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高昌设州郡,由中央政府统一管辖,这是肯定的;若可汗浮屠城也被攻取,也要考虑建州设县;安西都护府则最好设在交河城,以防备西突厥。
侯君集看过之后,认为按照目前唐军的战果和进展,执行李二陛下的谕旨,并没有什么问题。
“陛下布置得极是英明。以某之见,亦当在可汗浮屠城建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的地区。”侯君集指着地图说道:“安西都护府在交河城,与浮屠城相距可是甚远,若有战事,恐鞭长莫及。”
徐齐霖点了点头,说道:“侯尚书自可将此建议奏明陛下。陛下虽有谕旨,但也因距离太远,不知此地详情,还是让咱们以实际情况为准嘛!”
侯君集颇有深意地看了徐齐霖一眼,说道:“某自会上奏陛下。现在,还是按照陛下的谕旨进行安排。后天,某便率军前往交河城,设立都护府。”
徐齐霖拱了拱手,说道:“朝廷既要设州立郡,高昌的经营便不可拖延。敢请侯尚书下令,准许各地驻军抽调人员,听从地方官安排,或是维持城市治安,或是进行屯垦。”
“现在便要屯垦?”侯君集有些疑惑,毕竟春耕已过,现开荒现撒种岂不晚了?
徐齐霖说道:“依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可抢种冬小麦,明年四五月便可收获。”
停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道:“还有战俘,将去挖沟渠、凿水井,完善水利灌溉设施。”
吐鲁番由于地处盆地,这里即使在冬季,白天的气温水平也相对较高,所以积温能满足冬小麦的生长需求。至于坎儿井的施工,自然由那些战俘来干了。
“这样啊——”侯君集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某这便下令,让各地驻军抽调部分士兵,组成田卒,开荒种地、屯垦戌边。”
“多谢侯尚书。”徐齐霖拱了拱手,说道:“那在下便不叨扰了,就此告辞。”
侯君集客气地把徐齐霖和王方翼送出去,回到屋内,不禁重新评价徐齐霖在李二陛下心中的地位。
谕旨只是对徐齐霖考察战后高昌如何恢复重建的一个承认,只涉及到民政,田卒屯垦也不算是干预军事。
但谁知道徐齐霖手里还有没有别的圣旨,只是没亮出来而已。也正是由于这种顾虑的担心,侯君集才痛快地答应了军屯的事情。
而从李二陛下的谕旨上,可以看出对稳固占领高昌,并尽快使其成为拓展西域的桥头堡的迫切。
从另一个方面,也能够看出徐齐霖在经营治理地方上,已经极得李二陛下的赞赏和看重。
连侯君集也对此不抱怀疑,看过甘州的成就,谁能相信这只是一年多的成果呢?
现在开始开垦荒地、准备种冬小麦,明年五六月份就能收获。光此一项,就省了从关中或河西转运粮草,即便不是全部,省下的钱财也令人瞠目。
难怪李二陛下如此信任,换了哪个帝王,对这样一位治政理财的能臣,也会恩宠信重吧?
侯君集苦笑着摇了摇头,叫过亲兵,开始布置前往交河城设立都护府等事务。
……………
攻破高昌城后,唐军继续分兵略地,“下其郡三,县五,城二十二,户八千零四十六,口三万七千七百三十八,马四千三百匹。”
看到没,还真是个小国,总人口还不到四万。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竟然还有三个郡、五个县、二十二个城,估计一个城也就相当于内地的一个村。
当然,高昌的面积有七万多平方公里,超过宁夏、海南、台湾,也不算是特别小啦!
徐齐霖亲自坐镇高昌,王方翼则带人四处巡回,各地驻防官兵也都给予充分的配合。收购棉花、开垦荒地、屯肥备种等工作,很快就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唐军轻松击灭高昌国,震慑了西域各方。西突厥远远地躲着,周边的小国却不能不加以表示。
焉耆王首先行动,前来拜见侯君集,献粮贡宝,并请求归还曾经被高昌夺去的三座城池。侯君集禀报朝廷后,将三城连同高昌所掠的焉耆百姓如数归还。
龟兹、于阗、疏勒等小国,也先后赶来示好,痛陈高昌的罪恶,并陆续派出使节,恢复向唐朝的进贡朝拜。
这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呀!
徐齐霖却知道唐朝与西突厥在西域的角逐刚拉开帷幕,这些西域小国在两强之间摇摆不定,以后的战事不会少。否则,哪来的安西四镇呢?
所以,什么焉耆、龟兹、于阗、疏勒,全都会被唐军占领,从而使西域的丝路完全掌握在唐朝手中。
他是知道这些历史走势的,可有人正在为没有仗打而苦恼。除了房二,又能是谁?
这家伙屁颠屁颠地随着阿史那社尔去攻打可汗浮屠城,以为那边总能纵马冲杀、再显身手。可是,人家直接降了,连石头都不用扔,比高昌城还不如。
至于高昌的其他小城,则更不用说了。兵不过千,城不过象个村。唐军一到,立马投降,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转悠了一大圈,人晒得更黑,心情也是更加郁闷。眼见着朝廷谕旨也快到了,他该何去何从呢?
徐齐霖也很无奈,看着这个招人烦的家伙在眼前晃悠,又能给出什么主意?
李二陛下未必会提到他,可房玄龄呢,能放任这个臭儿子在外面继续晃?
“咋办哪?”房二又凑了过来,也不知道是没皮没脸的问第几回了。
徐齐霖觉得眼睛都要翻出去了,只好换个鄙视又无奈的表情,说道:“你留在这里也没仗打,治理经营、屯垦戌边,也不爱干。先随我回甘州,咱们再想办法。”
“啥办法?”房二觉得这回有戏,徐齐霖答理他了,不由得瞪着眼珠子望着徐齐霖,“只要不回京城,哪怕一两年,把尚公主的事情拖黄了也好。”
徐齐霖挠头,他其实也没想好,就是想把这家伙给弄回去。他带出来的,当然得负责再牵回去。
房二撇了撇嘴,说道:“看吧,诓骗我不是。”
徐齐霖忍不住又翻了眼睛,说道:“慢慢想啊,现在想,路上想,到了甘州也就想出来了。”
房二嘿嘿一笑,说道:“我倒是想到个法子,你听行不行哈。”
你?也能想到办法?徐齐霖斜眼瞅着房二傻子,一副瞧不起的样子。
………………………………
第295章 百年重见安西都护府
房二再傻,也能看懂这表情,不由得哼了一声,说道:“听好了,我想的办法就是请陆羽仙长收某为徒。真的假的,反正别人也不知道。凭仙长的大名,就是家父,恐怕也不会阻拦吧?”
靠,我上哪给你找陆羽去?徐齐霖撇嘴道:“可你总得学会点啥吧,还和以前那样,别人不相信也就罢了,还丢了家师的脸。”
房二眨巴眨巴眼睛,挠着头说道:“那你让陆羽仙长教我呀,吟诗作赋写文章,某学不会。别的呢,总有我能学的东西吧?”
徐齐霖垂下眼睑,心想:除了舞枪弄棒练肌肉,你丫的能学的还真是没有哈。
这舞枪弄棒耍拳脚嘛?!徐齐霖抬头看着房二,不禁摸起了下巴,好象也不是不行啊!
终于把房二打发走了,眼不见心不烦,徐齐霖得先把公务处理完再说。
尽管王方翼暂署刺史,可朝廷还未正式下谕旨。徐齐霖却是有官阶在身的,有些事情办起来更加名正言顺。
而且,对于高昌的治理经营,王方翼还要向徐齐霖诸多请教。
……………
征伐高昌的胜利,在长安城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浪潮。
尽管多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但酒楼爆满、欢饮庆祝,人们走上街头游行的场面,却没有出现。
而消息能得以广泛传播,离不开《民声报》的舆论导向。否则,老百姓还真不会这么快就知道。
只不过,当时民间还没有形成热烈庆祝的习惯,高兴是高兴,表达方式却很有限。
朝廷自然不一样,群臣致贺,谀词如潮,龙颜大悦,摆宴庆祝,这些当然是少不了的节目。
随之而来的便是对高昌的处置,朝臣的分歧并不明显,主要是看出了李二陛下的心思。
只有魏大喷子,在李二陛下表示要以高昌为州县时,进谏道:“陛下刚即位时,鞠文泰夫妇来朝致贺,以后骄狂倨傲,陛下才派兵讨伐。”
“如今鞠文泰已死,应该安抚其百姓,存其社稷,则威德被于遐荒,四夷皆悦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