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可以更强-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心里有火,很想抽长孙无忌一巴掌,再狠狠的踢他一脚,但却没有办法,也不敢往长孙无忌的身上发。

    长孙无忌不仅是长孙皇后的兄长,也是自己身边的良师益友,更是在玄武门兵变中,助自己登上帝位的开国大功臣,还是自己女儿的公公,儿子的舅舅。

    其实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势力,己经太大了,令李世民不得不有所顾虑。

    这也是李世民在立太子一事上,明明更看好吴王李恪,但在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下,不得不妥协的原因了。

    李世民知道吴王李恪因为不是嫡生子,在朝中的根基很弱,如果强行把吴王李恪送上位,自己在时还可以镇得住他。

    如果自己不在的话,他担心长孙无忌会,再导演一出玄武门兵变,强行拥立自己的外甥,晋王李治登上皇位。

    更严重的是,他担心长孙无忌到时候会选择造大唐的反,来一个改朝换代。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在上一次,关于神器的生产问题时,会选择让李中华在康定城生产,并让吴王李恪长住康定城,全权负责监管神器的制作,再次改封吴王李恪为蜀王,剑南道行军总管,兼剑南道节度使。

    李世民知道李恪和李中华,曾经是患难与共的生死,感情非常的不错。

    把吴王李恪改封分蜀王,剑南道行军总管,剑南道节度使,便是为了更好的利用他和李中华的关系,也是竭制李中华的进一步发展。

    李中华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大快了,让李世民不得不起了防备之心,虽然他已经同意了,让文成公主嫁给李中华,但李世民还是不太放心,把蜀王李恪放在康定,效果会好很多。

    至于干脆先下手为强,先灭了李中华的想法,如果没有神器的出现,李世民或许还敢想一下,随着神器的出现,让李世民见到了神器爆炸时的恐怖威力,李世民己经不敢去想和李中华交恶的事情了。

    闲话先不说了,若是换了别人,一气之下杀了刺客,李世民杀了他的心都有。

    刺客己经死了,幕后指使之人是谁,自然也就无从得知了。

    赵国公心里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回到自己的赵国公府中喝酒解闷。

    如今吴王李恪改封为蜀王,剑南道行军总管,剑南道节度使,这让赵国公长孙无忌如梗在喉,更加的忌惮蜀王李恪。

    这样下去,既便皇帝李世民最终让晋王李治当了太子,以后又当了皇帝,蜀王李恪也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长孙无忌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要再想办法,除掉蜀王李恪。

    却说李世民郁闷的在宫里,思考着谁才会是幕后,想要行刺两位皇子的主人,不找出这个躲在暗处的人,李世民实在是内心难安。

    他不是没有怀疑过长孙无忌,之所以抢先杀了刺客,是在杀人灭口。

    可是李世民又觉得不可能是他,也不应该是他,如果幕后之人是长孙无忌,那就不应该连晋王李治也一起刺杀,那样对他没有任何的好处。

    没有任向好处的杀人,很少人会这样干,赵国公长孙无忌就更没有理由这样干了,晋王李治不仅是他的亲外甥,还是他很看好的太子人选,长孙无忌只会想尽办法帮他,而绝不会是想杀了他。

    所以李世民第一个,便将怀疑长孙无忌的念头给打消了。

    可是除了他和蜀王李恪有利益之争,还有谁会想着,要同时刺杀蜀王李恪,还有晋王李治呢?

    李世民不由的往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身上想去,在他看来,幕后指使者想要刺杀蜀王李恪,还有晋王李治,目的肯定是想要争做太子。

    “看来太子之位,是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必须早作决断了,不然的话,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事来。”李世民自言自语的轻声的叹息了一下说道。

    李世民坐了下来,命人磨了墨,最终下定了决心,准备立储。

    他思虑再三,却又迟迟不愿意下笔,这可是关系到,大唐江山未来的大事,由不得他不慎重又慎重。

    吴王李恪改封蜀王的圣旨,还没有传到康定城,李世民手中的御笔,正在决定他和九弟,晋王李治各自的命运,他们此时也毫不知情。

    此刻的他们,倒是相处的很不错,比在宫中的时候,兄弟之情更进了一步,兄弟两人经常会一起骑马狩猎,晋王李治的皮肤,都晒的变了颜色,但却比之前更加的健康了,体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晋阳公主如今也是旧貌换了新颜,英姿飒爽的像个女汉子,时不时的也会加入到,两个兄长的狩猎队伍中,满载而归。

    当然,这里面大多数的猎物,却是蜀王李恪打到的,不过晋阳公主每次都是一马当先的冲了过去,把猎物抢了过去,占为己有。

    回到城内的节度使衙时,总是喜欢在李中华面前邀功,指着满载而归的猎物,一脸得瑟的说,这些猎物都是她打的。

    跟在晋阳公主后面的蜀王李恪,晋王李治两人,只能一脸的无奈,摇头苦笑,这个妹妹他们实在是惹不起啊!把她弄哭了就麻烦了。

    李中华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过他也不会去点破,而是笑着大夸特夸了一下,有时还会忍不住的伸出手,想轻轻的拍一下晋阳公主的头,马上又发现这么做,实在是不合适,便又赶紧把手收了回来。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14章 太子已定

    李世民思索了很久之后,在纸上写下了晋王李治四个字,看了一下之后,便不再犹豫的写了下去。

    写完之后,李世民终于暗自松了一口气,终于已经决定了太子的人选。

    李世民正准备用皇帝玉玺盖上大印时,忽然发现桌上还有一封没有打开过的密奏,落款是左武卫中郎将苏烈的铭文。

    李世民心中一动,暗自猜想,刺客是被左武卫中郎将苏烈所抓住的,又是他派人押解到长安来的,莫非是苏烈己经有所发现,这才派人将刺客押解进京,让朕亲自提审刺客。

    他打开了密奏,只见上面写了此行护送吴王李恪,晋王李治,以及晋阳公主去康定的路上,一路都十分的顺利。

    但在与康定不远的雅州宿营时,发生了意外。

    有黑衣蒙面人刺客,夜袭了吴王李恪的营帐,当时晋阳李治也在吴王李恪的营帐中,饮酒聊天。

    刺客从背后意欲刺杀吴王李恪,被晋王李治发现后,及时的预警……。

    经臣初步审问,此刻已经据实交代了行刺的经过,以及幕后的指使人。

    但此事实在太过骇人听闻,刺客所交代的幕后主使人,也令臣不敢苟同,唯有将刺客押送回京,交由陛下亲自审问。

    另附上刺客所交待的内容,已交由此刻画押确认,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任何私心,望陛下明鉴。

    李世民看完之后,又拿起另外的一张,写着刺客供词的纸看了起来。

    这一看上面刺客所交代的内容,心里己是万分的愤怒,还有痛心。

    “辅机啊辅机,枉朕对你是如此的推心置腹,信任有加,甚至把你当成了人生知己,你却如此的辜负了朕,竞然为了一己私利,想让自己的亲外甥当上储君,不惜派刺客刺杀吴王李恪。

    吴王李恪虽不是你的外甥,但那也是朕的儿子,朕岂能容忍你任意杀之。”

    李世民轻声的自语着,握紧了自己的拳头,重重的砸在了龙案上,足可见他有多气愤。

    李世民本想立即抓捕长孙无忌问罪,但刺客己经死了,死亡对证,估计长孙无忌肯定不会肯认罪。

    若是别人,只要李世民认定了他有罪,有没有证据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但长孙无忌却不一样,他是原秦王府的老臣子,又是长孙皇后的兄长,没有真凭实据就把他抓了,会伤了原秦王府出来的开国功臣的心,这绝对不是李世民愿意看到的结果。

    “你不是希望朕立晋王李治为储君吗?朕偏偏就不让你如愿。”李世民冷笑着自语道。

    次日的早朝上,大唐皇帝李世民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道:“自前太子李承乾涉嫌谋反案发之后,东宫太子府己经空置了三年之久,朕知道众位爱卿都很关心,谁将会成为储君的问题。

    朕思之再三,我大唐立国二十多年,国内虽然趋于稳定,但周围却有强敌无数,辽东有高句丽,西域有西突厥,东突厥虽然灭亡了,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