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争霸-第8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的零部件,提高了远征航空队的作战能力。

    只是,具体有多少,就说不准了。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只是送到特里凡的零部件,就能够组装数十架战斗机,不过大部分都储存了起来。

    道理也很简单,作战飞机会受损,也就需要零部件进行维修。

    此外,还需要很多耗材。

    关键还有,因为飞行员数量有限,所以就算有更多的战斗机,也未必能够派上用场,还不如储存起来。

    要说的话,纽兰远征航空队才是梵罗国南部地区的主要空中力量。

    在拟定计划的时候,帝国空军就把纽兰远征航空队当成头号劲敌,第一阶段的作战目的就是将其彻底消灭。

    当然,纽兰远征航空队也是早有准备。

    纽兰共和国已正式参战,特里凡离纽兰本土十万八千里,就算是离得最近,由盟友控制的军事基地都在数千千米外,纽兰远征航空对只能背水一战,也只有拼死奋战,才有一线的希望。

    23日夜间的这场战斗,就足以证明纽兰远征航空兵的斗志。

    在来势汹汹的帝国空军面前,纽兰远征航空队非但没有退缩,还主动出击,而且投入了主力部队。

    按照科伦城发来的战报,纽兰远征航空队在当晚出动了数百架次。

    只是第一次交战就出动了40多架F…15战斗机。

    所幸的是,帝国空军投入的兵力更多。

    关键还有,帝国空军打了一个时间差。

    前面已经提到,由轰炸机发起第一波攻击,而且全部使用的空射巡航导弹。

    虽然打击效果不算理想,主要是目标太过分散,根据后来的侦查报告,并没达到彻底摧毁远程防空警戒雷达的目的,但是这一波远程攻击,不但让警戒雷达关机,还逼迫部署在附近的防空部队全部进入战斗状态。

    这就是说,梵罗空军与纽兰空军的防空部队全都暴露了。

    此后,就是第二波空中突击,担纲的仍然是轰炸机。

    从当时的交战情况来看,纽兰远征航空队出动的40多架F…15C/D战斗机,其实是被派去截击轰炸机。

    为此,协同作战的预警机并没有前出,而是留在特里凡附近。

    结果就是,在与帝国空军出动的“战…11B”机群遭遇的时候,F…15C/D机群与E…3B的距离超过了350千米。相对的,帝国空军出动的“指…8C”仅滞后150千米,还有大型电子侦察机伴随行动。

    这个态势,足以决定空战的胜负。

    等到E…3B探测到“战…11B”机群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快速突击的F…15C/D机群直接冲进“战…11B”的伏击圈。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就算纽兰飞行员表现出惊人的斗志,以及高超的战术水准,依然没办法扭转乾坤。

    最终,仅区区数架F…15C/D逃脱。

    虽然也在战斗中击落了十多架“战…11B”,但是与惨烈的损失比起来,取得的战果根本不值一提。

    此外,交战空域在公海上空,距离特里凡超过300千米,距离科伦城不到200千米。

    这意味着,那些被击落的纽兰飞行员,就算成功的跳伞逃生,也未必能在战争结束之前归队。

    关键还有,这场空战打乱了纽兰远征航空队的作战部署。

    因为截击行动遭受惨败,再加上帝国空军大兵压境,所以纽兰远征航空队在加强制空力量的同时,还得疏散与转移支援飞机,不然在遭到轰炸之后,这些停在战区机场的支援飞机都得完蛋。

    从指挥的层面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何况,还有梵罗空军这个搅屎棍。

    在根本上,这仍然是指挥层面的问题。

    从波沙湾战争开始,此后的大规模作战行动无一例外的证明,指挥系统的反应速度滞后是各国军队的通病,跨军兵种协同作战更是重灾区,即便是帝国军队,也没有彻底的解决指挥层面存在的问题。

    毫无疑问,纽兰军队与梵罗军对在联合作战方面存在的问题,肯定更加的严重。


………………………………

第223章 飞来横祸

    因为丁镇南在飞行途中睡觉休息,所以到次日上午,在他回到前线司令部之后,才收到斯兰驻军司令部发来的战报。

    总体而言,从23日夜间到24日凌晨的战斗充满戏剧性。

    前面已经提到,纽兰远征航空队出动的首批战斗机,是去拦截轰炸机,结果遇到了帝国空军的护航战斗机。因为离己方的预警机太远,没及时发现迎面而来的护航战斗机,所有纽兰远征航空队在首轮交战中大败亏输,出动的几十架重型战斗机几乎全被击落,还没能完成截击任务。

    不过,这只是开始。

    以当时的情况,纽兰远征航空队的指挥官其实早就做好思想准备,没指望在首轮交战当中挫败梁夏空军的进攻行动。

    不管怎样,梁夏空军部署在斯兰的作战飞机是纽兰远征航空队的数倍。

    就算不考虑部署在本土的轰炸机,只动用斯兰这边的战术航空兵,梁夏空军都能压垮纽兰远征航空队。

    为此,纽兰远征航空队的指挥官部署了第二道空中防线。

    在F…15C/D机群后方,预警机的前方大约100千米,是由60架F…16C/D组成的制空战斗机编队。

    此外,第二架E…3B也已升空,而且就在特里凡西北。

    也就是说,在执行截击任务的F…15C/D机群被击溃之后,纽兰远征航空队依然能够组织数十架战斗机进行防空作战。

    关键还有,这些F…16C/D都能够使用中程空空导弹。

    虽然不是最新式的AIM…120A,但是AIM…7F“麻雀”导弹的射程也有几十千米,至少不存在没办法还手的问题。

    有两架E…3B提供支持,作战效率肯定能得到保证。

    当然,帝国空军的护航战斗机在加速前出之后,与己方预警机的距离扩大,所获得的支持力度必然会减弱。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在与F…15C/D机群的战斗中,前出的“战…11B”大多用光了中程导弹,超距空战能力肯定是大不如前。

    那么,在遭遇F…16C/D机群之后,很快就会进入到格斗空战阶段。

    格斗本身就是F…16C/D这类轻型战斗机的拿手好戏,而且在空战状态之下,第三代轻型战斗机的推重比并不比重型战斗机低,因此在传统弱项,也就是能量机动方面,轻型战斗机也不吃亏。

    不管是帝国空军的“战…10”,还是纽兰空军的F…16,在设计阶段就格外强调进行格斗空战的能力,F…16C/D还是第一种完全按照能量机动理论设计的轻型战斗机,某些方面的性能超过了“战…10”。毕竟“战…10”在设计阶段考虑了多用途性能,也就得做出取舍,比如提高机体的结构强度。

    要说的话,F…16是格斗空战能力最强的第三代战斗机,而且以早期A型为最。

    道理也很简单,F…16A是一种很单纯的空优战斗机,根本没有考虑多用途,而在后期的型号,也就是从C型开始才把对地打击等任务需求添加进去,对机体进行加强,以适应新的作战需求。

    结果就是,C型前几个批次的空重比A型多了接近1吨,后续批次增加得更多。

    当然,适当减少内油与弹药,C型的空战性能依然十分突出。要到安装了保型油箱的深度改进型,F…16的机动性能才会明显下降。至少在大战期间,F…16是格斗性能最出色的战斗机之一。

    以当时的情况,突前的“战…11B”机群很有可能遭到F…16C/D机群的迎头痛击。

    关键就是,帝国空军的“指…8C”没有跟上去。

    前面已经提到,为了对付突击的F…15C/D,护航战斗机加速前出,随后继续向西北,也就是朝着特里凡的方向飞行。就算两架“指…8C”已经转向跟进,可是速度太慢了,没跟上战斗机的步伐。

    因为F…16C/D在空战挂载状态下,RCS值最大不超过10平方米,正面在3到5平方米之间,所以就算是理想状态,“指…8C”对F…16/CD的探测距离也不会超过450千米,一般在400千米左右。

    当时,两架“指…8C”距离最近的F…16C/D编队都有500多千米。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指…8C”并没有发现那些F…16C/D。

    此外,“战…11B”机群距离F…16C/D的距离也不是很近,超过了150千米。

    这意味着,“战…11B”的火控雷达同样无法探测到F…16C/D。

    必须得说,纽兰远征航空队的战术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