很难的事情。
当然,也不是所有行业的能工巧匠都要限制。只有关系到国计民生,有助于增强吐蕃国力的。
房二略有些奇怪地看了徐齐霖一眼,问道:“怎么,你对赐婚吐蕃有意见?”
徐齐霖苦笑了一下,说道:“有意见又如何?这事陛下未垂询于我,我也只是听说,便要上奏言说吗?”
………………
………………………………
第九十五章 返程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还真的是徐齐霖有所顾忌的地方。
人家皇帝赐婚,朝中大臣还没说什么,皇帝也没征求你的意见,你一个外地的刺史只是道听途说,就敢瞎逼逼?
这是你该管的事儿嘛?你以为你是谁呀?
现在是不能对赐婚指手划脚的,要谏议,也只能从吐蕃对大唐的威胁这方面来入手。
对于吐蕃,包括李二陛下在内,并没有多少人确切地了解那里的地理状况,以及吐蕃的政治结构。
高寒地区,对于唐军来说,是不可逾越的障碍。这就决定了在唐吐战争中,吐蕃将处于不败之地,至少会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打不过唐军,人家可以撤回去,唐军想要克服高原反应,很难。
也就是说,唐军无法象征伐东突厥、高昌那样,穷追不舍,直捣黄龙。
而吐蕃和大唐之间的缓冲——吐谷浑,则根本不是吐蕃的对手。如果吐蕃击败吐谷浑,就很可能对陇右河西构成威胁,掐断河西走廊也不是不可能。
好吧,终于转到了河西,与徐齐霖有了点联系,算不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了。
即便如此,要想让李二陛下相信吐蕃会是大唐的一个威胁,也不是那么容易。尽管历史上确实如此,也没有等上多少年。
唉,尽人事听天命吧!
徐齐霖觉得自己操心太多,真特么地自己找累。自己又不是皇帝,拐弯抹角、搅尽脑汁的干什么?
与其担心顾虑将来的事情,不如把眼前的工作干好。
就算是推广棉花种植,让农业增产增收,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国力增强了,还怕什么吐蕃、高句丽?
“阿郎——”阿珂掀开车帘,这一声称呼便让徐齐霖猜出是小夜。
阿珂从来都只叫徐郎,只有小夜才跟着斯嘉丽、阿佳妮叫阿郎。
徐齐霖纵马贴近车辆,开口问道:“什么事?”
小夜微皱着眉头,说道:“阿姐说前面阴气很重,最好不要在那里过夜。”
徐齐霖愣了一下,转头望向远方,估摸着距离和方位,他大概明白了一些,点头道:“这就停下休息,明天白天再过去。”
大雅虽然不能暴露在阳光下,但寄在玉玦之中,小夜戴在胸前。在阴天或车里避光所在,还是能和小夜沟通。
而她说的前面,徐齐霖判断是九成宫的方向。因为修筑此宫殿,民伕累死无数,怨魂聚集,也说得通。
虽然就这么过去,也未必会有什么事情。可徐齐霖不怕,却担心斯嘉丽等人。
小心一些总没错,反正也不急着回京城。徐齐霖命令车队在附近的邸店休息,小半天的时间就不用继续赶路了。
夜幕降临,大雅才现身来见,告诉徐齐霖并不是什么阴气重,而是附近埋藏有财物,她准备挖出来留给小夜。
虽然自己很大方,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