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要再次攻击纽兰舰队,那得先回收返航的舰载机。
当然,也并非全都是坏消息。
对布兰舰队的攻击大获成功,按照领队长机的报告,2艘布兰航母全都被击中,看上去很快就会沉没。
“光辉”号至少挨了3枚500千克炸弹与4条航空鱼雷。
“可畏”号挨了5枚炸弹与5条鱼雷。
遭受了如此猛烈的打击,不沉是怪事!
就算一时半会还沉不了,也肯定会丧失战斗力。
要说,需要担心的是2艘快速主力舰。
就只隔了250千米,2艘战列巡洋舰能在5个小时之内杀到。
正是如此,领队飞行员在发回来的报告中提到,希望能够及时的对布兰舰队发起第二次打击。
显然,那只是飞行员的建议。
北面,战斗还没有结束。
8点过后,双方的战斗机在第十一特混舰队北面100多千米之外遭遇。
显然,斯普做了跟白止战一样的部署,先让战斗机出动,打乱对手的节奏,并且尽全力截击敌人的舰载机。
在两支舰队之间的海域,爆发了一场混战。
之前,进攻与防御,都有明确的目的。
特别是进行防空作战的时候,能够得到防空战舰的支持,比如指挥与协调,战斗机的作战行动都很有条理。
现在,双方的战斗机都远离了自己的舰队,一下子就乱套了。
说得直接一点,全看飞行员的个人能力与素质。
至于交战结果,其实不重要。
关键就是,战斗机飞行员在放开手脚之后,很快就会进入到忘我状态,也就会忘记主要使命。
反正就是,双方40来架战斗机,很快就飞得七零八散。
“哮天”确实占尽上风,不过也不可能一举击落所有的“野猫”。
在8点半过后,等最后一架返航的舰载机降落,白止战才下达了攻击命令,而且仍然是以中队为单位。
这次,白止战有几乎绝对的把握。
经过了上一轮战斗,特别是仍然在进行的空中颤抖,斯普手上恐怕已经没有可以出动的战斗机了。
只要能够飞到纽兰舰队上空,就有把握击沉“奋进”号。
8点40分的时候,由申普驾驶的“朱雀”从“陪京”号上起飞,对纽兰舰队的第二次攻击行动开始。
在“龙江”号那边,也就晚了大概2分钟。
时间就是一切,丝毫都耽搁不得。
只是,白止战没再大意轻敌,除了派4架“哮天”前出护航之外,把多出来的8架战斗机全都留了下来。
他能立即发起攻击,难道斯普就不行?
斯普派战斗机前出,就是为了能够攻击第十一特混舰队,通过攻势护航为攻击机群扫清障碍。
不出所料,纽兰舰队的轰炸机与攻击机将在战斗机之后升空。
“奋进”号没有丧失战斗力,哪怕被打乱节奏,或者说需要花时间做准备,也肯定能在8点20分之前派出舰载机。
斯普的反击会9点前后到达!
关键还有,距离实在太近了。
也就200千米而已,哪怕纽兰舰载机全部重载起飞,也有足够的燃油绕飞,避免遭到战斗机拦截。
在理论上,攻击有可能来自任何方向。
对防御的一方来说,要同时照顾所有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别说同时拦截从几个方向杀到的敌机。
在混战中,情况就更复杂了。
不要忘了,第十一特混舰队就只有2艘快速战列舰,最多能够在两个方向上指挥防空战斗机作战。
没有防空战舰的指挥与引导,战斗机防空作战效率会降低一大半!
击沉“奋进”号很重要,可是保住2艘舰队航母更重要。
如果已经击沉两艘布兰航母,那么保住自己的航母,就有巨大的战略意义。
当然,在这个节骨眼上,白止战不会想那么多。
………………………………
第460章 俯冲撞击
防空警报响起来的时候,敌机已经进入到视野之内。
没错,就是从超低空飞来的!
虽然敌机还在大概20千米外的时候,就被“炎海”号上的雷达发现,但是这个距离实在太近了。
更加要命的是,“炎海”号的雷达操作员没在第一时间做出准确判断。
敌机是由北面进入,而在该方向上还有双方的几十架战斗机,其中一部分就在雷达探测范围之内。
耽搁了大概两分钟,“炎海”号的雷达操作员才判断出,那是从超低空突防的敌机。
只是,这些敌机不是冲着“陪京”号来的,而是直接朝着“龙江”号杀了过去。
其实,“陪京”号与“龙江”号都在敌机的正前方,与敌机的距离差不多,或许是“龙江”号的舰桥更加高大,看着更显眼,首先被敌机的飞行员辨认出来,也才被敌机盯上,受到了重点照顾。
不过,也可能是斯普搞错了目标。
“龙江”号原本是白止战的旗舰,而“陪京”号一直伴随“帝都”号,从来没有担任过舰队旗舰。
必须承认,纽兰海军的学习能力超强。
在西北东望洋海战当中,帝国海军的舰载机首次尝试超低空突防战术,而且取得了很不错的战果。
现在,纽兰舰载航空兵就用上了。
最先到达的是一个SBD中队,准确说只有6架SBD。
朝“龙江”号扑过去的时候,这6架SBD分成了两个3机编队,在爬升的同时朝“龙江”号的两侧包抄。
虽然就只有6架SBD,但是足以引开直接掩护“龙江”号的4架“哮天”战斗机。
西北东望洋海战早已经证明,就算“龙江”级在改进当中加强了防护,比如增加了装甲甲板,也扛不住SBD投下的1000磅炸弹。
关键,在SBD机群后面,还有1个中队的8架TBF。
这些鱼雷机并没有爬升,仍然在低空飞行,而且同样冲着“龙江”号去的。
虽然在发现鱼雷机之后,直接掩护“龙江”号的“旭海”号立即调整炮口,几十门高射炮全都瞄准鱼雷机,但是在仓促之间,哪怕同时用上了130毫米与80毫米高射炮,拦截效率也很不理想。
关键还是离得太近,留给防空战舰的时间太少。
在TBF机群转向的时候,距离“龙江”号也就10千米左右,而且“旭海”号之前一直在竭力拦截逼近的SBD。
要说的话,这变相证明,一艘防空战舰提供的掩护非常单薄,对协同发起攻击的敌机几乎是无能为力。
“旭海”号在“龙江”号左前方,因此就算是火力全开,也很难照顾到“龙江”号的左后方。
TBF机群就是从“龙江”号的左后方绕了过去,准备从这边发起攻击。
大约在8点58分,突破防空网的5架TBF在“龙江”号左后方大约1500米外,依次投下了航空鱼雷。
这个时候,“龙江”号仍然在竭力拦截头顶上的俯冲轰炸机。
准确的说,是逼迫最后一架SBD提前丢掉炸弹。
只是,那架SBD并没有转向飞走。
这个时候,“龙江”号左舷的6个高射炮炮组的指挥官看到,那架SBD在逼近的时候已经丢掉挂载物。
正是如此,高射炮炮组指挥官才下达停火命令,并重新搜寻目标。
因为“龙江”号已经在满舵转向,所以右舷的高射炮指挥官也在调整,以便转过来之后朝鱼雷机开火。
哪怕鱼雷机已经转向飞走了,也可以向海面的鱼雷开火。
用高射炮拦截鱼雷,就算是完全在碰运气,得指望发生奇迹,也比坐以待毙强。
在西北东望洋海战当中,“帝都”号与“龙江”号就用40毫米高射炮拦截过敌机投下的航空鱼雷。
结果就是,12个高射炮炮组的12名指挥官,竟然没有一个盯着那架SBD。
9点不到,“龙江”号在规避鱼雷的时候,遭SBD撞击,撞击点在飞行甲板的中间,舰岛左后方。
随后,发生了猛烈爆炸。
虽然SBD丢掉了炸弹,但是剩余了大量航空汽油,而且很有可能还有两枚100磅级小炸弹。
这个打击来的非常突然。
所幸的是,在遭到SBD撞击前,“龙江”号已经调整了航向,而且运气还不错,成功避开了5条鱼雷。
大概十分钟后,“龙江”号上的大火就被扑灭了。
只是,飞行甲板中部炸出一个大窟窿,而且过火面积接近甲板的三分之一,暂时丧失了航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