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可以更强-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中华说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告诉韩咸,他不会在松州城内,和韩咸争权夺利,皇帝派自己来,目的是冲着二十五个羁縻州来的。

    至于松州城里面,以前是怎么样,将来还是怎么样,他并不会插手多管闲事。

    李中华表明了态度,不仅是松州都督韩咸放下了心,没有了敌意。就是松州府的其它大小官员,也都松了一口气。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如果李中华执意要在松州城内开府办衙,其他的松州府官员可就要坐腊了,以后都不知道是听松州都督的命令,还是听松州节度死的命令,这个对可就不好站了。

    韩咸盛情邀请李中华,留在松州城内的都督府暂住,李中华以带的人多不方便为由,婉拒了韩咸的好意,回到城外的营中。

    “老爷!我们不在松州城落脚,要到那里落脚?听说白兰党项诸羌部族的地方,可是很排外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大城,二十五个羁縻州,都是一些山寨一样的地方,有的还是过的游牧生活。”罗飞燕担心的说道。

    “没关系,二十五个羁縻州的地方那么大,我们找一个地势平坦的地方,自己动手建一座新城便是,我们又不缺钱。

    最关键的是,以后二十五个羁縻州,这是我们私人的地盘,一切都由我们说了算,何必住在松州城里,让那些人的心里不痛快。”李中华笑着说道。

    “可是,那些羌人部族,会同意我们,在他们的地方建城吗?”

    “那可就由不得他们了,我们一万松州军,可不是摆设,况且老爷可以朝廷任命的节度使,他们名义上总还是大唐的臣子,又有什么理由拒绝老爷筑新城呢?”

    第二天上午,韩咸就把向导派了过来,李中华让一万松州军休息了三天,便开始巡视自己管辖的领地,二十五个羁縻州了。

    与此同时,李中华派出了一些特种护卫队员,进入吐蕃境内,查探吐蕃的情报。

    还有一些人,进入二十五个羁縻州,打听情况。

    李中华看了一下朝廷绘制的地图,这个时代的地图,可是非常的简单,除了标明了一个大概位置,山川,河流之外,就只标示了两地之间的大概距离。

    一些小山小河,小山寨的名字,完全看不到,就连两个羁縻州的交界,也没有标示。

    更别说是和吐蕃之间的国境线了。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怪朝廷绘图的人,这几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主政以后,崛起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短短几年间,遍统一了全境,灭掉了大羊同,小羊同,苏毗等国,势力直达金沙江岸边,威胁着白兰,党项羌人部族。

    听说大唐派了一位节度使,带着大唐的军队,前来巡视和保护大家,各部族首领,也都表示欢迎。

    毕竟各部族都己经表示了臣服于大唐,与大唐是君臣关系。

    朝廷派官员来巡视,说明朝廷对他们非常重视,各部族不管心里怎么样想,都一定会表示欢迎的。

    除非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要叛离大唐。

    一路往西巡视,这一日来到了雅州。

    此雅州非彼雅州,益州都督府管辖的地方,也有一个雅州,不过那可是大唐的正州,在今天的四川雅安市。

    而这个雅州,不过是松州都督督府下面的二十五个羁縻州之一,位于今天的康定。

    再往前走,就是金沙江边了,那里现在己经是吐蕃的势力范围了。

    要防止吐蕃的势力扩张,李中华觉得,驻守在雅州,是最佳的选择。

    这当然也是因为,雅州的地理优势非常的明显,既有茂盛的森林,又有广阔的草原牧场,海拨也不算高,气候条件又好,河流湖泊纵横。冬天不会太冷,夏天也不会太热。

    据说***总理曾经到访过康定,赞美这里为海外仙山,蓬莱圣地,更有康巴江南的美誉,也是川藏之间的咽喉要道,商贸往来的茶马古道。

    雅州为羌人部族,三国蜀汉时称这里为打箭炉。

    雅州刺史名叫拓跋达也,听说松州节度使,打算在雅州筑一座新城,很是高兴。

    为什么高兴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吐蕃的势力,己经严重的威胁到了雅州的安全,拓跋达也己经上书给大唐朝廷,请求继续内迁。

    不过李世民一直没有同意,让你们内迁,岂不是把地盘让给吐蕃了吗?

    而且失去了这些屏障,益州,甚至整个剑南道,全部都要直接面对吐蕃的威胁,李世民肯定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虽然承认了这些羌人部族,也是大唐子民的一份子,但肯定是不如内地的子民亲近。

    这就好比一个是嫡生子,一个是庶生子,待遇肯定也是完全不同的。

    现在大唐的皇帝,不但派来了节度使,而且还要在此筑新城,那岂不是说,朝廷不会放弃这里,吐蕃也威胁不了这里。

    自己的部族不但不用内迁,而且也非常的安全,作为拓跋部族的首领,拓跋达也又怎么会不高兴呢?

    相比于吐蕃,不管是羌人的其它部族,还是拓跋部族,他们的心里都是向往大唐的。

    己经被吐蕃吞并的地方,也有很多的羌人部族,他们在吐蕃的统治下,过得是什么日子?拓跋达也又怎会不清楚。

    而大唐对待他们,可以说是比吐蕃统治下的羌人部族,要好千百倍。

    尽管也要交纳一些赋税,但却少得可怜,相比于朝廷给他们的,实在是微不足道。

    李中华知道,要筑起一座新城,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够完成的。

    而距离吐蕃兵临松州城下的时间,只有一年的时间。

    所以李中华要筑的新城,其时只是一个内城,自己办公的节度使府衙,以及松州军的驻地而己,至于大城,肯定是要等到吐蕃退兵之后再说了。
………………………………

第70章 招兵买马

    此时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还没有来的及,完全消化扩张后的领土,苏毗国的皇室残余势力,仍然在作垂死的挣扎,试图复国。

    李中华派出去的大唐使者,费尽了千辛万苦,找到了苏毗国幸存的皇族,表示了可以资助他们复国的意思。

    汤滂得乐是苏毗国皇室的一支,苏毗国被吐蕃灭国之后,一直率领忠心于苏毗皇室的部族,犹如丧家之犬一样,躲避着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追杀。

    曾经地域广大,青藏高原的共主,如今落得连个落脚的安身之处都没有,汤滂得乐的心里,无时无刻的都在想着复国。

    然而,曾经富得流油的苏毗皇室,所有的财富都已经,都己经成了吐蕃国的了。

    没有巨额的财富,就没有精良的兵器,也没有人会愿意为你卖命,空谈复国,又谈何容易。

    早在苏毗国灭国之初,就曾经派出过使者,去往大唐求救,可惜的是,当时吐谷浑正在挑衅大唐。

    加之苏毗国位于高原,大唐派出的一支队伍,刚刚进入高原,就因为高原反应,而退兵了,并且视吐蕃之地,为被诅咒之地。

    如今终于盼来了大唐的使者,并且表示愿意无条件的援助她们复国,身为苏毗女王的汤滂得乐,又怎能不高兴呢!

    同样的事情,在吐蕃的其它被吐蕃占领的土地上,也正在上演。

    自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亲政以后,被他打败并占领的小国很多,诸如大小羊同之类的。

    而且被吐蕃占领之后,吐蕃在被占的地方,大肆的盘剥,抽重税,强行征丁服兵役,在扩张之中充当炮灰,引起了很多部族的不满,有机会的话,自然不干臣服,反叛是必然的结果。

    大唐派来的使者,不仅给予他们经济上的援助,还答应援助他们粮食,还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承诺大唐的松州节度使,随时允许他们进入大唐境内,并且会庇护于他们。

    李中华现在缺的是时间,对于吐蕃境内受到压迫的部族,提供经济的援助,并不仅仅只限于金钱上的援助。

    他不会给他们提供太多的现金,而是以低廉的价格,向他们提供中华新酒,香皂,花露水等物品,让他们在吐蕃进行贩卖牟利。

    李中华建设新城的同时,也开始生产蒸馏酒,香皂,花露水这些,因此需要征召很多的人,并且给的工钱可是不少。

    可是羌人部族大多都是游牧民族,终日以放牧牛羊为生,食物也是以牛羊肉为主,少数山区部族的人,以狩猎为生,也会种些青稞为食物。

    但不管是以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