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齐霖挠了挠头,知道阿姐是兴奋,非要拿出又多又好的东西,才能显出对兄弟成亲的重视。

    正在此时,外面响起了脚步声,紧接着是鹦鹉的叫声,又来了客人。

    没见宫人进来禀报,李二陛下便走了进来。

    徐齐霖赶忙起身拜见,徐惠也停下手,曲身施礼。

    “都免了吧!”李二陛下摆了摆手,看见徐齐霖在内,有点小惊讶,没想到他回来得这么快,还跑进了宫里。

    “齐霖回来的倒是挺快。”李二陛下往沙发里随便一坐,说道:“直接来见充容,是家里有事禀报吧?”

    徐齐霖还没开口,徐惠已经笑意盈盈地说道:“回陛下,是齐俜要订亲成婚,便在这正月里办完大事,然后就去襄州纪王府任职参军了。”

    哦,李二陛下闻听立刻露出笑容,说道:“这可是大喜事,既成亲,又任官,双喜临门啊!”

    停顿了一下,李二陛下又笑着问道:“娶的是哪家姑娘啊,家世如何,容貌性情可好?”

    徐齐霖开口又介绍了一遍,少不得夸上几句。

    “小家碧玉。”李二陛下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也好,背景简单。齐俜是有才学的,也不须靠什么钻营。”

    “如今是大治之世,政治清明,有才华必不会被埋没,自是要走正途。”徐齐霖巧妙地恭维了一句。

    李二陛下呵呵一笑,倒觉得徐齐霖说话实在。治世就是治世,拍马屁说是盛世,倒是假了。

    徐惠在旁笑着说道:“陛下稍坐,臣妾正在找给新妇的礼物,很快就好。”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笑道:“兄弟成亲,你这个做姐姐的当然要上心。”

    停顿了一下,他转向徐齐霖说道:“回去告诉齐俜,既要成亲,又要远行,待成婚后带着新妇进宫,见见充容。”

    这已经是格外的恩典了,妃嫔是皇家的人,出外省亲是不可能的。但家里有事故,可以派太监或宫女去探望一下。

    而嫔妃的父母兄弟,以及娘家的女眷也可以偶尔进宫来探望,但是必须要请旨准许。如果妃嫔身怀有孕了,也可以请一位娘家女眷进来侍候。

    徐齐霖腹诽李二陛下太小气,徐惠却已经拜倒谢恩,“臣妾谢陛下隆恩。”

    李二陛下伸虚扶了一下,笑道:“爱妃免礼。对了,给新妇挑选礼物,御赐之物也是无妨,便算是朕赏齐俜的。”

    按照规矩,妃嫔是可以周应娘家的,但御赐之物却是不允许给别人,触犯了要受处罚。

    徐惠再次拜谢,这下挑选起来就方便多了,不用考虑这,担心那儿的。

    徐齐霖想了想,觉得等大哥和嫂子入宫的时候,阿姐再把礼物拿出来更好,便起身告退。

    李二陛下抬手按了按,似笑非笑地说道:“兕子和新城又要去丽质府上玩耍,还挑的上元节。是不是你又弄出什么新奇玩艺儿,引得她们如此心急?”

    徐齐霖不敢说没有,也不敢说有,嘿嘿一笑,说道:“想是有人把某在除夕晚上放烟花的事情传了出来,公主殿下听闻,便有了去观看的心思。”

    停顿了一下,他又赶紧补救道:“若是陛下不放心,那微臣便把烟花拿到宫门处,或是长乐公主殿下府上。”

    李二陛下想了想,说道:“便在宫门处吧,朕也想看看这烟花是何样子。”

    “还有——”李二陛下伸手指了殿角,说道:“那镜子,就是小的吧,送进宫十面。现下只有徐充容这里有,旁人眼热得很,频繁来去,也让充容不得清静。”

    这些都是别人送给老姐的礼物,是想要镜子吗?

    徐齐霖猜测着,赶忙点头答应,施礼告退而出。

    “这小子哪搞出来这么多花样儿,逗引得兕子和新城在宫内都不安心。”李二陛下待徐齐霖出去,不禁摇头苦笑,似是有些抱怨。

    徐惠却不以为然,笑道:“陛下,自齐霖和小昭频繁入宫,两位公主殿下是不是更加欢快活泼了?”

    李二陛下不得不点头承认,这是眼见的事实,他其实也感到高兴。

    徐惠不再细说,暂且放下挑选礼物的心思,坐到李二陛下身旁,笑着说道:“大盈库印的书,齐霖都送来给臣妾看。这本《自然常识》很有趣,陛下可看过?”

    李二陛下伸手接过,看了看封面,说道:“哦,这还是教材。朕记得大盈库只有一个算学馆,难道是给那些学生读的?”

    “应该是吧!”徐惠也不确定,说道:“这上面虽然只是一些简单普通的知识,但人们却未必知道。臣妾也从中学到很多,获益匪浅。”

    李二陛下微微颌首,随手翻开,读了起来。


………………………………

第250章 给庄稼人看的农书

    徐齐霖回到家中,便把消息告诉了大哥,催着他赶快进行下面的婚嫁流程——纳吉。

    所谓纳吉,便是男方选吉日,带上礼品到女家,正式奉上订亲的聘书。

    但正式奉上聘书,还不算大功告成。过了纳征,婚约才正式成立。

    而婚约正式成立,即意味着新娘算是夫家人了。如果之后娘家获罪,新娘不会受娘家的罪责连坐;但反过来,新娘就算未过门,也要因夫家获罪而倒霉。

    所以,纳征是很重要的环节,又被称为纳币、过大礼。

    而送礼这事,徐齐霖自然不吝啬,直接一万贯给老哥,想买啥买啥。自然,现在连权贵豪富都难以入手的宝镜,他也送出一大一小两面,特有面子。

    除了一万贯聘礼,徐齐霖还让管家负责操办,花多少钱尽管从账房支领。

    没错,就是有钱。除了成亲的花费,徐齐霖还另外给老哥准备了两万贯,拿去襄州买房安家、置办家用。

    这个时候,徐齐俜才真是大吃一惊。

    他只知道小弟赚了不少钱,可却不知道具体的数目,平常也不关心,更不过问,甚至连家里有几个工坊,几间商铺,都不得而知。

    眼见着成千上万贯被小弟不眨眼地拿出花用,徐齐俜震惊之余,也不得不佩服小弟的经营之道。

    由此,他也明白小弟能青云直上,担任大盈库库丞,是真有本事儿。这么厉害的搂钱耙子,李二陛下还真是慧眼识珠。

    对于大哥的婚事,徐齐霖最大的帮助就是拿钱。别的,他也帮不上什么忙,不懂啊!

    好在家中还有几个老人,管家、账房等忙前忙后,操持办理,倒也忙中有序,让徐齐霖得了清闲。

    可要说清闲,徐齐霖发现是享受不到的。家中事不太用他管,可元宵节的烟花、开春前要写出的农书、经营河西的方略,一桩一件压在他身上,却是忙得脱不开身。

    唉,人生就是如此吧,在不停地解决问题中前进。要是没事可干了,人可能就废了。

    徐齐霖叹了口气,背着手出了工坊,还不记叮嘱管事,要特别注意安全,可别因为烟花而弄出什么爆炸事故来。

    回到办公室,徐齐霖喝了杯茶,觉得头脑清醒,又拿起纸笔,开始写农书。

    农业是中华古文明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历朝历代,上至官府,下至平民,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先后出现了很多种类的农业书籍,流传后世的便有三百多种。

    在这三百多种农书中,尤以《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和《授时通考》内容最丰,影响最大,称为“五大农书”。

    按照正常的思维,越是年代在后的书,收集的知识越多,技术也更先进。

    但徐齐霖在后世好歹从事过农业,知道一些对农书的评价,也了解现在的人们的知识水平,认为编一部厚厚的农民,只是在理论界能扬名,却根本不实用。

    而历史上对于农书评价极高的,却是元朝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

    别看是在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对农业不重视,鲁明善还是少数民族,但就是这么令人称奇。他编写的这本只有一万多字的农书,却成了明朝初建时的救命稻草。

    据说,朱元璋为了改变王朝初建、农业凋零的局面,特意官刻印刷《农桑衣食撮要》,并发给州、县官员人手一本,以其作为指导性文件,恢复振兴农业。

    为什么《农桑衣食撮要》这么厉害,历史上评价那么高呢?

    关键便在于它的字数少,不深奥,通俗易懂。号称是识字的就能看懂,不识字的听别人讲也能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