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争霸-第4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人知道,在下一场海战中,会有多少艘护航战舰战沉或者受损,也就无法提前决定护航战舰的建造数量。

    那么,就只能在造价上做文章了。

    简单的说,就是建造一些价格低廉的护航战舰,确保在快速战列舰顶不上,或者说不够用的时候,能够顶上去。

    正是如此,大型巡洋舰项目重新上马。

    直到这个时候,帝国海军内部仍然存在着反对声音。

    关键就是,此“大型巡洋舰”非彼“大型巡洋舰”,战前与战后的两种大型巡洋舰根本就不是同一种战舰。。

    做出调整之后,大型巡洋舰不再是“巡洋舰杀手”,而是成了“航母保镖”。

    简单的说,除非是跟掩护航母有关的,其他任何性能都可以降低,甚至是舍去。

    在最初的设计版本当中,帝国海军为大型巡洋舰配备的200毫米舰炮,数量都是重巡洋舰的标准配置,3座三联装主炮炮塔,因此除了因为排水量更大,在高海况下的射击稳定性更好一些之外,主炮火力并没有超过重巡洋舰,反到因为舰体大,被单面积大,在对战中反而占不到便宜。

    正是如此,在设计阶段,大型巡洋舰依然遭到众多海军将领反对。

    只是,所有人都得面对现实。

    最严峻的现实就是,帝国确实没有足够的大型船台,在保证航母建造工作之后,还能建造足够多的快速战列舰。

    “南珠海”级的建造工作因为船台不够而多次推迟。

    按当时的规划,最多能用三分之一的船台时间建造护航战舰,另外三分之二的船台时间都得用来建造航母。如果依然选择快速战列舰,就无法达到一比一的标准。因为战列舰的建造工序更复杂,占用的船台时间更长,所有只用一半的船台时间,建造数量大约只有航母的三分之一。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就算快速战列舰的战损率远低于航母,也不可能只有航母的三分之一。

    正是如此,在“行省”级的建造工作启动之后,大型巡洋舰正式上马,准确的说是正式开工。

    有趣的是,即便是在开工的时候,选择的也是200毫米主炮。

    为了尽快让大型巡洋舰服役,海军也管不了那么多。别忘了,之前的远洋巡洋舰还配备的150毫米舰炮呢。

    在动工大约3个月之后,帝国海军拿到迢曼帝国的280毫米舰炮,并临时决定用在大型巡洋舰上。

    所幸的是,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要在今后更换主炮。

    此外,为大型巡洋舰订购的主炮炮塔,其实就是重巡洋舰的炮塔,也就能够直接用到重巡洋舰上。

    至于舰体结构,当时还没进行到炮塔这个部分,不存在大幅度调整的问题。

    正是如此,这种被命名为“淮河”级的大型巡洋舰,其实是一种较为单纯的,主要司职防空的大型战舰。

    在作战能力上,“淮河”级强调的就是防空。

    当然,从命名来看,也足以表明,帝国海军仍然把大型巡洋舰当成主力舰看待,赋予其战列巡洋舰的名称。

    因为大幅度的降低了其他方面的要求,包括用280毫米主炮,把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降低到了15万马力,大幅度简化装甲防护,所以“淮河”级的造价仅相当于“南珠海”级的6成。

    第二批次的造价还不到“南珠海”级第一批次的五成。

    按照造船厂的报告,如果再建造一批,哪怕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小范围改进,都能够把造价再降低2成。

    显然,这个价格有足够巨大的吸引力。

    单纯以防空战斗力来说,“淮河”级并不比“南珠海”级差,甚至要更强一些。

    当然,大型巡洋舰的价值还不仅于此。


………………………………

第608章 标新立异

    用大型巡洋舰替代快速战列舰为航母提供防空掩护,最大的好处,其实是在不增加开支的情况下,能够增加一艘主力防空舰。

    实战早就证明,只用1艘快速战列舰,无法为航母提供全防卫的防空掩护。

    关键就是,在高强度的海空大战当中,没人能够准确预测敌机的到来方向,也就无法保证防空战舰始终呆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纽兰联邦参战后进行的几场海战,几乎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敌机来袭的时候,防空战舰没有处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因此没办法为航母提供最全面掩护。在某些时候,甚至无法为航母提供掩护。

    为此,帝国海军才在航母战斗群里面编入加强了防空火力的重巡洋舰,还专门建造了以防空为主的远洋巡洋舰。

    在实战中,依然以快速战列舰为支柱,重巡洋舰与远洋巡洋舰只负责补缺,承当次要方向的防空任务。

    至于效果,也就是聊胜于无。

    实战早已证明,在舰队防空作战当中,像重巡洋舰与远洋巡洋舰,更加适合在外围执行防空警戒任务。

    因为确实没法准确判断出敌机的来袭方向,所以在绝大部分时候,做为防空支柱的快速战列舰都无法获得表现机会。

    当然,这也跟越来越完善的攻击战术有关。

    拿帝国海军舰载航空兵来说,发起攻击的时候,肯定会安排几架舰载机到编队前方执行搜寻任务,等到发起攻击的时候,这些舰载机负责战术指挥,其主要任务就是寻找敌舰队的防空漏洞。

    在获得有效指挥的情况之下,攻击机群能够从敌舰队防空网最薄弱的方向发起攻击。

    因为战舰的航速无论如何都无法超过飞机,所以进行防空作战的时候,很难跟上敌机的节奏。

    显然,有2艘主力防空舰就不一样了。

    帝国海军早做过类似的测试,也就是用2艘快速战列舰掩护1艘航母。

    演习证明,在2艘防空战舰的掩护下,航母的生存率能够提高一个数量级,在协同作战的时候也更加方便。

    可惜的是,这样的“豪华套餐”,帝国海军根本就享用不起。

    快速战列舰的造价本身就超过了舰队航母,还用2艘快速战列舰掩护1艘航母,不是在开玩笑吗?

    显然,大型巡洋舰恰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因为大型巡洋舰的数量还不够多,所以在新的编制体系里面,依然要由快速战列舰充当防空支柱,大型巡洋舰取代的重巡洋舰或者远洋巡洋舰,为航母提供掩护的依然是3艘防空战舰。

    当然,这么安排也是为了便于临时抽调快速战列舰组成突击编队。

    等大型巡洋舰的数量足够多,就可以由大型巡洋舰担任防空支柱,从而把快速战列舰从护航任务当中解脱出来。

    只是,这依然无法解决另外一个问题。

    航母特混舰队的编制越来越臃肿,护航战舰的数量持续增长,反到是航母本身的战斗力没有显著提升。

    换个角度来看,这其实是帝国海军坚持建造大型航母的关键所在。

    在一支航母战斗群里面,通常有3艘防空战舰,4艘通用战舰与 4艘反潜战舰,此外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编入舰队油船或者快速战斗支援舰,各类战斗舰船超过10艘,有的时候甚至达到15艘。

    这么多的战舰,也就只是为1艘航母,准确说是为1支舰载航空兵联队里面的几十架舰载机服务。

    显然,太过奢侈了!

    如果舰载机不够多,或者说战斗力不够强,让这么多的战舰在跟着航母打酱油,那就太不划算了。

    正是如此,只要有机会,舰队指挥官就会把护航战舰派去执行其他的任务。

    当然,这也意味着,航母是越大越好,因为只有航母足够大,搭载的舰载机足够多,才能够体现出护航的价值。

    不管怎样,掩护一艘大型航母与掩护一艘小型航母,在战术上并无多大的区别。

    可问题是,航母不可能无限制的放大。

    以帝国当前的技术,最多是在“行省”级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把大型航母的标准排水量提高到5万吨。

    再要增加,需要更大的船台,还得采用更先进的建造技术与建造设备。

    帝国海军确实有类似的规划,不过至今只存在于设计图纸上。

    更加重要的是,航母的大型化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实是受舰载机大型化的影响,即航母大型化的效果,不会体现在舰载机数量上。同样大型化的舰载机,会占用更多空间,抵消掉航母大型化带来的增量收益。

    至于舰载机大型化对作战能力的贡献,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