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争霸-第7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炸机之后,必然会改变战争面貌。”

    “我们海军呢?”

    白华伟看了江文龙一眼,笑着说道:“当然有,而且更先进。如果到明年这个时候,大战还没有结束,肯定能看到。”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白华伟的目光转向了远方。

    航母的侧后方,有一架直升机正朝这边飞过来。从飞行高度来看,应该是来自后方的快速战斗支援舰,运送的贵重物品,比如需要精心保管的药品,或者是一些很容易损坏的电子设备。

    别看航母很大,却无法装上所有的必须品,在很多时候都需要补给舰。

    就拿医疗来说,所有的航母都有医疗中心,而且规模跟县级医院相当。“陈炳勋”级的医疗中心,每天能为500人次的官兵服务,还有72张床位,能够同时做3台手术,可是依然不够用。关键是,航母上有差不多5000名官兵,相当于一座中型城镇,自然少不了病痛疾患。

    “有一点,我还没有想明白。”

    白华伟没多问,把目光转了过去。

    “我们在进行军事变革,其他国家也没有拉下。迢曼帝国是否跟得上,还不大好说。纽兰共和国却不一样,就算比我们差了一些,也不至于完全跟不上。那么在十年之后,我们又有多大的优势?”

    “需要多大的优势?”

    江文龙愣了下,明显没搞懂白华伟的意思。

    “你觉得,我们发起第三轮军事变革,是为了在战场上击败对手?”

    “难道不是吗?”

    “如果扩大‘战场’的含义,这么说没错。只不过,在传统意义的战场上,不但是大错特错,还本末倒置!”

    “这……”

    “只要纽兰共和国跟着我们进行军事变革,那就足够了。”

    白华伟说出这句话之后,江文龙才猛然明白了过来。

    显然,在丁镇南的新军事学说里,第三轮军事变革的价值不在战场上,是变革本身!

    也可以说,军事变革本身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

    其实,波沙湾战争已经体现出了这个特点。

    关键就是,在第三轮军事变革所推崇的高技术战争当中,战争费用急剧的攀升,还跟采用的科技挂钩。

    不是正比,而是按几何级数递增。

    采用的军事技术越先进,发动与打赢一场战争的代价就越大!

    这么发展下去,最后必然会大到让任何国家都无法承受。

    拿波沙湾战争来说,如果第三次全球大战没有爆发,那么由丁镇南计划的4个月的作战行动,只是直接作战开支就超过2000亿金元,把作战损失这些算上,总共会超过5000亿金元。

    这里,还没有算上战后重建。

    不说别的,只是沙乌地王室,就准备在战后从王室基金当中拿出1500亿金元,帮助遭受战火荼毒的友邦进行重建。就算这个说法是夸大其词,也反应出了一个问题,即战争确实太过昂贵。

    其实,这等于提高了战争的门槛。

    准确的说,是提高了进入“胜利者俱乐部”的门槛。

    在完成第三轮军事变革之后,就算发动战争的成本没有提高,打赢战争也会变得非常的困难。

    这对遏制战争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就是,今后只有超级霸权有能力,也有财力去发动战争,从而让战争成为征服者手里的工具。

    其实,这就是丁镇南在新军事学说里面预测的未来。

    正是如此,白华伟才会提到。只要纽兰共和国跟随帝国进行军事变革,就只能按照新军事学说的方式出牌。

    实力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放弃打全球大战的念头,世界格局必然会幡然改变。

    想到这里,江文龙一下就愣住了,还显得万分惊讶。

    “白司令……”

    “你比我年轻,今后的成就肯定在我之上。更何况,你很了解新军事学说,也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白华伟长出口气,停顿了一阵之后才说道:“只可惜,看清楚这个问题的不止是我们。”

    “所以迢曼当局与纽兰当局……”

    白华伟点点头,没有让江文龙说下去。“我把你叫出来,是希望你能保持清醒,不要因为遭到其他人反对就放弃自己的主张。在下一场战争到来的时候,就会轮到你们这些年轻军官冲锋陷阵了。”

    说完这句话后,白华伟就转身返回了司令舰桥。

    江文龙在外面站了一会,在情绪冷静下来之后,才返回司令舰桥。

    白华伟开始透露的信息,实在是太惊人了!


………………………………

第172章 积极主动

    随后,等到刘尊岭做好安排,白华伟以舰队司令官的身份下达了作战命令,以及最新的作战部署。

    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继续向东航行,经过约顿岛之后,再转向北上,从霍瓦依群岛的东边进入北东望洋。途径约顿岛之前,将进行最后一次燃油补给,而且所有战舰都按照超载标准装载燃油。

    要说的话,这是帝国战舰的一大特色。

    在烧煤的时代,超载是一件非常辛苦,但是算不上太麻烦的事情。需要的只是在战舰上塞满煤炭,其实是装满煤炭的麻布袋。在进行远航,而且沿途没港口可以停靠,甚至得把餐厅与军官住舱用上。战舰里到处都是煤炭,肯定会对官兵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也很难保持整洁干净。

    到烧油的时代,超载就没这么容易了。

    锅炉使用的重油是液体,储存在油舱里面。要想让战舰超载,通常的做法就是用重油取代压载物。

    通常,战舰的压载物是海水。

    正是如此,战舰上都有压载水舱。

    只是,并不是说能够把压载水舱当成油舱,装上重油就行了。

    重油与水混合之后,会产生很多问题,特别是有大量杂质的海水。搞不好,甚至会导致锅炉损坏。

    关键就是,压载水舱里面的海水无法全部排空,肯定有一些残留。

    如果用压载水舱来装载重油,必然会混入海水。

    在第一次全球大战之前,帝国海军就明确规定,除非舰队司令官直接下达命令,不然舰长不得擅自用压载水舱装载重油。

    此外,还有一个不那么明显,不过对安全有影响的问题。

    重油的比重比水低。

    如此一来,用重油做压载物,肯定会导致战舰重心升高,对战舰在高海况之下的航行稳定性产生影响。

    一直到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帝国海军才研制出了堪用的油水分离器,基本上解决了油水混合的问题。

    可惜的是,只有少数在大战期间设计与建造的战舰,才配有这种设备,能够用压载水舱装载重油。再说了,到大战后期,帝国海军有足够多的快速战斗支援舰与舰队油船,还有很多征用的油轮,在航行间进行燃油补给也不再困难。结果是,很多在大战之前设计与建造的战舰,并没在战时进行改造。

    关键还有,等到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战舰动力系统迎来了工业时代以来的第三次重大变革。

    燃气轮机诞生,而且在短短20年内就取代了蒸汽轮机,成为战舰的主要动力。

    此外,低速柴油机基本上霸占了小型战舰的动力舱。

    自从工业时代开始,霸占舰艇动力舱上百年的蒸汽机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博物馆里的展品。

    虽然在理论上,舰用燃气轮机可以使用包括重油在内的多种燃油,但是正常情况下,依然以煤油为主,少数时候用柴油。至于直接用重油,哪怕燃气轮机能运行,也肯定会产生很多的麻烦。

    进入燃气轮机的时代后,大部分战舰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想过要使用重油。

    到了现在,那就更加如此了。

    关键就是,舰用燃气轮机的性能越来越强,功重比也是越来越高,燃油经济性、可维护性与故障率等指标,都比以往的提高了几个数量级。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对燃油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正是如此,很多战舰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想过要使用重油。

    那么,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开发的,主要针对重油的油水分离器就成了摆设。

    为了解决超载问题,让航程偏短的战舰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装载更多的燃油,获得更远的航程,帝国的舰船工程师是绞尽脑汁,想了很多的办法。只可惜,大部分只是设想,根本就没有实用价值,甚至没有从设想变成样品。到最后,还是在海军放宽战术性能指标,才得到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