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我说,你空下来了,去把车学会。”
“学这个干嘛?”
“免得来接你一次,受一次刺激。我一直在想,肯定是你家祖坟的风水好,才让你拣了这么大个便宜。”
白止战很无语,郑江明也发动了轿车。在礼貌性的向张小卿点了点头之后,他就驾车离开了。
“你这次不会是自告奋勇的吧?”玩笑归玩笑,郑江明知道轻重。
哪怕仍然是铁哥们,那也是亲疏有别。
“你说呢?”白止战说着就升起了车窗。“要是不急就开慢一点,让我多睡会。从昨天忙到现在,眼皮都没有合过。”
“行,你安心睡觉,反正你不去,飞机也不会起飞。”
白止战没跟郑江明斗嘴,毕竟郑江明也就嘴上厉害。
见白止战闭上眼睛,郑江明不禁叹了口气。
能者多劳。
这话还真没错。
傍晚,被刚刚回到海军忙司令部的刘长勋叫去之后,郑江明才知道他们在白止战的新家熬了通宵。
郑江明昨天也去参加了订婚仪式,只是在晚宴过后就自觉离开了。
要说的话,在那么多的皇亲国戚面前,以男方亲友身份参加的郑江明,还多多少少有那么点自卑。
让郑江明感到惊讶的是,刘长勋竟然安排白止战去前线部队视察情况。
第一站是济岛。
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哪怕只是订婚,还不是大婚,但是世俗运动搞了几十年,很多年轻人没有订婚,就已经私下里好上了。
再说,白止战四十二了,张小卿也三十二岁了。
两人这个年纪,再拖上几年,那真是黄花菜都凉了。
在订婚仪式上,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在什么时候大婚。
一些年轻点的还在猜测,小长公主很有可能是“奉子成婚”,要不然也不会如此突然的宣布订婚。
当然,郑江明知道,白止战连张小卿的手都没牵过,更别说“先上船、后买票”了。
可关键就在这里啊!
再怎么说,也应该给白止战几天婚假,让他在家里好好练习做人本领,顺带巩固一下刚刚建立起来的,不太牢靠的夫妻感情。
不要忘了,刘家还在后面虎视眈眈呢。
别说这生米还没有煮成熟饭,哪怕是煮糊锅了,只要能攀上皇室,刘家那些还没结婚的向字辈后生也不会在乎。
哪里想到,订婚的次日就被派了出去。
就算真有仗打,那也不急在这几天吧!
正是如此,郑江明也才问了一句。
如果是白止战提出来的,那么他俩口子的感情就有问题,就得去找刘长勋说说,那可是小长公主。
只是,现在看的话,应该是另外一种情况,至少白止战那心不甘情不愿的模样,不像是主动请缨。
………………………………
第281章 被迫的主动请缨
当上驸马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出行等方面有特权。
要说,这也是世俗化运动轰轰烈烈的进行了数十年之后,帝国皇室保留下来的最后一点点特殊的地方。
当初强烈要求皇室保留一部分特权的,并不是皇室,也不是代表贵族的论政院,是代表平民阶层的议政院。
如果连特权都没了,皇室跟平民有何区别?
在法律层面上,皇帝才是帝国的最高统帅,而首辅只是行政首脑。
这也表明,让皇室保持特权,主要是为了约束首辅,让掌握立法权的议政院有更大的话语权。
机场这边,为白止战准备的是一架用来接送要员的专机。虽然用运输机改造的,外观跟普通运输机没多大区别,但是里面的陈设就完全不同了,可以说是非常的舒适,不但有一张放下能当床用的大沙发,还有一个小吧台。用机场员工的话来说,帝国的驸马,享受的是内阁大臣级待遇。
上了飞机,白止战才看到李云翔。
躺在放平的沙发上,正在跟周公约会。
李云翔不但是顺路,还负责陪同白止战视察济岛那边的基层部队。现在的济岛,已经是陆军战略航空兵的地盘。
把白止战送上飞机,郑江明就离开了。
大家都很忙碌,飞机马上就起飞,没必要留下送别,那纯粹就是矫情。
其实,郑江明的担心没有错。
到前线去视察,不是上面安排的任务,而是白止战主动请缨。
只是,跟夫妻感情无关。
在郑江明问出来的时候,白止战就猜到了他的心思。
几十年的兄弟,郑江明心里在想什么,白止战能不知道?
虽然在不太熟的人面前,以及处理一些跟情商有关的事情时,白止战很多时候确实显得后知后觉,经常被说成是情商不在线,但是在几个铁哥们这,白止战的情商再差劲,也足够用了。
没错,白止战在感情方面是有那么点愚钝。
要说智商,那是另外一回事。
凌晨,在白止战提出那个惊人的推测之后,别说是三名大将,连薛远征与当今圣上都被吓了一跳。
虽然只是推测,但是这个推测后面的阴谋,实在是太吓人了!
梁夏帝国用“三方密约”来算计纽兰联邦,难道纽兰联邦就不会玩弄阴谋诡计,来坑害梁夏帝国?
要说,鼓动狭夷皇国通过偷袭来发动战争,就是纽兰联邦的阴谋!
如果白止战的推测没错,那么在幕后策划这些的就是洛福斯,因为洛福斯从来不做没有意义的事。
往简单说,这就等于把绞索套到帝国的脖子上,只是暂时还没有拉紧。
因为如此,所以帝国会放松警惕,甚至会在感到庆幸的时候手舞足蹈,然后就会踩翻脚下的凳子。
这下,连刽子手都省了。
帝国脚下的“凳子”是什么?
就是狭夷皇国,准确说是狭夷皇国那些主张以偷袭的方式来发动战争的人,也就是在马拉谈判当中提到的战犯。
只要这些家伙还在,而且仍然在狭夷皇国权力中枢,仍然主宰着狭夷皇国,那么就算是梁夏帝国大动干戈,把狭夷皇国变成人间炼狱,其他国家也不会出面指责,毕竟是在惩戒发动战争的战犯。
如果这些家伙没了,会如何?
当战局发展到关键时刻,那些家伙离开了权利中枢,或者干脆的一命呜呼,继续打,还是说就此收手?
在根本上,这跟是否在狭夷本土登陆,以及是否对狭夷皇国实施军事占领有关。
如果是不需要,那么一切都好说。
封锁与轰炸随时能叫停,而且就算突然停下来,对帝国的总体战争计划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相反,那就严重了。
用司徒旌德的话说,如果把对付狭夷皇国的战争说成是勾搭有夫之妇,轰炸封锁这些就只是打情骂俏,最多算勾肩搭背,因此就算暴露了,也能够解释。攻打狭夷本土差不多等于约会,对狭夷皇国实施军事占领相当于发展到赤膊相对的程度了;简单说,这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司徒旌德做的这个比喻,让白止战不得不怀疑他在年轻的时候肯定是风流倜傥。
不过要说,这个比喻还是比较贴切的。
讨论一个晚上加大半个白天,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必须得攻打狭夷本土,那就要速战速决。
仍然用司徒旌德的话说,前面调情的部分全都省掉,来一个开门见山,完事之后马上就撒手。
这样一来,肯定得修改战争计划。
也就是讨论到这里,薛远征提出,派一个人去前线摸底。
司徒旌德与彭怀胜认为没有这个必要,部队是他们带出来的,战斗力到底如何,在冰风暴半岛已经证明了。
只是,薛远征坚持,圣上也觉得最好还是派个不相干的人去摸底。
圣上与首辅站在了一起,明确提到“不相干”的人,而且首先发起这个话题的是新晋驸马爷。
两个陆军上将没再反对。
这摆明了是让驸马爷去抛头露面。
要是继续咬着不放,也太不给面子了。
驸马爷的面子还无所谓,可当今圣上,还有首辅的面子,那必须得给。
陆军与禁卫军,靠的不就是这两座大山吗?
至于刘长勋嘛,一直在旁观,始终没发表意见。
两个陆军大将脑子进水,想不开要跟圣上与首辅闹别扭,跟海军有啥关系?
至于夹在中间的白止战,那也是活该,谁让他那么喜欢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