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齐俜和陈梦薇也施礼拜见,心中甚是惊讶,陈梦薇更是有些惶恐。

    “免礼平身。”李二陛下努力作出和蔼的表情,坐下后又挥手道:“赐座。”

    这算是君臣礼仪,说了这话,徐齐俜和陈梦薇才拘谨地坐了下来。

    “朕与齐俜也有数年不见了。”李二陛下打量了一下,轻轻颌首,说道:“当日之少年,已是青年俊才,朕心甚慰。”

    徐齐俜躬身拱手,说道:“陛下谬赞了,微臣刚任官职,尚未为朝廷出力。”

    李二陛下笑了笑,说道:“马上便要为国出力,一样的。”说着,他看了看陈梦薇,说道:“这便是你娶的新妇,嗯,郎才女貌,甚是相配。”

    陈梦薇抿了抿嘴,低头含羞,却没有说话。

    徐惠知道陈梦薇肯定紧张,便笑着说道:“臣妾对这弟妇也很是满意,齐俜远行赴任,有此贤惠妻子,臣妾也放心了。”

    李二陛下笑着说道:“爱妃便是操心,想齐霖去年巡察漕运,他却未成亲呢!”

    这话说得有些试探的意味,但徐惠不知道原委,便开口说道:“漕运改革乃国家大事,齐霖要改革,自须审慎。臣妾知道轻重,亦想他出去历练。”

    李二陛下微微颌首,觉得徐惠未必会横加阻拦,便起身说道:“你们且叙话,朕去后殿歇息歇息。”

    徐惠施礼送驾,徐齐俜、陈梦薇也起身施礼。

    李二陛下来到后殿,倚躺在染着香气的床上,也确实有些疲累,闭上眼睛打了个盹。

    可他这么一打搅,徐惠自是不好再和兄弟、弟媳继续长谈。又简单说了几句,徐齐俜便给陈梦薇使了个眼色,先行告辞。

    送走了兄弟、弟妇,徐惠来到后殿,见李二陛下似已睡着,便拉过条毯子给他盖上。

    嗯,李二陛下并未睡沉,稍有触碰便睁开了眼睛。

    “陛下且继续歇息,臣妾便在旁边守着。”徐惠笑着说道。

    李二陛下缓缓起身,摆手道:“不必了。”

    徐惠伸手端起旁边的茶水,却觉得已有些凉,便命宫人再去沏来。

    李二陛下稳了稳神,便把今日的事情说了一遍,也透露了自己的想法。

    “齐霖还小吧?”徐惠听了李二陛下的想法,马上就委婉地表示了反对,“齐俜马上去襄州,齐霖再去河西,只留小昭一人在家,臣妾不太放心。”

    李二陛下捋着胡子,说道:“此事尚未决定,朕看齐霖倒没有畏难情绪。”

    “至于小昭,若是在家不放心,接进宫里也是无妨,兕子和新城怕是更加高兴。”

    徐惠苦笑了一下,知道不好再推三阻四,免得惹李二陛下不快。这时她才意识到,刚刚李二陛下所说的话,可能是在试探。

    李二陛下拍拍徐惠的手臂,说道:“爱妃的姐弟之情,无可厚菲。但齐霖若有意,倒也不必拦阻。大盈库,到底只是皇家内库,理财赚钱,岂能与经略地方一样?”

    徐惠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纵是不舍,臣妾也知道公私分明,亦知道小弟终会长大。那个,河西除了苦寒,应该是没有战事吧?”

    ……………。。


………………………………

第263章 无题

    朝廷大事,本没有妃嫔插嘴的资格。只不过徐齐霖有点特殊,李二陛下才会告诉徐惠。

    但徐惠明白,这不是在征询她的意见,而是对她的尊重。李二陛下当然希望他做出决定,能得到徐惠的支持和配合,尽管嘴上说还未决定。

    恃宠而骄,后宫干政,徐惠多聪明,岂会犯这样的错误?虽然她不舍小弟到河西那个苦寒之地,但心里清楚得很,陛下决定的事情,她是无力更改的。

    与其冒着触犯陛下的危险强硬争取,倒不如退一步,不反对也不赞成,让小弟自己做决定。

    对于徐惠的担心,李二陛下呵呵一笑,将爱妃搂过,说道:“河西怎会有战事?玉门关便驻有重兵,朕今年还要征伐高昌,那里安全得很。”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若是河西不安定,朕也不会想着派齐霖去经营。”

    “他真有那本事儿?”徐惠表示疑惑,“大盈库虽然经营得不错,可却是商贾行为。这治理地方,他并没什么经验吧?”

    “若派他去,朕自会安排属吏,象审案、收税等等事务,也用不着他亲力亲为。”李二陛下解释道:“嗯,待朕让齐霖上个条陈,再与众臣商议一下,才好决定。”

    徐惠沉默了一下,无奈地点了点头。

    ……………

    从皇家内府的库丞,到治理地方的大吏,徐齐霖也有着纠结,也进行了认真的考虑。

    要在河西有所建树,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离家这么长时间,徐齐霖倒不是很为难,甚至有些庆幸能离开长安这个深水潭。

    按照历史的轨迹,离贞观十七年齐王李祐谋反,李承乾谋反,只有四年的时间。按理说,这四年应该是风平浪静,比较平安的。

    但徐齐霖却知道京师中暗流涌动,齐王李祐正在京师养病,受其舅父阴弘智劝说,开始招募壮士以自卫。

    李承乾则我行我素,继续作死。他的行为能逃过李二陛下的眼睛?可笑,幼稚。

    等到李四胖编撰完《括地志》,受到李二陛下的大肆赏赐,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就将挑动李承乾那脆弱的神经。

    估计李承乾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太过荒唐,被群臣诟病,名声已恶。父皇嘴上不说,却有易储之意。

    所以,即便李泰没表示出争储之心,自觉皇位无望的他,也会铤而走险。

    而在这几年时间里,围绕着瘸腿太子李承乾的失德失宠,围绕着宠冠诸王的李四胖礼秩超制,朝臣必然会各有所属,暗中叫劲。

    徐齐霖站队李四胖,但却未在明面上有所表露,只是出谋画策,给李四胖增加政治资本。

    而离开长安,徐齐霖更能脱身事外,冷眼旁观这一场场争权夺利的大戏。

    或许,这也是李二陛下的心思。先是内府供职,再是治理地方,不想让徐齐霖过早地接近朝堂。

    这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栽培和考察。从年龄上看,徐齐霖到了十七八成年的时候,朝中的那些元老估计也老病难当。那时候,才是进入朝堂的好时机。

    而且,徐齐霖觉得在地方更加自由。大展拳脚、造福一方,想起来也是很令人傲娇的。

    大唐嘛,不东南西北走个遍,看看没被破坏的环境,多吸几口没污染的空气,好象有点白来一回哈?

    徐齐霖虽然还不知道李二陛下是否决定,却开始进行了一番布置。主要是大盈库的分工和人员安排,倒不是想着能遥控指挥,但有人好办事,兴许以后还用得着呢!

    至于贺兰楚石,徐齐霖不认为自己走后,他能被扶正。从能力,到资历,他都不行。

    何况,按照惯例,他要离任的话,也可能会被李二陛下要求,指定接手的官员。品阶低无所谓,大盈库库丞本来就不应该达到五品。

    就是这样无可无不可的状态下,李二陛下的谕旨到了,要他写出详细的奏报,有关河西的。

    徐齐霖没想到会这么快,看来,李二陛下确实要把自己派到河西了。

    也好,徐齐霖也不耽搁,把自己想到的都写上去,并且明确指出自己看好的甘州,称之为“河西之命系于甘州”。

    甘州即是张掖,地多人稀好象是个缺陷,但基础好,发展起来会很快。徐齐霖当然要找这样的地方,能够尽快见到效果。

    至于人嘛,李二陛下会想办法的。不管是派兵军屯,还是流放犯人,或是招募移民,皇帝想干啥,那还不容易。

    ……………

    朝廷下旨了,道教被立为国教。

    这很正常,老李家把李耳搬出来当祖宗,还能不把道教搬到第一,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其实,道教奉为国教,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对佛教也没太大影响。只不过是在名义上,道教的地位高于佛教罢了。

    可佛道相争数百年,一下子就被道教压过一头,哪怕是名义上的,对沙门来说也很难接受。

    不想接受也得忍着,谁让这是比道祖、佛祖更有权力和威严的皇帝陛下的意思呢!

    可偏偏有人不信邪,竟然要与皇帝叫板。准确的说,是要给皇帝改个祖宗,从而打掉封道教为国教的基础。

    这位不信邪的人乃是位高僧,法号法琳,曾与傅弈这个反佛斗士交锋,写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