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争霸-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直观的感受更加清楚。

    简单的说,就像是按比例缩小的舰队航母。

    因为小了一圈,所以存在很多无法弥补的缺陷,也由此限制了小型航母的实战价值。

    用赵禹的话说,不要指望用小型航母打赢舰队决战,在全甲板攻击状态下,出动能力仅相当于舰队航母的六成,不到大型航母的四成。如果把其他因素考虑进去,战斗力仅大型航母的三分之一。

    在白止战眼里,这4艘小型航母却异常的重要。

    至于重要在哪,就只有白止战知道了。

    虽然厂房很是热情,在得知白止战提前到来后,厂长杨翰林亲自安排了接风宴,但是赵禹明显不太给厂长面子。

    其实,白止战也不想去吃什么接风宴。

    他提前几天来浦州,一是想搞清楚4艘小型航母的建造情况,其次就是找赵禹,谈谈最近的事情。

    要说的话,白止战最信任的人是赵禹。

    这种信任,跟一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那种不同,是建立在共同的志向之上。

    正是如此,每一次远征归来,白止战首先想的都是去找赵禹,因为只有在赵禹这才能获得最新的信息。

    关键还有,赵禹是八大国柱之后,帝国的世袭伯爵,还是海军首席工程师。

    也就是说,赵禹能够获得很多其他人,包括李云翔、廉旭升在内的军方人员无法获得的内幕消息。

    只是首席工程师的身份,就能让赵禹接触到很多将领无权获知的绝密资料。

    此外,赵禹看待事物的目光也跟军人不同。

    毕竟,他不是军人,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自然不会受条条框框限制。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每次跟赵禹见面,都有一些预料之外的收获,全都有着非常巨大的价值。

    这次也是如此。

    想到即将在东望洋上发动大规模战略进攻,白止战心里就不踏实,就更想搞清楚赵禹的看法。


………………………………

第472章 根源所在

    赵禹并没有专门款待白止战,只是去宾馆餐厅随便点了几个小炒。

    白止战这时才知道,赵禹的丈人得了重病,已卧床数月,夫人回老家去了,他很久没有在家里开火了。

    不然的话,赵禹也不会在宾馆餐厅招待白止战。

    当然,白止战不是来吃这顿饭的,在哪都一样。

    在赵禹的面前,白止战也没顾左右而言他,直接道出了目的。

    在东望洋的战略选择上,除了海军内部的派系斗争,在更高的层面上,是否也有类似的问题。

    直接一点:有多少人反对进军霍瓦依群岛,主要又是哪些人。

    要说,这也就是白止战最担心的事情。

    虽然刘长勋一直在强调,战略上的分歧主要存在于海军内部,跟海军的传统与派系斗争有关,但是白止战一直觉得,不会有这么简单,特别是在经历了薛远征遭受质疑而被迫强攻狮泉城的事情之后。

    当然,白止战没有把这个担忧告诉刘长勋。

    只是,海军内部的分歧,恐怕跟更高层面上的斗争有关。

    最让白止战觉得无法理解的一点,由刘向真代表的南方派系,并没有在进军西南东望洋的问题上坚持己见。

    上次,在海军司令部大会上,由刘长勋提出直接攻打霍瓦依群岛,刘向真只提出不能放松在其他方向上的警戒力度,没有说这么做行不通,随后还按照刘长勋的安排去梵炎洋,挂名联合舰队总司令。

    可见,刘向真并没有要跟白止战对着干的意思。

    “照你这么说,海军内部其实早就统一了意见。”

    “你是说,刘长勋是故意的?”

    说出这句话的同时,白止战还锁紧了眉头。他早就有类似的猜测,只是一直都认为,刘长勋未必会这么作。

    再说,白止战并不相信刘长勋有那么好的演技。

    “说实话,这也是我觉得你不适合带在帝都的关键所在。以你这觉悟,真要进了帝都的圈子,肯定会被生吞活剥了!”

    “赵老哥……”

    “要我说,刘长勋绝对是故意的,不过不是算计你,而是在刻意的保护你,不让你卷入内部斗争。”

    白止战长长的出了口气,神色低沉了下来。

    “你也不要想太多。”

    “照你的意思,风波还没有过去?”

    在白止战又把话题扯了回来之后,连赵禹都忍不住叹息起来。

    “赵老哥,有什么,你可不能瞒着我。”

    “说实话,你知道了未必是好事。”

    “到底是不是好事,我自己会判断。”白止战的态度很坚决,毕竟他来找赵禹,就是要搞清楚当前的局面。

    赵禹叹了口气,才从头道来。

    年初,白止战的猜测没有错,帝国内部确实出现了针对薛远征的一股势力,而且在幕后推波助澜的是宋家,其最终目的是要逼迫薛远征坐下来谈判,确保与巩固宋家,以及依靠宋家的商贸财团的影响力。

    根本上的原因,其实是宋家与唐家的矛盾。

    薛远征是唐德祖的外甥,更是唐家在帝国高层的代言人,可以说是唐家涌现出来的最有才干的政治家。

    关键,薛远征还有军队背景。

    碰巧,还遇上席卷全球的大萧条。

    在某种意义上,薛远征针对大萧条出台的很多改革政策,都可以看成是在对宋家的传统势力发起冲击。

    也就是在大萧条之后的十年里面,唐家在工商领域的影响力大为增强。

    在此之前,唐家的实力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在工商经贸领域的影响力微乎其微,远远比不上宋家。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跟张小卿的张家形成同盟关系,而张家已是以浦州为核心的江南地区的头号财团。

    以张家为核心的“浦州商会”依然已经成为称霸一方的新兴金融集团。

    此消彼长,宋家在工商领域必然江河日下。

    显然,这关系到家族的核心利益,甚至是生死存亡。

    如果没有这场大战,局面还能够维持下去,毕竟在和平时期,任何一个家族都难以迅速扩张。

    有唐家的支持,张家用了几十年才在浦州站稳脚跟。

    也可以说,唐家花了几十年才扶持起张家,而要在工商领域超越宋家,需要十个张家这样的豪门。

    哪里想到,战争大幅度的加快了唐家在工商领域的扩张速度。

    原因无二:以管制与配给为主的战时体制。

    帝国进入战争状态,准确说是开始动员后,唐家通过由薛远征控制的战时内阁,在工商领域可以说是大杀四方。之前一直在苦苦支撑,不过还勉强能稳住的宋家,一下就被逼到了死角。

    再不反击,整个宋家都要被连根拔起。

    此外,站在宋家的立场来看,完全有理由相信,由薛远征主导的战时内阁,以及战时内阁拟定的战略计划,其实是在为唐家服务,针对的就是宋家,要通过战时体制,把宋家连根铲除。

    不管是与不是,宋家都不会坐以待毙。

    最直接的反击手段,就是针对薛远征,把薛远征赶下台。

    可惜的是,这是实施难度最大的办法。

    薛远征的威望摆在那里,不是说搞一些小动作,就能够让他搬出首辅官邸。

    把事情搞大了还会引火烧身!

    薛远征再能忍,也不可能为了稳定而置大局于不顾,肯定有一个限度,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会断然采取行动。

    之前质疑薛远征政治魄力的那些家伙,全去见阎王爷了。

    能够在帝国首辅的宝座上稳坐十多年,足以证明薛远征的能耐与魄力。

    那么,只能退而求其次。

    由此导致的最为直接的结果,也就是要求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哪怕得放弃一部分已经到手的利益。

    当然,这种内部斗争肯定上不得台面,何况现在是战争时期。

    帝**队在狮泉城与梵炎洋取得大胜,在很大的程度上抵消了宋家的冲击,不过远没有到完全消除的程度。

    要说的话,也无法彻底压制宋家。

    道理也很简单,战争状态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而且所能持续的时间,会随内部矛盾加剧而迅速缩短。

    显然,薛远征得认真思考与对待这个问题。

    结束战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跟敌人谈判,二是彻底的打败敌人。

    如果无法迅速击败敌人,那么只能跟敌人谈判。

    对待狭夷皇国的态度其实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