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师-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不会惊动江浙,打草惊蛇……杨瓒微微眯眼,真惊动了,未必不是件好事。

    刘公公得了准话,随便怎么做,别出人命就成。当即撸胳膊挽袖子,就要下船开撕。

    吕知县不幸…撞…上…枪…口,不死也要脱层皮。

    王知府等看到供词,脸色变了几变。看吕知县的目光,不由带上厌恶。

    但厌恶归厌恶,不能真将他交到宦官手里。

    要断罪,也该经地方有司递送刑部大理寺。任由一个宦官任意而为,盐城乃至淮安的文官,脸皮都会被踩到地上,狠踏两脚。

    “此人有罪,当由有司审问公断。刘公公奉旨南下,不可…滥…动…私…刑!”

    意外的,刘瑾很好说话。

    点头表示,太守大人说的对,咱家的确不该这般。

    王知府愣住。

    “太守秉公,咱家自无二话,供词一并交于太守,递送有司公断。救回的村民中,有两人可为证,证明此人同奸商海匪勾结。”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想私下里动手脚,减轻罪名都不可能。

    交代完,不等王知府出声,话锋又是一转。

    “咱家不入驿站,拜帖和表礼还请送到船上。”

    “……”

    临走不忘要礼,当真是嚣张跋扈,死要钱!

    刘瑾的一举一动,皆被杨瓒看在眼中。

    待刘公公返回,笑着将人请入船舱,亲自递上一杯温茶,道:“刘公公辛苦。”

    接过茶盏,刘瑾没有半点得意,怀疑的看着杨瓒,心中登时拉起警报。

    无事献殷勤,这姓杨的又打什么主意?

    果然,下一刻就听杨瓒道:“船将过扬州,本官又得几份口供,刘公公可要看看?”

    一口茶含在嘴里,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看看?

    想不看,成吗?

    自然不成。

    放下茶盏,刘公公低头认命。

    反正都是掐,早一天晚一天,是南直隶的官还是江浙的官,又有什么区别?

    都不是好东西,掐死一个少一个!

    接过供词,刘瑾认真翻看。

    杨瓒端起茶盏,嗅一口茶香,嘴角轻勾。

    果然好茶。

    京城带来的茶早已告罄。

    壶中是从海匪处的缴获。周指挥不好茶,又不能上交朝廷,全部送上官船。

    杨瓒坦然收下,没令锦衣卫贴封条,而是另外装箱,同几箱成色不好的银饼,以及二十匹绸缎放到一处,留待他用。

    先时六股海盗,人数稀少,装备不精,只算是练手。

    盘踞在江浙沿海的许光头谢十六,才是他的最终目标。

    百余条船,上千匪徒,两条兵船根本不够看。

    对付这股悍匪,绝不能如之前一般,贸然…强…攻。

    周指挥心下明白,想要拿下上千匪徒,需得当地卫所出兵。事后论功,有杨瓒在,该是自己麾下的功劳,旁人必定占不去。

    不能…强…攻,又该如何解决这股匪患?

    联系江浙卫所,难保不会被海贼的探子钻空子,送出消息。如许光头和谢十六故技重施,隐匿遁逃,一番布置都将白费。

    “本官已有计策,只是时机未到,还不能坦言。”

    周指挥仍是不明白,问了几次,杨瓒闭口不言,只能作罢。

    看到分出的银饼茶叶和丝绸,王守仁目光微闪。见杨瓒屡次叫番商前去说话,心中隐隐生出一个念头。

    “杨佥宪可是要令番商上岛,从海匪内部传递消息?”

    “果然瞒不住王主事。”

    被王守仁看破,杨瓒没有继续遮掩,而是痛快承认。

    “此事关系不小,还请王主事暂且保密。待船过扬州,再行安排。”

    “佥宪有命,下官自当从命。只不过……”

    “王主事何须吞吐,有话不妨直说。”

    “这两名番商,可信得过?”

    纵然信得过,岛上悍匪可会上当?

    杨瓒轻笑,正因如此,他才会将两名海匪提出诏狱。

    番商曾同谢十六交易,海匪曾在许光头手下做事。无需取得信任,只要能登上海岛,探明多数海匪都在岛上,即大功告成。

    “王主事放心,此四人必一心为朝廷办事。”

    见王守仁有些不信,杨瓒只能将部分安排托出。

    包括威…胁番商,联系顾卿,以及将刘公公“投入”江浙官场,吸引火力,一桩桩一件件,联系起来,盘结成一张大网,只需轻轻拉动线头,骨牌即会倾倒。

    “本官早已言明,江南水深,贸然踏足,恐将陷入泥潭,粉身碎骨。”

    推出刘瑾和地方大佬撕扯,转移目光。趁机联络顾卿,做一番安排,才能灭掉许光头谢十六这群悍匪,除掉为贪官污吏输送血液的一根巨木。

    “攀爬高峰,非一夕可就。从底部挖山,耗费些时间,却能有百倍之功。”

    实力不对等,没关系。爬不上峰顶,也没关系。

    反正他擅长挖坑,挥舞起铁锹从山底开挖,断其根基,万仞高峰也会倒塌。

    “剿灭小股海匪,所得口供,掌握的证据,足以颠覆淮安扬州官场。擒拿许光头谢十六,结果将会如何,王主事可能预料?”

    王守仁沉默了。

    片刻后,站起身,拱手道:“佥宪大才榱槃,赤心报国,下官感佩之至!”

    “王主事过誉。”杨瓒笑道,“欲要计成,还需王主事鼎力相助。”

    “佥宪尽管吩咐,下官定竭股肱之力!”

    “好!”

    王主事再次主动跳坑,杨佥宪大感畅慰。

    说得嗓子冒烟,就为这个结果。

    当真是不容易啊。
………………………………

第一百章

    正德元年,四月底,杨瓒一行自淮安出发,经扬州府苏州府松江府,一路南下,于五月下旬抵达金山卫。

    再向前,即进入杭州湾,抵达江浙。

    补给过淡水菜蔬,官船再次离岸。

    闻讯赶来的松江府官员扑了个空,准备好的拜帖表礼也未送出,只能眼睁睁看着官船走远,扬帆海上,不见踪影。

    “这个方向,似乎不对。”

    金山知县忽然神情一变,引来同僚侧目。

    “钦差江浙,为何往东去?”

    “观其方向,是往大取山岛?”

    一语惊醒梦中人,想起自淮安府传来的消息,在场官员都是眉间紧蹙,表情变了几变。

    “难不成,这位钦差真是决心剿匪?”

    “九成。”

    “浙海匪患难平,更有倭贼夹杂其间,仅凭几百官兵,恐难拿下。”

    话微酸,也是实情。

    越靠近江浙,近海岛屿越多。

    大小不一,零星棋布,散落海中。

    岛上千态,或草木葱茏,或怪石嶙峋。或毒虫遍布,或百千海鸟栖息。

    部分海岛,自秦汉便有人定居。本朝设立官衙卫所,有繁荣者,村镇规模不下于陆上州县。

    然也仅为个例。

    多数岛屿渺无人烟,更无卫所官员。如有淡水,能驳船,必为海盗占据。走私货物,交易海外方物,常年可见番商倭人。

    自成化年起,偶尔能见到高鼻深眸,穿着打扮古怪的佛郎机人,带着金银器物,比手画脚,同商人交换明朝的丝绸瓷器。

    起初,两三年乃是七八年才有一艘佛郎机船入港。

    弘治十年后,忽然变得多起来。甚至有少数人离开船队,定居岛上,向当地人学习官话。更换明朝衣袍,学习明朝礼仪。

    岛上的商人海匪,乃至倭人,都当是看西洋景,图个乐呵。

    这些长相怪异,浑身飘着怪味的佛郎机人,起初很嚣张,破船靠岸,下来几个人,也不打听一下情况,就敢插旗圈地,说什么奉国王之名,占据此岛。

    不凑巧,此岛归谢十六管辖。

    语言不通,单看动作,也晓得对方是什么意思。

    官府抓人,还要过堂审讯。海盗根本不讲究这些,想占自家地盘,还有什么可说,揍就对了。

    先是陆战,继而海战。

    两艘佛郎机船都被海盗夺取,一艘沉海,一艘成了谢十六的战利品。船上的佛郎机人,大食人,二十几个强壮的黑人,都被带到岛上。

    有岛上番商能说佛郎机话,挑出水手船工,以及身强体壮的苦力,余下都被沉海。

    同海匪讲仁慈,无异于劝老虎吃素。

    何况,这些远道而来的佛郎机人,实在和“好人”不搭边。不客气点讲,明着是所谓的探险家,实则就是一群匪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