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普只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
田实有点为难,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其实,从斯普的眼神中,田实就已经看了出来,斯普并没责怪他,毕竟没人能想到梁夏战斗机会尾随而至。
在战场上,没人能料事如神。
如果田实能够猜到白止战的一举一动,他就不会来纽兰海军,更不会穿着纽兰海军的军服作战了。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
打好这场战斗才是最重要的!
按斯普的部署,显然打算放弃下午的攻击行动,先顶住第41特混舰队的攻击,再说其他的。
一定就顶住吗?
第17特混舰队两艘“约克”级舰队航母,总共就只搭载了56架F4F,其中32架被派出去执行护航任务,之前在空中巡逻的8架要么被敌机击落,要么因为燃油即将用光必须得尽快降落。
也就是说,还剩下16架F4F。
以梁夏舰载航空兵的攻击力,16架F4F肯定不够。
只要护航机群里面有8架“哮天”,就能够击败这些F4F。
没能顶住梁夏第41特混舰队的攻击,那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
第17特混舰队其实一直都在高速向东南方向航行,斯普下令保持航向与航速,其实就是打算在战斗结束之后撤退。
不撤,留下来能做什么?
杜特与克拉克那边还没消息,那可不值得高兴。
就算克拉克机群的攻击已经得手,哪怕是击沉了两艘“帝都”级,因为没有多余的燃油返回舰队,那几十架舰载机都得报废。等战斗结束,留下断后的驱逐舰能把落水的飞行员全都捞起来就不错了。
杜特?
就算杜特的机群能返回舰队,顺利的降落到航母上,那也是下午2点左右的事情了。
此后,至少还需要1个小时检修受损的舰载机,再花同样多的时间为完成检修的舰载机装弹加油。
也就是说,能在下午4点之前组织发起攻击就很不错了。
这还有4个小时呢!
只要梁夏第41特混舰队在这4个小时里向西航行,能够把距离扩大200千米,而斯普的攻击将因此落空。
跟着向西航行?
能追上又如何?
往西航行200千米,意味着铁定无法在天亮前离开梁夏第43特混舰队的追击范围。
让舰载机进行单程攻击?
先不说飞行员是否答应,就算没问题,斯普也绝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因为他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要说的话,飞行员才是海军最宝贵的财富。
其实,狭夷海军就吃了飞行员不够多的亏。
在连番遭受挫败后,等到田实在军令部主持大局的时候,在战前服役的飞行员已经损失殆尽。
总之,不管这么看,在这次攻击结束之后,与第41特混舰队的战斗就将宣告终结。
撤退是明智的选择。
就在这个时候,通信参谋再次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注意到通信参谋的兴奋神色,田实立即就猜到是好消息。
没错,就是好消息。
克拉克机群已经发起了攻击,杜特机群还在此之前找到了另外一艘“帝都”级,攻击行动非常顺利,两艘“帝都”级均遭到重创,而且都燃起大火,首先遭到攻击的那艘很有可能在几个小时之内沉没。
此时是12点25分。
一击得手!
那么,需要补充攻击吗?
显然,现在需要考虑的不是这个问题。
在通信参谋把电文送过来的时候,后方两艘重巡洋舰上的高射炮已经开火,第41特混舰队的机群杀到了。
………………………………
第358章 赶尽杀绝
必须得说,斯普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了第17特混舰队,至少是拯救了“奋进”号航母。
这次杀来的不是战斗机,而是鱼雷机与轰炸机!
首先遭到攻击的并非“奋进”号,而是“奋进”号后面的“马蜂”号。
在天亮前,第17特混舰队已经转为向东航行,按通常情况,都是旗舰在前面,所以“马蜂”号其实是在“奋进”号西面。
2个中队的“黄蜂”与4个中队的“飞鱼”集中攻击了这艘航母。
这个时候,之前紧急起飞的那些F4F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梁夏海军的攻击机群飞到之前,准确说是发起攻击前,F4F机群截击了前面两个“飞鱼”机群。
16架鱼雷机只有5架逃脱,另外11架全部被击落。
即便是逃脱的5架,也仓促丢掉鱼雷。
从“奋进”号上紧急起飞的8架F4F杀到,帮助“马蜂”号截击了1个“黄蜂”中队与1个“飞鱼”中队。
虽然只击落3架“黄蜂”与4架“飞鱼”,但是成功的迫使其他敌机丢掉弹药,放弃了攻击行动。
只是,这些来自“奋进”号的F4F拯救的并不是“马蜂”号,而是自己的母舰。
在“奋进”号的F4F在截击低空飞行的“飞鱼”机群时,第二个“黄蜂”中队杀到,而且从高空发起突击。
因为协调与指挥的问题,当时几乎所有的F4F都在低空,所以没有办法截击从高空杀到的俯冲轰炸机。
只有1架“黄蜂”被高射炮击落,另外7架全都进入到俯冲投弹阶段,其中的5架顺利投下炸弹。
在此,“马蜂”号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通过像是跳狐步舞一般灵活快速转向,这艘2万多吨的航母,竟然避开了依次砸下来的5枚炸弹!
虽然有“黄蜂”飞行员报告,宣称击中“马蜂”号,但是按护航战舰观察到的情况,俯冲轰炸机投下的航空炸弹全都落在“马蜂”号附近,离得最近的一枚,几乎是跟“马蜂”号擦肩而过。
只是,规避炸弹也用光了全部的运气。
在“黄蜂”机群杀到后,大概就3分钟的样子,最后一个“飞鱼”中队才杀到,而指挥该中队的是朱华圣。
因为座机的发动机出了点小毛病,所以朱华圣最后一个升空,由他指挥的“飞鱼”中队也就留在最后。
为此,还只能让第4联队的一名大队长负责前面的指挥工作。
必须得说,朱华圣延续了一向的好运。
当时,在他率领机群杀到的时候,之前还在低空的那些F4F都在爬升,试图前去拦截那些根本就拦截不了的俯冲轰炸机。
此外,附近的纽兰战舰全都在朝高空的俯冲轰炸机开火。
不管怎样,俯冲轰炸机的威胁太大了。
以当时的情况,护航战舰上的高射炮炮手,很可能把低空飞行的“飞鱼”当成了护航战斗机。
关键就是,之前已经拦截了3个“飞鱼”中队。
那是足足24架鱼雷机!
懂点航空作战的官兵都知道,攻击航母得以俯冲轰炸机为主,航空炸弹能更有效的瘫痪航母。
一枚250千克级或者500磅级航空炸弹能让一艘航母丧失战斗力。
显然,航空鱼雷未必办得到。
此外,俯冲轰炸机的投弹命中率要比鱼雷攻击机的投雷命中率高。
来了3个中队24架“飞鱼”,已经很够意思了。
结果,没人想到还有第四个“飞鱼”中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梁夏第41特混舰队先攻击了第16特混舰队,剩下的舰载机主要就是鱼雷机。
结果就是,8架“飞鱼”非常顺利的逼近了“马蜂”号。
因为正在规避俯冲轰炸机投下的炸弹,所以“马蜂”号上的官兵同样没注意到帖着海面飞来的鱼雷机。
在离“马蜂”号不到1000米的地方,8架“飞鱼”依次投下了鱼雷。
当时,朱华圣亲眼看到,至少有3条航空鱼雷击中了“马蜂”号,而且命中点都在战舰左舷后部。
到此,第41特混舰队的攻击才宣告结束。
此时是12点40分。
“奋进”号上,在收到“马蜂”号的舰长发来的消息时,斯普闭上了眼睛,田实则瞠目结舌。
反应过来之后,田实又悄悄松了口气。
在这一波攻击当中,竟然没有一架护航战斗机!
站在事后的角度看,这并不奇怪。
不要忘了,田实之前就设想,在回收了第16特混舰队的舰载机之后,立即就让这些舰载机出动。
当时,他也没想过为攻击机群提供护航战斗机。
白止战显然做了同样的选择。
要说,这也是最幸运的地方。
如果有护航战斗机,即便就4架“哮天”,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