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争霸-第9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斗旅还将顺势南下攻占乌代布尔。

    最迟在12月15日,第五陆战师的作战部队就能回到古吉邦,并且在此搭上前往梵罗国东海岸的舰船。

    至于西北战场,跟丁镇南没有直接的关系。

    按巴军拟定的作战计划,在第十七装甲师拿下焦特布尔,向斋普尔推进的时候,就将出动50万大军,在第二十四机步师的协助之下发起战略进攻,争取在年内完成头号任务,也就是攻占德城。

    不过,巴军的计划确实有点天马行空。

    当然,这是客气的说法。

    按照丁镇南的估计,就算巴军真的出动50万大军,而且得到第二十四机步师,以及第三十三步兵师全力支持,最快也要到明年的1月底,才有望打下德城,而实际很有可能会拖到二月份。

    不是丁镇南看不起巴军,而是在攻占德城之前,需要战胜数百万梵军。

    攻打德城的作战行动绝对是一场硬仗!

    正是如此,在出发之前,丁镇南还专门给付卫民打了个电话,叮嘱付卫民,用不着急于求成,要稳打稳扎。

    换句话说,就是要用最小的代价打下焦特布尔,确保以最好状态去攻打斋普尔。

    只有这样,才能够用相对来说非常有限的兵力,也就仅仅是第十七装甲师,拖住斋普尔的数十万梵军。

    如果让斋普尔的数十万梵军北上,攻打德城的战斗就会变得更加艰难。

    当然,关键还是在西北战场。

    在根本上,依然是兵力。

    其实,丁镇南在过去几天所做到事情,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替西北战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

    首先就是,从留在斯兰的第十三陆战师抽调了2个加强团,前往古吉邦替换第二十四机步师的2个增编旅。

    只是,需要补充的不仅仅是兵力。

    在替换部队到达后,第二十四机步师的2个增编旅直接从古吉邦北上,也就会带走主战装备。

    当初,丁镇南也是这么向第二十四机步师的汤伯辉少将做的保证。

    可问题是,暂时没有多余的船只向古吉邦运送主战装备。

    能找到的滚装货轮,全被派去协助第五陆战师。至于登陆舰,得参与在梵罗国东海岸的登陆作战行动。

    为此,丁镇南在11月最后一天,举办了一场宴会,宴请了所有联军高级将领,不过主要是盟军将领。

    当然,几乎全都是盟军在南方次大陆这边的最高指挥官。

    也就是借这场宴会,丁镇南向这些年龄比他大,军衔也比他高的将军摊牌。

    丁镇南首先给了盟军将领一个选择的机会。

    两个选项:要么跟随梁夏军队到前线作战,要么在后方负责后勤保障。

    结果,几乎所有盟军将领都用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选择了后者,或者说排除了第一个选项。

    随后,丁镇南就提出了一个要求:无条件交出主战装备,在司令部规定的时间之内送到前线,交给帝国陆战队。

    既然是在后方负责保障工作,自然用不着那些主战装备。

    关键还有,丁镇南还让这些将军立军令状。

    当时,丁镇南还让警卫锁死书房,而盟军将领在签了军令状之后才能离开。

    虽然周涌涛在事后打电话把丁镇那臭骂了一通,但是此举的效果非常显著,之前磨洋工的那些盟军全都变得非常的积极。短短的三天,就做好了移交主战装备的准备工作,并且表示会绝对服从丁镇南的调度。

    从盟军那搜刮到的主战装备,足够武装第十三陆战师。

    只是,丁镇南需要的不止是主战装备。

    宴会次日,丁镇南还签署了几份调令,把聚集在巴铁的南部地区,尤其是卡拉港附近的几支盟军,以执行后勤保障任务为名派往西北战场,用来替换在那边打杂怠工的第二十四机步师。

    当然,也减轻了巴军的任务负担。

    借着此事,丁镇南还给主要盟军,比如高巨王家陆军与狭夷皇家陆上卫队制订了极为详细的任务清单,规定每个月从卡拉港与瓜港向巴铁的北部地区运送物资的总量,而且定下了惩奖规则。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哪怕只是战地军规,那也是军规,在战时拥有跟军法相同的效力,完成不了肯定会受到严惩。

    说得严重一点,当时主官甚至会因为没能完成任务而掉脑袋。

    把盟军发动起来后,等于大幅度降低了第二十四机步师在保障方面的负担,使其能集中兵力执行作战任务。

    这反映出,丁镇南不太相信盟军的战斗力。

    当然,不等于放着盟军不用。

    丁镇南对盟军的第三个安排,也就是让其作战部队尽快进入战斗状态,充当联军战略预备队。

    为此,丁镇南还专门找到侯晨晟,让他从第五陆战师抽调一批表现突出的军官,尤其是在战斗中负伤,得在后方休整一段时间的基层军官,组建一支教官团,去给盟军的作战部队补课。

    这个在当时看来无关紧要的安排,在后来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按照丁镇南做的这一系列的部署,在12月的中旬,西北战场的兵力,除掉巴军之后都有25万。

    这里,还没包括第三十三步兵师。

    关键就是,第三十三步兵师不在丁镇南的调配范围之内。

    直到搭乘运输机离开卡拉港,丁镇南都没收到指示,因此第三十三步兵师依然隶属西北战区的卫戍司令部。

    要想调动本土卫戍部队,必须获得首辅的授权。

    也就是说,帝国高层还没有就是否动用第三十三步兵师,从本土直接对梵罗国发动进攻做出决定。

    其实,这并没让丁镇南感到意外。

    在他拟定的作战计划中,就没有提到过第三十三步兵师。

    别说是丁镇南,连刘尊山都知道,第三十三步兵师才是真正的战略预备队,或者说是夺取战略胜利的王牌。

    按照丁镇南的估计,要在取胜有望的时候,周涌涛才会让第三十三步兵师参战。

    至于战术安排,其实非常的简单。

    只要联军在西北战场的西线,也就是巴铁这边牵制住了梵军主力部队,打垮梵军的战斗意志,第三十三步兵师就会冲下无极高原,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冲向梵罗国首都,一举占领这座意义重大的城市。

    不过,重要的不是城市本身,而是其象征意义,尤其是政治上的象征意义。

    说得形象一点,梵罗国既是战争泥潭,也是无价的宝藏,其潜在价值不但让觊觎者垂涎欲滴,还会引发更大的麻烦。等到梵罗国轰然倒下,跟随梁夏帝国参与围猎的猛犬,必然会一拥而上,抢食最为肥美的部位。如果没能控制住这些猛犬,等到梁夏帝国上场时,恐怕骨头都不会剩下几根。

    为此,就必须先入为主,掌握政治主动权。

    其中关键,也就是单独占领德城。

    要说的话,过去的教训依然历历在目。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后期,也就是骆沙联邦战败之前,帝国当局本着大局为重的原则,没有让地面部队突击莫萨,把占领莫萨的机会留给了迢曼军队。只是在最后关头,才猛然醒悟过来,派遣空降兵,通过空运与空投发起突击,夺取了莫萨城郊外的机场,而且在最终占领了半个莫萨城。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骆沙就被割裂成东西两个部分。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如果帝国当局没让地面部队停下来,抢先攻入莫萨城,哪怕迢曼帝国出兵占领了骆沙西部边境地区,也会因为缺乏政治合法性,承认与接受梁夏帝国在骆沙的主导地位。

    或许,骆沙就不会分裂。

    没有了西骆沙,迢曼帝国未必能够在战后组建西陆集团,而且就算组建了,也不会有现在的规模。

    不要忘了,在西陆集团,西骆沙的军事实力仅次于迢曼帝国,陆军更加是集团第一!

    可见,有了骆沙联邦的教训,帝国当局肯定会避免梵罗国的局势失控,也就得确保单独占领德城。

    正是如此,丁镇南压根就没有打第三十三步兵师的主意。

    按照他的判断,25万大军已经足够。

    其实,就算勉强了一点,斯兰还有三个陆战师,而且至少有一个陆战师充当东海岸登陆作战行动的预备队。

    也就是说,如果有必要,可以把这个陆战师派过去救急。

    关键还有,西北战区需要救急的时候,恐怕已经是新历151年1月份,而到时候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