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师-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截话噎在嗓子眼,刘瑾差点双眼翻白。

    边镇大夫,该精通刀枪箭创,专治跌打损伤。

    制毒?

    休要诓他

    “刘公公莫要不信。”杨瓒摇头,将声音压得更低,“日前,四千鞑靼骑兵攻城,镇虏营只不到一千边卫,能够击退两次进攻,支撑到援军抵达,李大夫居功甚伟。”

    见刘瑾仍是不信,杨瓒好人做到底,将战时惨烈,城下惨状,巨细靡遗,一一道来,不漏半句。掺入毒粉的火雷,更是提了又提。

    听到最后,不只刘瑾,谷大用和丘聚都是肃然起敬。看着李大夫,活似在看一瓶行走的砒霜,眼角抽动,头皮发麻。

    “请公公早点歇息,草民明日再为公公换药。”

    收起空瓶,李大夫背起药箱,行礼告辞。

    刘瑾再没喷火,反而客气点头。

    未料想,忘记脖颈扭伤,头点到中途,嗷一声,又发出惨叫。

    帐帘掀起又落下。

    李大夫返回伤兵营。杨瓒没急着走,立在榻旁,好心宽慰刘瑾。后者宁愿不被安慰,尽快请杨佥宪走人。

    日将西沉,营中燃起篝火。

    伙夫挽起衣袖,架上大锅。

    宽大的木桩充当菜板,粗壮的胳膊,肌肉隆隆鼓起,挥舞起菜刀,几下斩开半腔羊,一股脑丢进锅里。

    没有太多香料,但材料新鲜,火力够旺。待羊骨在水中翻滚,洒入盐巴胡椒,照样能熬出一锅好汤。

    偌大的铁锅烧热,刷上一层新炼的荤油,厚实的麦饼压平,成圈贴上,一个挨着一个,很快鼓起,溢出麦香。

    二月天,边塞之地,冷风刺骨,冰冻三尺。

    挥舞大勺的伙夫,只着单袄,仍滚出满头热汗。

    巡营边军走过,抽抽鼻子,拍着刀鞘,大声道:“王老大,小心点别用汗珠子给弟兄们加料”

    “滚犊子”

    伙夫赶苍蝇似的挥挥胳膊,抄起一大把粉条,切开三颗大白菜,全都丢进锅里。

    滚水飞溅,热气腾起,香味更浓。

    “晋地的羊,辽东的菜,龟孙们有口福”

    不是天子厚德,几位大人仁义,哪能吃上这样伙食。

    搁到平时,别说大块肉,大碗的骨头,一条油腻的粗布擦擦锅底,就算见过油腥。

    肉汤?

    刷锅水还差不多。

    一个个头稍矮,却格外敦实的伙夫,抱起一只大肚坛子,憨厚笑道:“小旗,菜腌好了,您尝尝?”

    “好了?”

    王小旗放下菜刀,揭开坛盖,一股酸香裹着辣味直冲鼻腔。

    “好东西”

    王小旗大喜,取过一双筷子,夹起片成指头长的萝卜条,嘎吱嘎吱,两口吃完,抹抹嘴角,道:“不错,盛出来给几位大人送去。剩下的弟兄们再分。不够的话,涮涮坛子水,也能尝个味。”

    伙夫应诺,放下坛子,取木盘分拣。

    夜风更冷,裹着碎雪,不停搭在帐篷上,发出阵阵闷响。

    篝火越烧越旺。

    麦饼的焦香,夹着胡椒味的肉香,渐渐弥漫整个营地。

    边塞大营,没那么多忌讳。

    汤滚三回,王小旗擦擦汗,拎起锅盖锅铲,当铜锣敲了起来。

    “开伙”

    听到动静,不当值的边军营卫迅速聚拢,每人手里两只大碗,一碗先给伤兵,余下才是自己。

    张铭顾卿不在营中,顾鼎杨瓒等人的饭食,都有长随送去。

    刘庆被杨瓒饿过三天,顿感食物珍贵。

    能自由行动后,每到饭点,必走出帐篷,不假他人,亲自取饼舀汤。

    起初,军汉们很不习惯。

    双眼望天,鼻孔看人的刘柱史,和众人挤在一起,实在太不真实。时间长了,见刘柱史顿顿如此,雷打不动,也就将疑惑抛开,见怪不怪。

    夹走两个麦饼,一大碗羊汤,刘柱史转身回帐。

    他也不想这样,

    无奈,长随和护卫不在身边,杨御史又有“前科”,自己不愿动手,休想丰衣足食。

    尝过挨饿的滋味,所谓的面子矜持,不值两个铜板,全都丢到脑后。

    边塞之地,没那么多规矩礼仪。

    要讲究,等回京再说。

    一边咬着麦饼,刘柱史一边安慰自己。

    夹起一片白菜,裹着半片羊肉,送进嘴里细细咀嚼,无声感叹,人间美味啊

    吃到一半,忽有人来报,言杨佥宪有事相请。

    “杨佥宪?”

    打了个激灵,刘庆不敢耽搁,又舍不得半碗羊汤。咬咬牙,干脆端起汤碗,走出帐篷。

    这形象,委实不怎么好看。

    杨瓒不以为意,笑着请刘庆进帐。

    谷大用见过几次,知道刘庆被杨瓒收拾过,言行同往日大相径庭。同情的扫过两眼,没说什么。

    刘瑾和丘聚揉揉眼睛,当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竟是七品文官,都察院监察御史

    沉默两秒,目光转向杨瓒。

    杨佥宪的手段,神鬼莫测,着实厉害。被他坑过,必会脱离“正常”范畴。

    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想否认都不可能。

    “下官监察御史刘庆,见过两位公公。”

    听过杨瓒介绍,刘庆连忙放下碗,拱手揖礼。

    弹劾奏疏写好,杨瓒便打过招呼,无需他出面,自有人代送御前。如今,看到穿着葵花衫的刘瑾丘聚,哪会不明白,杨佥宪打算走宦官的路子。

    奏疏交东西两厂,可直送乾清宫,不必经通政使司和内阁。

    少去经手之人,提前泄露的可能减小,对刘庆而言,自然更加“安全”。

    心念急闪,想通关窍,刘庆暗道一声:栽到对方手里,委实不冤。以杨佥宪的能力,继续磨练十年二十年,别说六部九卿,三位阁老都要甘拜下风。

    见刘庆行礼,刘瑾趴在榻上,不敢点头,只能“恩”了一声。

    丘聚没妨碍,笑着还礼。

    “刘柱史请坐。”

    “不敢。”

    刘庆没有落座,却出人意料的端起瓷碗,喝尽羊汤。看着碗底的羊骨,颇为犹豫。

    啃还是不啃?

    啃了,太没规矩。不啃,着实舍不得。

    要不然,先放着,回帐后烧热再吃?

    刘庆的表情,尽落四人眼底。

    帐篷里出现短暂沉默。

    杨瓒不论,公公们见多识广,也难免怀疑,眼前这位真是科举出身,都察院的言官,正七品?

    难不成杨佥宪下手太狠,收拾得过头,脑袋变得不正常?

    “咳”

    怀疑的视线扫过,杨瓒不得不咳嗽一声,自袖中取出抄录好的奏疏。

    “两位公公,且请过目。”

    恩?

    刘瑾眯眼,直觉告诉他,不能接

    同杨佥宪有关,奏疏的内容绝不会简单。甚者,意味着无穷无尽的麻烦。

    然而,人在屋檐下,必须要低头。

    不接也得接。

    正要伸手,丘聚动作更快,先一步翻开奏疏。一目十行,扫过一遍,笑容凝在嘴角。

    刘瑾暗笑,让你手快

    知道厉害了吧?

    丘公公似有所觉,眼珠子转转,主动上前半步,展开奏疏,正对刘瑾。

    “刘少监行动不便,咱家帮把手。”

    “你……”

    “无需客气。”

    “……”他哪里想要客气

    知晓躲不开,刘瑾冷哼一声,费力挪动两下,只能认命。

    看过几行,刘公公神情立变。

    顾不得腰伤,挣扎着坐起,一把抓过奏疏,一字一句,印在眼中,刻进脑海。

    大同之役,地方官员冒功,贪墨赏银,盘剥军饷,私吞军粮……

    一桩桩,一件件,单提出来,足以抄家流放。集合到一起,是要将九边重镇翻过来?

    事情成与不成,暂且不论。

    上言之人必成满朝靶子,结果未出,就被戳成筛子。

    看到末尾,刘瑾心头微动,视线扫过刘柱史,满是同情。

    难怪会有出格之举,十成是知晓命不久矣,受到刺激。

    姓杨的当真害人不浅

    没看过奏疏,还能含混过去。如今递到眼前,通读一遍,想脱身,实比登天还难。

    强撑着不理,硬是装糊涂,被捅到御前,必会吃不了兜着走。

    “杨佥宪,你可害苦咱家。”

    “刘公公何出此言?”杨瓒面露费解。他还什么都没说。

    刘瑾苦笑。

    用得着说吗?

    只要不傻就会明白,奏疏递给他,必是想避开朝中耳目,呈送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