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有朝廷颁下的公文,分赴各地的官吏可请地方予以协助,但绝不允许骚扰地方。”徐齐霖的脸色严肃起来,说道“漕政改革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谁敢借此贪渎害民,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尽管初唐时政治风气还是比较清正的,但也不是全无渣滓,徐齐霖先行敲打,还是很必要的。

    稍微缓和了下语气,徐齐霖继续说道“漕政若是改革成功,诸位便都是有功之臣。舟楫署再度设立,或是由署及司,诸位亦是优先之选。”

    贞观六年,朝廷设“舟楫署”管理漕政,后裁撤统归度支部。到了中唐,漕运成了国脉所系,朝廷令宰臣兼转运使之职,主管漕运。

    徐齐霖话中的意思很明确,漕运的地位将上升,另立衙门也是大有可能。你们好好干,就能在新衙门中担任官职。

    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对这一套,谁都明白,但还真管用。

    当名誉重于获利时,多数官吏都能廉洁自律,看重升迁;而当获利重于名誉时,就难免有贪渎之辈。

    眼见众人都唯喏服从,徐齐霖知道有人只是表面上应承,也只能从实际工作中加以考察甄选了。

    关乎到西北的战略布署,关系到关中的稳定,李二陛下盯着,谁要作死,估计都不用他出手。

    散会之后,徐齐霖又召来了温仁等留守官吏,交代大盈库的运作和发展。

    白糖、冰糖自不必说,产量稳步提升,市场逐渐扩大,已是大盈库的稳定收入;羊毛纺织和皮子加工则将因为天气渐冷,而迎来一个旺销时期。

    “手套的样品在入秋后呈交陛下,多半会作为军需物资而由朝廷采购。”徐齐霖翻看着工坊的统计报表,很自信地说道“所以,产量还要增加,存多少在库里也是不愁的。即便推向市场,冬季之时也必是旺销商品。”

    温仁点头赞同,说道“毛纺商品也是一样,从叶谷浑采购的羊毛已经运到,之后还将陆续有原料运来,属下觉得可继续扩大生产。”

    徐齐霖想了想,说道“那就由某出面,再从掖庭宫要些奴婢。你觉得再增加多少人合适?”

    温仁早有计算,开口说道“二百人应该够了。再加上糖果生产和包装,亦需增加四五十人。”

    徐齐霖点了点头,说道“那就二百六十人,宁多勿少。”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御苑的棉花要记得收上来,然后全部纺成布匹,存进库里。”

    “徐丞,那些棉花是不是有点少啊?”叫刘宗经的小官疑惑地问道“便是全部纺成布匹,也只能作为样品吧?”

    “正是样品。”徐齐霖说道“但在两年之内,棉花便将大规模种植,成为重要的纺织原料。甚至凌驾蚕丝和羊毛,也不足为奇。”

    “原来如此。”刘宗经拱了拱手,“属下明白了。”

    明白什么,八字还没一撇呢!要想搞到大量的棉花种子,非要灭了高昌,从西域搜集不可。

    徐齐霖觉得自己在吹牛,要得到朝廷的允许进行大规模种植,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民以食为天,粮食的种植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肯定会有限制,就象西瓜都不让老百姓种一样。

    。


………………………………

第207章 别孙,敢打女人

    当然,若是看好了棉布的质量,将其与种桑养蚕相提并论,棉花的推广种植便没有了阻碍。

    在古代,劝农桑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一是口中食,一是身上衣,关系到民生的最基本的两件大事。

    明年开春,徐齐霖就将找上一两亩地,把御林苑的棉花种子全都种下。

    到了秋天收获,就不仅仅只是织一块棉布,而是棉被棉袄全都有。给李二陛下试用一下,热得他上火流鼻血。

    至于今年的冬天,渭南的煤已经挖出来了,虽然产量不大,劳力不足,但囤积到烧火取暖时,应该能够满足长安少数权贵富豪之家。

    这其中当然包括自家的火墙火炕,以及皇宫内老姐和两位小公主的住处。好吧,给李二陛下也弄个暖和的炕,省得在夏天潮湿冬天阴冷的宫殿里遭罪。

    尽管冻着谁也冻不着皇帝,冻不着皇亲国戚。但在宫殿外的小屋内用煤烧炕烧火墙,可比用木炭取暖强多了,还不用太担心一氧化碳中毒啥的。

    徐齐霖结束意淫,收回思绪,把诸项工作安排妥当。等众人走后,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第一年的工作基本算是完成了,收益不算大,但摊子已经铺开了,几项主业也打好了基础,剩下的就是不断发展,收回投资了。

    象毛纺、煤炭,还需要一个为人们所认同的过程。加上数量少,只能是先在上层进行推广使用。

    而刚刚兴建起的精盐工坊则是不同,与白糖一样,消费面广,消费者多,各阶层的民众都能用,只不过是购买消耗的数量多少而已。

    精盐、白糖南运,漕粮北输,往返尽量不空载,这才能把运输效率提高到最高,更大地促进南北的经济交流。

    就目前而言,关中也只有这两个大宗商品能批量外运,能与北运的漕粮比那么一下,尽管还是远远不够看。

    而南方运来的,不仅有漕粮,还有丝绸、茶叶、水果等等。

    徐齐霖只能徒呼奈何,曾经是王霸之地的关中,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在物资出产和经济上已经难敌关东和江南。

    而长安如同后世的北京差不多,只能起到政治中心的作用,但在经济实力上,已被上、广、深所超越。

    开西域势在必行啊!徐齐霖发出了由衷的感慨,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随着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鼎盛,长安还能再续辉煌吧!

    ……………

    送行宴上,徐齐霖和一帮纨绔少年胡吃海喝,又跑到倚春院去快活一番。

    在徐齐霖看来,这纯粹是浪费钱,瞎嘚瑟。

    都特么没那功能,也没谁看着象满腹诗文的公子样儿,被一帮姑娘哄着笑着,顶多能让猪蹄子过下瘾,那钱便哗哗地流出去了。

    有心无力,还真是很痛苦啊!群美环伺,徐齐霖也没有作诗的兴致,都特么留着长大后再来装逼。

    唐依依赶来见礼,准备聊上几句,弹奏一曲便走。就象后世酒店里遇见熟人,要端上酒去敬一下。

    “徐郎要出远门,奴家不能折柳相送,便奏一曲作送别之意。”唐依依和徐齐霖聊了几句,便命侍女摆琴。

    徐齐霖笑着点头,说道“某能聆唐娘子奏曲,足感盛情。”

    唐依依笑道“奴家这琴艺,差可听得,可比小郎家的郑娘子差多了。”

    徐齐霖摆了摆手,说道“郑娘子是自由身,可不是某家的。”

    “奴家口误,小郎莫要见怪。”唐依依脸上闪过羡慕之色,可能是联想到了自己的境遇,款款起身,走至琴前坐下,伸手抚弦,弹奏起来。

    包括徐齐霖在内,对这风雅的玩艺儿都不是很感兴趣。几个少年正在美女相陪下,大呼小叫着笑闹斗酒。出于礼貌,徐齐霖还要装出欣赏陶醉的样子。

    琴曲未停,外面却响起了一阵嘈杂声,似乎有人在斥喝叫骂。

    没等众人听清是怎么回事,房门便被踹开,伴随着沉重的响声,几个人大步进屋,嘴里还骂骂咧咧。

    唐依依脸色一变,赶忙起身,迎上去准备劝说。

    “干什么?”程处弼大喝一声跳了起来,他脸色通红,身子还晃了晃,瞪着眼睛望着进来的不速之客,骂道“敢,敢扰小爷的雅兴,好大的胆子。”

    另一边的尉迟环随手操起个酒杯,便劈头砸了过去,骂道“滚出去,混账王八蛋。”

    少年们已经喝得不少,酒气壮胆,脾气都不太好,纷纷叫骂,有的还攘臂挥拳,便要上前厮打。

    气冲冲进屋的几个人也没想到会是这个样子,一群口喷酒气的半大小子,看穿戴便不是寻常人家。可前面已经那么横,一下子缩回去,这脸面往哪搁?

    “唐依依是我们先点的姑娘,却离席跑到这里。”一个油头粉面的青年握着折扇,大声说道“坏了规矩的是这倚春院,我等也与她们理论,与别人无干。”

    另一个青年也不想把事情搞大,四下拱了拱手,“若是有得罪之处,还请诸位海涵。”

    唐依依已经赶了过去,施礼赔罪道“是奴家的不是。知一好友将远行,便来奉上一曲送别,这便要回去相陪的,请诸位原谅则个。”

    徐齐霖已经站起,但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