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两支特混舰队的间隔距离不是很远,在700千米左右。
这个距离,能够有效的发挥F…14B的战斗效能。
也就是说,就算是第52特混舰队距离电报当中提到的,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所在海域都超过了2000千米,而第51特混舰队距离该海域更是接近3000千米,因此就算情报非常的可靠,也只能暗自叹息。
不过,这也等于说,有更大把握歼灭第六十一特混舰队。
其实,此战的目的就是歼灭第六十一特混舰队。
在此之前,斯塔克所追求的,一直是歼灭梁夏海军的东望洋舰队,第四十一与第六十一两支特混舰队,而且认定只有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后,才有可能通过攻占中转岛实现夺回霍瓦依群岛的战略目的。
不然的话,此战必然以失败收场。
所幸的是,史密斯少校说服了他。
严格说来,其实是斯塔克向现实妥协。
关键就是,陆战队肯定没有办法按照计划,也就是在最多5天之内打下中转岛,自然需要对作战部署做出调整。
按照史密斯少校的分析,如果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打算绕过霍瓦依群岛,包抄纽兰舰队的后路,就得先干掉在西边活动的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才有希望在接下来的战斗当中击败第四十一特混舰队。
道理也很简单。
要是首先对付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不但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还有可能遭到梁夏舰队的夹击。
显然,相对于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更容易对付。
不是因为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只有两艘航母,还跟其战术任务有关。
按照史密斯的分析,第六十一特混舰队的主要任务,其实是配合岸基航空兵与空军,或者说是在岸基航空兵与空军的支持下,为中转岛的守军提供支援,并且在舰队决战当中负责吸引纽兰舰队的注意力。
如此一来,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在战术上必然会较为保守,不会有太强的攻击性。
关键还有,其活动海域,将受到其他作战部队影响,需要充分照顾到整个战役层面上的部署,不会有太大的灵活性。只要能准确掌握战场信息,也就能够较为容易的推测出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所在的位置。
毫无疑问,这一点实在太重要了。
其实,也就是这个分析说服了斯塔克。
说得简单一点,梁夏海军发起反击的时候,肯定由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充当主力,承担起主要作战任务,或者说是逼迫纽兰舰队把重心转向东边,从而忽视来自西边的威胁。承担主要打击任务的,将是岸基航空兵的巡逻机,甚至是空军的轰炸机,舰载航空兵的主要职责是提供护航掩护。
为此,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就必须前出到中转岛附近。
只有离得足够的近,才能够让搭载的战斗机在护航行动当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此外,史密斯还根据之前3天的交战情况,大致推算出,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搭载的舰载战斗机超过了正常标准。
也就是说,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已经针对护航作战对舰载航空兵做了必要的调整。
只是,这里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如何才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换句话说,如何才能让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前出,也就是让梁夏海军觉得有机会一举歼灭纽兰舰队?
显然,真要说的话,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梁夏海军多半不会让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冒险前出。如果第六十一特混舰队留在了后方,远离中转岛,那就肯定无法获得将其歼灭的机会。
要命的是,还将错失撤离的机会。
等到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包抄到位,就算有机会干掉第六十一特混舰队,也要承受巨大的风险。
按照斯塔克的推测,这个时间窗口就只有1天,最多就2天。
对此,史密斯提出,在战术安排上做手脚,尽量向东扩大防空圈,从而让梁夏海军相信纽兰舰队正在撤退。
用史密斯的话来说,只要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在东边,梁夏海军会在发起攻击之前出动大批侦察机,搜寻霍瓦依群岛以北海域。因为霍瓦依群岛的岸基航空兵遭到重创,搜索海域距离北马群岛又太过遥远,所以执行侦查任务的主力肯定是航程远、速度慢,相对来说更容易拦截的巡逻机。
那么,就能通过拦截巡逻机,让梁夏海军产生误判。
只要做好安排,那么把防空截击圈向外扩张1000千米,并非不可能,更别说是拦截速度慢的巡逻机。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按照史密斯的分析,在“断定”纽兰舰队已经开始撤退之后,梁夏海军就会让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加速前出。
不出意外,将在13日天亮前后进入第51特混舰队的打击范围。
因为没有别的办法,所以斯塔克也就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理,采纳了史密斯的建议。
至于效果,很快就能知道了。
在进入13日凌晨之前,也就是12日夜间,第51特混舰队就把执行首轮侦查任务的舰载机派了出去,总共有24架F/A…18D,3艘航母各出动8架,全都携带了5具大型副油箱与两具侦察吊舱。
虽然是中型战斗攻击机,也就是通常说的多用途战斗机,但是挂上5具大型副油箱,航程达到3250千米,即便保留必要的余油,执行侦查任务时的作战半径也有1500千米,算不上糟糕。
这些舰载机全都飞往中转岛西北。
按照斯塔克亲自安排的作战计划,在13日凌晨2点前,还要派出一批侦察机,加强对中转岛西北海域的搜索力度。
要说的话,第51特混舰队搭载的几十架F/A…18的主要使命就是顶替A…6D去执行侦查任务。
只是,在斯塔克的计划当中,留下A…6D,并不是用来执行攻击任务,或者说这并不是头号任务。
A…6D总共就只有72架,也就是3个大队。哪怕全都派出去,也未必能够干掉第六十一特混舰队。
要想歼灭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必须得依靠空军!
其实,这本身就是斯塔克的计划。
在发现了梁夏舰队之后,舰载航空兵只是负责提供护航掩护,攻击行动由空军提供的轰炸机执行。
为此,在12日的深夜,也就是决定留下来后,斯塔克发出一份电报,让留在本土的2个大队的40架轰炸机立即升空,前往作战计划当中规定的空域待命,并且由空军提供相应保障。
也就是出动大型加油机,延长轰炸机群的巡逻时间。
这些B…52G全都用翼下挂架携带了24枚远程反舰导弹,而且在进入战场之后,直接听从舰队司令官指挥。
要说的话,也就是离得远了一点。
哪怕那些轰炸机在起飞之后,沿最短航线,以最快速度飞行,也要在13日天亮之后才能够赶到。
显然,未必赶得及。
哪怕能够赶到,也肯定需要第51特混舰队安排战斗机提供掩护。
那么,就必须考虑空中加油。
虽然空军安排了大型加油机,但是受航程限制,都只能留在后方,而且主要是为轰炸机服务。因为作战半径实在太远了,所以得在出击阶段与返航阶段,各进行一次空中加油,总共需要动用40多架KC…10。
部署在西海岸地区的大型加油机,总共也就这么多。
如此一来,能够为护航战斗机进行空找能够加油的,就只有舰载攻击机了。
只是,没人敢保证,能把决战时间拖到13日天亮之后。
如果梁夏海军表现积极,那么战斗就有可能在天亮之前打响。
其实,这也是斯塔克在夜间安排了两轮侦查的关键所在。
正是如此,斯塔克才留下了3个大队的重型攻击机,确保在必要之时,能够依靠舰载航空兵抢先发起攻击。
现在看来,这很有可能变成现实。
在12日深夜,也就是大约2个小时之前,运输船队遭到了轰炸,而且是由梁夏空军的轰炸机发起的攻击。
虽然运输船队遭到轰炸,并没有让斯塔克感到意外,或者说早在预料之中,不然也不会让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分道扬镳。至于由梁夏空军的轰炸机发起攻击,也没什么奇怪的,毕竟梁夏空军有数千架轰炸机,抽调几十架支援海军也很正常。但是斯塔克仍然非常震惊,因为攻击来得太早了。
在此之前,包括史密斯在内,都觉得战斗最快在13日凌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