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争霸-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云也太大胆了吧!

    隔这么远,难道就不怕舰载机飞不回去吗?

    当然,也可以说是太胆小了。

    靠近一点,难道要死吗?

    如果靠近一点,或许早就暴露了。

    就刘向真所知,在天亮之前,有一艘南方舰队的驱逐舰在机动舰队的西北活动,距离还不到一百千米。

    可见,机动舰队要是再靠近一些,在天亮之前就会被发现。

    难题交到了刘向真手上。

    距离,仍然太远了!

    机动舰队到特混群,推测距离为三百千米。

    帝国海军的三种主力舰载机,除“台风”舰载战斗机之外,“黄蜂”俯冲轰炸机与“飞鱼”鱼雷攻击机的作战半径只有四百千米,而且是理想情况。要是遇到了逆风,就肯定飞不了这么远。

    要命的是,对机动舰队的位置也只是推测。

    也就是说,攻击机群在到达推测海域之后,还要花时间进行搜索。因为机动舰队肯定在航行,击落侦察机之后还会转向规避,所以实际的作战半径肯定不止三百千米,通常能够达到推测距离的一点五倍。

    四百五十千米?

    显然,这也意味着,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在完成攻击任务后,未必有足够多的燃油返回舰队。

    当然,在完成攻击之前,不需要担心燃油不够。

    至于朱华圣做出的推测,刘向真根本没有怀疑。

    此外,刘向真也没犹豫。

    在拿到航空作战参谋送来的作战规划之后,他立即就下达了战斗命令,随后还去了航空作战中心。
………………………………

第75章 实战的门槛

    “……在完成任务之后,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油返回舰队,就飞到脚岛东边迫降,然后耐心的等待救援。都给我记住,你们才是帝国海军最为宝贵的财富,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

    坐进机舱,刘向真的训诫依然在朱华圣的耳边回荡。

    为了鼓舞士气,或许是觉得应该在舰载航空兵首战之前说点什么,刘向真才用舰队广播向所有飞行员喊话。

    舰队广播使用高频电台,工作距离才几十千米,不会让舰队暴露行踪。

    朱华圣很奇怪,因为在他的印象当中,刘向真不是那种话多的人。

    大家对他的评价是:人狠话不多。

    当然,在坐进机舱的那一刻,朱华圣就把这些杂念抛到九霄云外,恢复了一名大队长应有的本色。

    他是第一舰载航空兵联队第二大队大队长,而另外一个大队长是申普。

    很快,朱华圣就完成了起飞前的准备工作,然后在地勤人员协助下启动了引擎,进入到热车阶段。

    他驾驶的是一架“飞鱼”鱼雷攻击机。

    其实,不管是帝国海军,还是狭夷海军与纽兰海军,舰载航空兵的指挥官,飞的几乎都是鱼雷机。

    这也没啥好奇怪的。

    虽然鱼雷机最笨重,速度也最慢,但是机舱的空间最大,而且一般是三座,有一个机组成员专门负责导航、投弹与发报。

    多一个人,能够极大的减轻指挥官的负担。

    此外,鱼雷机一般拥有同时代舰载机中最远的航程。

    如果挂的不是鱼雷或者炸弹,而是副油箱,鱼雷机能飞行一千多千米,因此最适合执行指挥任务。

    在以往的训练当中,大队长的座机一般都挂副油箱。

    只是这次,挂的是航空鱼雷。

    不是不需要朱华圣指挥,而是不用像演习那样,在完成攻击之后,还得留下来等裁判组做出评判。

    其实,这也是朱华圣面对的一次考验。

    不要忘了,他学的航空侦察,并非专业飞行员,而且是在三十岁左右才开始接触与学习飞行。

    要说飞行能力,朱华圣肯定不如后起之秀。

    当然,他拥有后起之秀没有的大局观,全面的战术思想,以及比所有年轻一代飞行员都要丰富的经验。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航空兵的一大特色。

    从大队长往下,只要驾驶舰载机执行作战任务的指挥官,无一例外的,全是三十五岁以上的“老年”军官。在小队长的这个级别,几乎全都是三十岁左右的“中年”军官,二十五岁左右的是基层飞行员。

    只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并不是海军刻意为之,而是受客观因素影响。

    不要忘了,在大战结束后的二十年里,别说大规模战争,连冲突都没几场,基本上处于马放南山、刀剑入库的状态,结果就是众多有才能的军人得不到表现机会,晋升的难度跟登天差不多。

    别说普通官兵,白止战与刘向真摸爬滚打了二十年,也就从上尉混到上校。

    随着战火重新点燃,军人的机会来了!

    很快,五分钟热车时间就过去了。

    因为有弹射器,所以首先起飞的是最笨重的鱼雷攻击机,接下来是俯冲轰炸机,最后才是战斗机。

    关键还有,战斗机不用弹射。

    只要航母的航速达到三十节,而且没顺风航行,“台风”战斗机就能靠自身动力从甲板上飞起来。

    主要是弹射器的可靠性不高,维护周期与使用寿命都不算长。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就得尽量少用弹射器。

    地勤人员把朱华圣的座机推到了弹射点上,挂上了牵引绳索,起飞引导员随后就朝朱华圣竖起大拇指。

    这是一切就绪,允许起飞的手语。

    朱华圣没有急,也不用着急,因为他的僚机刚被拖上弹射点,地勤人员还在为其固定拖拽牵引绳。

    又检查了一遍仪表,朱华圣才朝起飞引导员打出就绪的手语。

    随后,起飞引导员左蹲弓步,右手绕到了背后,左手向舰首方向伸指,做了一个开枪的动作。

    这就是“走你”的标准动作。

    当然,如果在右侧,就左右对调,即引导员必须面对飞行员,并且得指向舰首,也就是出击方向。

    随着刹车松开,“飞鱼”被弹了出去。

    十多秒钟之后,朱华圣的驾驶的“飞鱼”还在爬升,他的僚机也已经升空。

    在接下来的十五分钟内,飞行甲板上的十二架“飞鱼”,十四架“黄蜂”与十二架“台风”都将升空。

    几千米外,“龙江”号上的舰载机也在陆续起飞。

    按照帝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规矩,也就是常说的“谁发现谁攻击”的交战原则,第一轮攻击行动由第一舰载航空兵联队充当主力,由第二大队的大队长负责战斗指挥,第一大队只负责协助。

    为了保险起见,第一大队大队长申普少校将留在航母上。

    受到兵力限制,第二轮攻击肯定得由第二舰载航空兵联队打主力,同样是由一位大队长负责战斗指挥。

    如此一来,只有发起第三轮攻击,才轮到申普上阵。

    以目前的情况,也就是时间来看,基本上没有发起第三轮攻击的可能,能够在天黑前发起两轮攻击就很不错了。

    十多分钟之后,朱华圣率领第二大队的舰载机率先向东飞行。

    很快,第一大队的机群追了上来。仍然是十二架战斗机,只是俯冲轰炸机少了四架,鱼雷攻击机多了两架。

    又过了几分钟,朱华圣他们那飞到了第二航空特混舰队上空。

    由“横江”号与“岭河”号出动的八架战斗机,三十二架俯冲轰炸机与三十六架鱼雷攻击机已经集结完毕。

    机群没有留下等待,而是以较慢的速度在向东飞行,以此节约宝贵的燃油。

    在以往的演习当中,经常这么干,也就是在飞行途中汇合与编队,再一同对敌舰队发起攻击。

    只是,在实战中是否行得通,那就另当别论了。

    因为需要承担舰队防空任务,所以第二舰载航空兵联队没出动多少战斗机。

    如果从轰炸机与攻击机的数量看,充当主力的其实是第二舰载航空兵联队。

    四艘航母,两支舰载航空兵联队出动了三十二架战斗机,五十六架俯冲轰炸机与六十二架鱼雷攻击机,总共一百五十架。

    只是,与机动舰队一样,特混群并没有立即发起第二轮攻击。

    不是不想,而是办不到!

    在全甲板出击之后,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机库到甲板的周转,再次以全甲板出击的方式发起攻击。
………………………………

第76章 煎熬

    等待,绝对是煎熬。

    虽然在过去每年的舰队演习当中,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