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咋样儿,牛*逼吧!那样儿不行,咱来这样儿。你不是要什么谏议上策嘛,咱喝顿小酒的工夫就给你弄出来。
徐齐霖挺得意,准备再仔细斟酌,修改修改。这可不是随便交出的作文,大不了老师给个零蛋儿,这可是给李二看的,要换官爵的嘞!
正在这时,家人来报,小昭回府了,还有宫人跟着前来传旨。
徐齐霖虽然心中不满,可给的还能不要,那不成傻子啦?
到了厅堂,徐齐霖施礼如仪,便恭恭敬敬地肃立接旨。
没错,在唐中期以前,大臣们都是坐着接圣旨的。就连上朝,也是分列两侧而坐,没有在那杵着的。
何况,圣旨还分好几种,有圣谕、手谕、口谕和诏书,其中诏书最为正式。
而李二的圣旨便是手谕,随随便便的那种。但内容嘛,却让徐齐霖有意外的惊喜。
原来,手谕中除了赐田五百亩,赏锦帛五百匹外,还给了徐齐霖一个小官——文林郎。
哈哈,李二终于是想通了,还是老姐给吹的风,听着草民草民的挺刺耳吧!
尽管文林郎只是从九品上的文散官,比最末一等的将仕郎高一级,可好歹是个正科或副科级呀,还是不干活儿光领工资的那种。
徐齐霖接完圣旨挺高兴,送走宫人,便拿着浅青色的九品官服和石带回房试穿了一下。
工作服嘛,有点大,将就了,反正平常也不穿。在长安,扔块砖头都能砸着个一品二品的大佬,咱还是别穿出去丢人现眼了。
把官服、石带收好,徐齐霖想坐下来把刚才拿的草稿好好整理一下,却又突然觉得有点问题。
就说这次的发明创造吧,为什么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呢?
尽管在唐朝还不象以后的封建王朝那样,把独创的科技发明与创造不屑地称为“奇技淫巧”,把革新和创造都看作是不务正业,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才是正途。
但当时的社会,也没有鼓励和引导匠人们科技创新的举措,对于人才的定义,也还是偏向于学识和文章。
徐齐霖当然还是没有寒窗苦读求成功的想法,依然是坚持自己已经想好的人生道路。
或许对于别的科技发明创造,古代的封建统治者,也就是李二陛下可能不大重视。但对于农业和军事上的,还是会另眼相看,会大方封赏的。
原因很简单,农业和军事是王朝稳定的基础和倚仗,历朝历代,都是会努力维护和发展的。
徐齐霖猛地拍了下大腿,想通了。不是自己的路子不对,而是自己年纪小,李二陛下故意压制,或者还有老姐的意思。
估计是担心自己有了官爵,便不思进取,不肯刻苦读书,成为他们心目中的人才。
嘿!还真是猜对了,自己不就打着享乐安逸、逍遥快活的主意嘛?
想到这里,徐齐霖有些犹豫,是不是还要上书献策,继续为封官晋爵而努力呢?
当然,现在他已经是官儿了,尽管这官职相当于鼓励奖,除了点俸禄,也没啥大用。
可仔细想想,五百亩良田、五百匹锦帛,也算是挺丰厚的奖赏。妥妥一个地主,吃穿不愁,与官爵的俸禄也差不多。
再说,还有老哥呢!自己小小年纪就封官晋爵,让老哥的脸往哪搁?
估计李二和老姐也是想到了这些,才勉强遂了自己的意,给个小官儿让自己消停下来,好好地读书用功。
切!徐齐霖撇着嘴挥了下手,心道:既然如此,那咱就先憋着这满身的本事儿,等自己年岁大点再去邀功请赏。
现在嘛,有钱了,也要赚钱了,还是先把咱那渡假别墅弄起来,好好地享受生活才是正道。
想到这里,徐齐霖把写好的草稿三下五除二收起,随手塞到了砚台底下。
……………
胡琴在唐宋时期,既是拉弦、又是弹弦乐器,但大多数人以弹弦为主。
徐齐霖找来孙木匠,将胡琴的握把进行了增加和调整,将内外两弦定准了音,又让下人到马棚剪下几根马尾毛,将弓子细心改造,安上马尾毛,调节得不紧不松,然后慢慢拉动,品味着音质,不时再做些微调。
现代的二胡有五个把位,音域更宽广,这个胡琴——徐齐霖试着拉动,掌握按指的位置和音韵的规律,七个音都找到了,能将就着用吧!
小昭坐在树荫下的书桌旁,认真地做着徐齐霖布置的作业。
文学诗词是教不了,兴许小昭对韵脚什么的掌握,还要超过徐齐霖。能引以为傲,并教导小妹的,就只剩下了数学。
………………………………
第39章 二泉映月
听着哥哥叮叮咚咚地摆弄胡琴,小昭也不嫌吵,算完最后一道题,便跳过来让哥哥检查。
“嘿,全对!小妹真厉害。”徐齐霖伸手想摸小妹的头,却被小妹嘻笑着躲开。
“礼、乐、射、御、书、数乃君子六艺,哥哥是要学琴喽!”小昭伸手摸着怪模怪样的乐器,说道:“为什么不用古琴,琵琶也好啊!这是个什么东西,能奏出乐曲?”
徐齐霖呵呵笑着,说道:“你哥是谁呀,还用学。”
“那你奏一曲给我听。”小昭搬过椅子,就坐在旁边,催促道:“姐姐正教我古琴呢,看看有没有你这个东西好听。”
“这个,好久不拉了。”徐齐霖拿好胡琴和弓子,随便拉了两下,差不多找到点感觉,奏响了乐曲。
曾经的,却已远去的记忆,在马尾与琴弦间流淌而出,开始还有些生疏艰涩,但慢慢就变得流畅和清亮起来。
乐声象弯弯绕绕的小溪,宛转低回,让人生出一丝隐隐的难过。徐齐霖双眼微闭,思绪在越来越熟悉的乐声中飘飞走远。
不管是前世,还是现在,在人生道路上总是充满坎坷,他徘徊,茫然,却又不向命运屈服。
乐曲所带的情绪转变了意味,由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那是对命运的抗争,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乐曲越来越低,进入了结束,但却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某人仍在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
满室寂静,只有乐声似乎还在袅袅缭绕,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
徐齐霖长叹一声,将胡琴放在桌上,虽因器物原因,音准有所差误,但奏今日之曲,方真正知道作者当时之心境。
华人音乐经典作品《二泉映月》有着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为何自己从来没有这么用心地演奏过,触景生情,境由心生,用心而不是用手来体现音乐的精髓,便是如此吧!
小昭缓缓眨着眼睛,情绪也受到了琴音的感染,有些不太高兴地嘟嘴道:“听着那么哀怨,不知是跟哪个坊的小娘学的。”
“哪来的小娘,我可没去过那地方。”徐齐霖赶忙澄清,这要传到老姐耳中,少不得又是一顿训教。
小昭撇嘴,显然是不太相信,说道:“那后院住的不是?”
“人家帮咱抓贼才受的伤,还能丢下不管?”徐齐霖说道:“两个女人在外孤苦求生,也满可怜的。”
小昭叹了口气,说道:“是挺可怜,那就在家里住着吧!对了,二哥你老忙着经营,赚钱还比功名重要吗?”
徐齐霖挠了挠头,说道:“功名,就是封官晋爵嘛,我也在努力呀!至于赚钱,也没什么不好。你看,咱家里是不是比以前好了,你的零花钱也多了吧?”
“那倒是。”小昭点了点小脑袋,说道:“只不过,钱没有嫌多的,你要一直经营下去吗?这事儿,时间长了可瞒不住。”
徐齐霖伸手指刮了下小妹的脸蛋儿,笑道:“瞒不住也不打紧,反正日后也全交给你打理,给你作嫁妆,让夫家也不敢小看。”
小昭眨了眨眼睛,竟然脸红了,又羞又恼地挥动小拳头捶了不正经的老哥几下子。
徐齐霖也不躲闪,笑着说道:“这可是认真的,我教你算术,就是打基础。以后呢,我还会把经营之道传授给你,让你成为大唐闻名的小富婆,长安俊男都争着来遣媒下聘。”
“还说,你这个坏哥哥——”小昭小脸涨得更红,打得更用力,却惹来哥哥更畅快的大笑。
院子的月亮门外,站着两个女人,正是郑团团和阿珂。
郑团团是搞音乐的,对曲调所表达的意境比小昭有着更深的理解,也更能听出其中的滋味。
“阿姐,要拿纸笔来吗?”阿珂也听得入神,乐声已停,身旁的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