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得直接一点,增派2个陆战师,其实是为了在攻占中转岛之后,再前进一步,占领东边的某座岛屿。
也就是来个两级跳。
部署在两座岛屿上的航空兵相互支持掩护,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防线,从而与群岛东部岛屿上的纽兰军队鏖战。
其实,这也是总体计划的一部分。
如果一切顺利,特别是舰队没有遭到重创,主力战舰能继续战斗,就不给纽兰军队任何喘息机会,立即发动第二轮进攻。
只有在中转岛站稳脚跟,才能把中转岛建设成攻打霍瓦依群岛的跳板。
按参谋的提议,主要是把另外2个陆战师的主力派上来,并加大装甲部队与炮兵的投入数量。
如果可以,在中转岛西南开辟第二登陆场。
因为已经登陆成功,还在海滩阵地上部署了配备大口径迫击炮的炮兵,所以开辟第二登陆场的难度并不大。
要说的话,真正要受到考验的是后勤保障能力。
不过,这反到不用担心。
后勤保障全靠海运,而帝国海军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各类运输船。
对参谋的提议,也就是提前派遣金瑞部队参战,白止战还亲自征求了几位陆战队将领的意见,而且得到了肯定答复。
这里,跟陆战队的编制有关。
战前,帝国海军陆战队的规模并不大,总共也就只有4个常备师,以及4个仅有指挥部的在编师,名义上为8个师,而实际兵力才15万,其中包括司令部与后勤部门的8万多名文职人员。
结果就是,在大战初期,帝国陆战队只能用7万名官兵,加上紧急征召的一批预备役人员组建8个师。
正是如此,在最初一年多里,陆战队采用的小编制。
在完成了动员,准确说是招募到足够多的新兵,并完成基本训练之后,才逐渐恢复了大编制。
不过,由此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陆战师,都没有足够多的老兵。
在攻打塞岛的战斗当中,这个问题表现得非常突出。
虽然只要上过几次战场,经历战火的考验,新兵就能成长为老兵,但是在很多时候,老兵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把刚刚完成基础训练的新兵送上血火战场,生存率低得吓人。
在塞岛战场上,陆战队的新兵吃足了苦头。
要说的话,攻打塞岛的伤亡率那么高,伤亡官兵总数超过了纽兰军队,跟新兵太多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陆战队获取重装备的优先级在陆军之后。
别说过去,即便是现在,陆战队的坦克战车等装甲武器,几乎都是从陆军那里淘来的二手货!
陆战队隶属于海军,而获取装备的优先级,肯定在舰队与航空兵后面。
如果不是大战爆发,而且由首辅出面干预,陆战队恐怕连陆军淘汰下来的二手装备都用不上。
结果就是,在攻打塞岛期间,几个陆战师都组建了精锐部队。
在战场上,精锐部队以攻坚为主,其他部队负责扫荡与占领。
当然,精锐部队几乎全都是老兵,配备了足够多的装甲武器。
按照几位陆战队将领的回答,只需要把2个精锐的装甲团派上去,就能够加快攻占中转岛的速度。
当然,还要采取正确的战术。
按攻打塞岛的经验,对付敌人的地下工事,最得力的武器并不是坦克,而是工程兵的重型推土机。
此外,就是混凝土。
要是仍然不行,就要用上制作燃烧弹的特使燃烧剂。
当然,兵力是关键。
只要兵力够多,一切都好说。
有了陆战队将领给出的肯定答复,白止战没再耽搁,立即下达了命令,让登陆舰队把另外2个陆战师的精锐部队送上来。
此外,就是立即对作战计划做出调整。
首先得确定的,就是要不要在中转岛的西南开辟第二登陆场。
忙到这个时候,已经是18日的中午。
只是,白止战并没有获得回去休息的机会。
在他做安排的时候,通信参谋送来了一份刚收到的情报。
来自六局,海军司令部转发,内容很简单,总共也就一句话。
“奋进”号已于当地时间17日凌晨离开纽城的海军造船厂,而且“列克”号预计将在近期离港。
那2艘舰队航母已经修好了!?
白止战哪里敢耽搁,立即让通信参谋给海军司令部发报。
结果,一直到下午3点左右,才收到回报。
六局暂时只能够肯定“奋进”号离港,“列克”号也已生火,在为出港做装备,并没有搞到跟两艘航母维修情况有关的情报。
当然,2艘航母能离港,表明已经恢复了航行能力。
要说的话,其他的损伤都可以在航行途中修复。
实在不行,到了珍宝港也能继续维修。
如果只是考虑航空作战,那么只要能航行,飞行甲板与机库完好无损,升降机能够正常运行就足够了。
严格说来,航母也就只是搭载与运作舰载机的平台,可以看成能够让舰载机起飞与降落的大型运输舰。
跟战列舰相比,航母在诞生之初,根本就不像战舰。
不要忘了,帝国海军当初就让“横江”号紧急出动,参与围歼常驻舰队的战斗,并由此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以当前的局面,纽兰海军让2艘舰队航母提前回归,也不是没有可能。
傍晚,海军司令部发来确切消息。
“列克”号也离开了纽城港,比预期提前了十多个小时。
此外就是,这2艘舰队航母在理论上,都能在8月初到达珍宝港,在8月上旬参与中转岛这边的作战行动。
这下,谁都别想睡觉了。
………………………………
第517章 两个担忧
虽然大敌当前,但是白止战在吃了晚饭后,依然回住舱睡了一觉,并且让周涌涛等主要参谋也去休息。
到了次日凌晨,白止战才回司令舰桥,召开了作战会议。
此时,已经收到了最新情报。
纽兰海军出动的不止是2艘舰队航母,还有1艘刚刚建成的小型航母,而且这3艘航母在同一天出港。
此外,纽兰海军很有可能已经获得新式舰载战斗机,也就是绰号“地狱猫”,同样由格鲁曼公司研制与生产的F6F。
按六局提供的情报,F6F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跟“哮天”对抗的舰载战斗机。
其实,这种舰载战斗机原本被纽兰海军当备胎看待。
因为F4F的性能比不上“哮天”,所以在参战之后,纽兰海军加大了在新式战斗机上的投入,而且重点就是当初跟F4F竞争,却因为起降性能太过糟糕,根本没法部署到航母上的F4U。
可惜的是,这种纸面性能很先进的战斗机,一直就没有能够解决其最大的问题。
受气动外形的影响,F4U的低速可操作性非常糟糕,而且在降落阶段,飞行员几乎无法看到前方,导致着舰控制变得异常的困难。别说是新手,即便是参加测试的试飞员都经常在降落的时候翻跟头。
在没办法的情况下,纽兰海军只能委托格鲁曼公司,尽快研制一种比F4F更加先进的舰载战斗机。
这就是F6F。
与F4F相比,F6F的最大特点,其实就是为了安装2000马力发动机,对机身进行了适当的放大。
这个办法简单粗暴,效果却非常突出。
因为不用重新设计,采用F4F的气动布局,所以格鲁曼公司在几个月之内就完成了设计工作,并且生产了一批样机。
在总体上,F6F就像是放大了的F4F。
要说的话,也就是通过采用功率更大的发动机,F6F获得了接近每小时600千米的最快飞行速度,超过2000千米的航程,最大达到1500千克的载弹量,从而获得跟“哮天”抗衡的资本。
即便是最新批次的“哮天”,最快飞行速度才600千米出头。
关键就是,在总体性能不算差的前提下,F6F的操作性非常不错,只要能飞F4F的基本都都无缝衔接。
此外就是,可以直接使用F4F的生产线,降低量产的难度。
只是,F6F的初期试生产型,很有可能使用的是1800马力的发动机,因为2000马力的发动机还没有量产。
当然,与F6F协同的是仍然是SBD与TBF。
不过,真要说的话,纽兰海军舰载航空兵最需要更换的,其实就是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