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争霸-第7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后者,依靠的就是军事力量。

    讲得直接一点,只有拥有全球最强的军事力量,才有资格谈遏制,让敌国放弃靠战争获取利益的蠢念。

    在对外作战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海军!

    由此可见,在周涌涛的眼里,新军事学说不但没有否认海军的重要性,反到有助于海军发展。

    只有帝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而且能够碾压所有敌国的海军,才有资格通过新军事学说引领国际局势,用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式发起战略对抗,也才有希望在几十年之后,取得最后的胜利。

    照此趋势,海军的地位还会得到提升!

    只是保持全球第一,就足够让海军稳坐第一军种的宝座。

    当然,周涌涛更看重的还是总体战略。

    这个分歧,让张晓天坚决反对赋予舰队指挥官太高的自主权,主张增强后方指挥机构的权限。

    可惜的是,周涌涛肯定不会采纳。

    结果就是,在收到白华伟的电报之后,张晓天没来找周涌涛,而是转给林世平,让林世平来找周涌涛。

    当然,此事也跟军情局有关。

    不要忘了,之前就是军情局认定纽兰海军第51特混舰队在东东望洋,白华伟才带着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去了约顿岛。结果是,在东东望洋上活动的是几艘改装的货轮,根本就没有航母。

    被周涌涛询问之后,林世平也很尴尬。

    “张晓天此举,只是在其位,谋其政,并没有做错什么。等今后,他肯定能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周涌涛长出口气,转而说道:“可对你来说,在此事上依然是摇摆不定,就不应该了。”

    “不管怎么样,总得有人当和事老吧。”

    “在大战爆发之前,确实需要和事老。可是到现在,要是仍然分不出轻重,那就不止是愚蠢!”

    林世平勉强笑了笑,神色变得更加尴尬了。

    当然,他知道,周涌涛的这番话没有说他。

    相对而言,跟由新军事学说推动的第三轮军事变革相比,前两轮军事变革最多只能算得上是改革。

    关键就是,前两轮军事变革都集中在战术领域,没有新的军事学说做指导。

    有点新瓶装旧酒的味道。

    其实,这也决定了第三轮军事变革将十分艰难。

    用林世平的话来说,也就是动了太多人的蛋糕。

    早在6年之前,周涌涛住进首辅官邸之后,林世平就提出过建议,以渐进的方式推动第三轮军事变革。

    只是,在审时度势之后,周涌涛没有采纳林世平的建议。

    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周涌涛的做法并没错。

    但凡涉及到核心理论的重大变革,必然会打破现有的利益圈,并且遭到既得利益者的抨击与反对。

    显然,温和的渐进式改革根本无法应付来自既得利益阶层的冲击。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渐进手段行得通,那也不叫变革了。

    周涌涛唯一没有算到的,也就是战争会在这个时候爆发。

    再有一些时间,不要10年,5年就够了,第三轮军事变革的影响力就能展现出来,并改变国际局势。

    反过来看,战争也是对第三轮军事变革的考验。

    大战爆发之后,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周涌涛就强调了一点,帝国上下得万众一心,战胜来自敌人的挑战。

    言外之意,也就是暂时放下内部纷争。

    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把周涌涛的话听了进去。

    在战略层面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即便到了现在,依然有不少人相信能打赢全球大战,准确说是通过全球大战击败所有的敌国。这些人,一直在鼓动尽快发起全面战争动员,然后在各条战线发起战略反击,掌握战争主动权。

    先不说军事层面上的可行性,只是在开战之后发动全面战争动员,就居心叵测。

    关键就是,任何国家维持动员状态的时间都很有限。

    之前已经提到,在通常情况之下,最多也已经维持5年,如果国内局势因为战局失利而受到影响,能维持4年就不错了。

    正是如此,战争动员都是分阶段进行。

    比如,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帝国只是进行了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战争动员,而第三阶段,也就是全面战争动员,一直到大战结束都没启动。道理很简单,全面战争动员对民众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非常的巨大。在生活物资受到管制,还必须强制劳动的情况下,民众的斗志与热情会迅速降低。哪怕是捷报频传,也未必能够抵消因为生活变得艰难而产生的抵制情绪。

    可见,那些在开战之后大肆鼓吹为了最后的胜利进行全面战争动员的家伙,肯定是另有所图。

    关键还有,其中不乏军方的高级将领。

    要说的话,这也是周涌涛感到愤怒的主要原因。

    普通人不懂得轻重,看不清大局,还可以原谅,毕竟并非人人都有大局观,也不需要人人都有大局观。

    军队的高级将领都站出来唱反调,那就完全无法原谅了。

    想到这些,林世平也很感慨,觉得今晚来找周涌涛,简直是自找没趣。


………………………………

第174章 双管齐下

    “张晓天再这么做,让他自己来找我。海军内部的事情,你就别管了。”

    “真要能不管,那到好。”

    周涌涛笑了笑,知道林世平只是抱怨,并没有别的意思。

    “不过说真的,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真的不该担心吗?”

    “担心就能解决问题了?”

    林世平愣一下,又不禁叹了口气。

    “当初做此部署的时候,我们就考虑到了各种情况。哪怕出现最坏的结果,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那意味着战争会持续数年,将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将士牺牲殉国。”

    “所以说,我们才需要冒险,并且承担冒险的后果。”

    在周涌涛说出这句话后,林世平又重重的叹了口气。

    早在7月,波沙湾战争爆发之后不久,在帝国的最高军政会议上,周涌涛就强调了爆发第三次全球大战的可能。从那个时候开始,周涌涛就着手为第三次全球大战做准备,特别是总体战略方针。

    做为情报头头,林世平全程参与了此后进行的战略兵棋推演。

    推演总共搞了3次,还动用了几台超级计算机。军情局做的工作,就是为推演提供运算资源。

    至于推演结果,并没有例外。

    只要按照打全球大战的套路进行,就算是在战争的初期,也就是在前半年取得大胜,都需要耗费4到5年时间,才能击败主要的对手,取得一个能为帝国上下接受的,而且能够落实的结果。

    显然,不会是全面胜利。

    即便打出最理想的结果,也只是击败西陆集团,占领与控制包括迢曼帝国在内的整个西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对世界岛的全面控制。只是到最后,依然会因为大到难以承受的伤亡与损失,放弃攻打北孤大陆的作战计划。所能取得的最好结果,仅仅是占领望夕运河,而且控制力度非常的有限。

    要打出这样的结果,肯定要付出非常惨烈,甚至难以承受的代价。

    在3次战略推演中,最好的一次,直接作战伤亡都超过了300万,而且没有包括针对纽兰本土的作战行动。在最糟糕的一次推演当中,作战伤亡超过500万,本土还遭到轰炸,死伤平民也在500万左右。

    这样的胜利有什么意义?

    即便按照最理想的结果,在大战结束之后控制了整个世界岛,也不等于能把上百个国家统一起来。从大局考虑,仍然得在进行战后重建的同时,从敌国撤军,分阶段结束对敌国的军事占领。

    从长远看,针对主要敌对国家的军事占领其实越短越好。

    道理也很简单,在没有文化、传统与信仰基础的情况下,靠武力实施的军事占领只会让敌人变得同仇敌忾。

    波伊战争就是前车之鉴。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帝国在战后对西大陆实施军事占领,不但会遭受惨败,还会促成西大陆走向统一。

    其实,这是帝国一直在避免,并且努力阻止出现的局面。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帝国不惜血本与不计前嫌的扶持东骆沙,就是利用东骆沙牵制西陆集团。

    要往根本上讲,只要西陆集团不肯放弃西骆沙,把西骆沙当成西大陆国家看待,就得支持其统一大业,东骆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