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商途-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天赐却高兴不起来。仇虽说报了,可父亲还在床上躺着,脑袋找了个乡村郎中包扎了一下,崔丰去杭州请大夫还没回来!

    这父亲的伤势不知道轻重,崔丰去请大夫他也不放心,最后心中一合计,还是自己去一趟,找个好大夫,就算崔丰请来了,也不过是多请一个,多花一分钱呗!

    母亲也是心急的很,她现在不在意报不报仇的事,想的只是崔琰早点醒过来,从早上到夜里,泪水就没干过,听说崔天赐有意再去杭州,白玉淑很是支持!

    转过天来,还是谢安陪着崔天赐前去。这次多带了些银子,另外又带了两个家丁崔亨崔大。

    路上碰到从杭州转回的崔丰,崔丰请的是杭州城的名医温士安!崔天赐好生嘱托了两声。对崔丰只说是到杭州办事,免得温医生有想法。让崔丰有什么事情安排人去同福客栈找。交代完毕便又赶往杭州城。

    崔丰既然请了个名医,崔天赐心底还是宽松些,想必温大夫有两把刷子,崔天赐这样安慰自己。

    到了杭州城,心中感慨颇多,来到这世上前几年一次杭州都没来过,今年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来,每次都是不得已而来,想到此处,不禁苦笑。

    上次是为了竞买会,来去匆匆,根本没怎么停留。有一个该去的人那里没去。既然崔丰已经请了名医温大夫,崔天赐也不能保证请到更好的,自己不是大夫即使在父亲身边也使不上力,还是用点心查访一下杭州的名医。要说耳目之广,这个人不做第二人想。
………………………………

正文 第三十章  名医

“绪升,最近可还好?”老哥俩有日子没见了。自然少不了寒暄一番。

    “哥哥,可没有你好呢!前一阵子你们东家在杭州城这一番动静可不小啊!”全绪升笑道。

    “呵呵,此事说来话长,这可是小主人的一番筹划,这才让坏事变成了好事。”说起此事,谢安也没有谦虚,崔天赐被夸奖比夸奖他本人跟让他感到满足。

    “师傅总是将功劳往徒儿身上揽,其实只是因缘际会,葛半城偷吃不成蚀把米!”崔天赐谦逊道。

    “此事的来龙去脉,我也略有耳闻,此前去你家捣乱的那个吴三我已经教训过了,以后给他个胆子,也不敢再去你村里搞鬼了!”全绪升大大咧咧的说。

    “全伯伯虎威,宵小之辈哪敢放肆?”崔天赐笑道。

    “小东西,越来越会说话了。来伯伯看看,功夫拉下了没?”说话间一双大手就往腰间伸来。

    全绪升这双手看似缓慢,想躲却是难上加难,空间时间角度把握的刚刚好,将你可能要躲闪的角度全都封死了。

    想退都不成,一股莫名的吸力让身形后退一步都很困难。

    虽说只是考验,崔天赐却也不想认输,在退无可退避无可避的情况下,身子突然直挺挺的侧倒,全绪升脸色一紧,崔天赐身小体轻,身子刚要落地,左手一撑就地前滚。身体脱离全绪升手掌的控制,来到了全绪升身前。

    “哈哈,名师出高徒!看来这些日子功夫没落下。”全绪升哈哈大笑。

    崔天赐出了一身冷汗,心道,若不是我反应还算快,这下真着道了。

    “是全伯伯手下留情,放了小子一马!”

    “不用过谦,只是以后不可懈怠知道吗?”全绪升道。

    “是,小子不敢忘记!”

    “哥哥这次前来不只是来探望我吧!”全绪升转向崔琰问道。

    “的确如此,我们老爷他前日被恶人所伤,至今昏迷不醒,少爷惦念,这不,想在杭州城中请个大夫到家中给瞧瞧!”说这话谢安面带忧色。

    “谁人这么好的功夫能当着你的面伤了你们家主?”全绪升眉毛一锁,一副不解的模样。

    此话一出,却让谢安忧色换成了愧色。“都是我护卫不周,事发之时我并不在老爷身旁。”

    “此事与我师傅无关。”崔天赐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全绪升讲了一遍。

    “这事做得好,快意恩仇,有我草原男儿的风采!”全绪升听完大赞了一声。他进入中原多年,早已习惯了中原的做事风格,很多时候不得不委曲求全,心中却是憋气,如今听说崔天赐对付黄霸天的经过,太对他的胃口了,也让他想起当年草原之上快意恩仇的岁月。

    “其他还好说,只是父亲昏迷不醒,我甚是担心!”崔天赐满脸的忧虑。

    “吉人自有天相,崔老爷为人良善,必不会有大碍!”全绪升劝解道。

    “只是这找医生的事情还得全伯伯多费费心!”

    “让我想想!”全绪升身体健硕,从未有请医生的经历,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

    “有了!”全绪升突然兴奋的大叫一声。

    “去年我手下有个丑角在戏台上翻筋斗,一个不小心翻下台去,后脑磕在地上,当时也是昏迷不醒。”全绪升说道。

    “啊!那后来怎样?请的是哪位大夫?”谢安与崔天赐赶忙追问。症状极为类似,两人都面露喜色。

    “后来?后来找了几个大夫都不成,最后找到一个善针灸的大夫,几针下去没多久就醒了?”

    “这位大夫姓甚名谁?家住哪里?”

    “这个。。。这个我却忘了,当时是黄立去叫的。”全绪升道。“你等等,我这就差人去叫黄立回来!”

    “不用去了,说他在哪里?我们去找!”有了这等好消息,师徒二人哪里还愿意耽误工夫。

    “也好,我随你们去一趟。”

    说罢三人上了马车便去勾栏瓦肆。

    到了地方,黄立正巧刚刚下台。情况跟他一说,他马上就带着三人去找。路上听黄立大概说了说,才了解到这个大夫姓王,名立信。除了医药,尤其擅长针灸,很多顽疾经他的手一诊治都能手到病除。

    更难得的是这王大夫并不嫌贫爱富,尤其体恤穷人,诊金随心。

    崔丰怎么没请这位王大夫呢?崔天赐心中想着随口就问了出来。

    黄立一笑,道:“这王大夫的口碑只在市井之中流传。富贵人家请他的并不是很多,因为他除了针灸很多方子都是偏方,土方,价格便宜,贵人看不上眼,所以王大夫的名气比不上贵人吹捧出来的所谓名医。”

    崔天赐心道,这看病啊还是的不看广告看疗效。这王大夫疗效实在,如今务必将这王大夫请回去。“

    王大夫的医官开在西门大街剪子巷,刚进了巷口,便看到排队的人流。

    崔天赐心底有赞了一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排队的病人说明了一切。

    全绪升在这中下层群众中颇有面,一边打招呼,一边分开众人前行,不多久来到了医馆门口,正中间一副匾额,上书四个大字“瑜盛堂”,左右门框是一副对联,上联写道:“是乃仁术”,下联为“必为良医”。取自名相范仲淹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看来这王大夫也是科举不成,转而向医啊!

    感叹完毕,崔天赐跟着全绪升,谢安和黄立三人便往医馆内走去。医馆正中是个医案,医案后面坐着的是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面容清瘦,一缕胡须飘在胸前,看起来甚是儒雅。

    老者旁边还坐着个十岁左右的童子,看样子颇为认真,一手搭在患者腕上正在诊脉。片刻之后诊脉结束,童子向老者说着他的判断。

    老者一边手搭患者的脉搏,一边点头,看来童子的判断颇为老者认同。

    老少二人各自诊完了脉象,老者便开始写方子,看来这个患者并不需要针灸。方子是老者口述,童子代笔,写完之后,老者再审查一番,确认无误,才交给患者去抓药。

    眼看之前的患者刚刚离去,趁着这个当口,崔天赐一行人赶忙上前。
………………………………

正文 第三十一章  争执

“王大夫,请了。家中病人危在旦夕,想请王大夫出诊一趟,人命关天,还请不要推辞!”全绪升上前施礼道。

    老者一愣,问道:“家中病人所犯何疾?”

    “被恶人所伤,脑后出血,昏迷不醒,已经多日了!”此时说话的是崔天赐。

    “哦?不知伤的深浅,老夫倒要前去看看,别再耽误了病人。不知各位家在何处?”老者问道。

    “离城不到百里的裕罗村。”

    老者一呆,离城百里,这一来一回就是四五天的时间,自己手上还有几个病人离不得自己走那么久啊!

    老者还在沉吟,旁边有人不干了。

    “王大夫不可啊!我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