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派注两名财务管理人员,两名仓库管理人员,基本上就可以掌控酒坊的运作了。
而且还会把蒸馏酒的设备,和老工人一起,转移到这边酒坊来,新旧工人混合,吴理如果敢不安份,是一定会露出马脚的。
这并不是说李中华对吴理,就一点都不相信,这只是一种管理手段,防患而未燃。
至于上万斤的果酒,李中华当然也不会浪费了,他吩咐吴理封存好,不准随便浪费了。
要是不吩咐的话,吴理还以为这些酒没什么用。
被工人拿去喝掉了倒也无所谓,要是被吴理命工人倒进河里面,处理掉了的话,那李中华就真的会心痛了。
一切仿佛都己经走入了正轨,中华新酒的名气,也在迅速的扩散开来,尤其受到一些西域人,突厥人,高句丽等人的喜爱。
漠南和漠北,高句丽人,他们生活的地方,都是苦寒之地,特别是漠北之地,六月飞雪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时候,都是冰天雪地,苦寒之地。
中华新酒喝下去之后,能让人感到火热,抵抗寒冷,这比什么都强。
很多人想要贩卖中华新酒,可是李中华一直以产量有限为由,拒绝了客商的请求。
李世民更是下过圣旨,命令李中华,不得私自生产医用酒精,卖给朝廷以外的客商。
只有保证物品的稀缺性,才能保证利润的最大化,李中华又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不过,如今随着产能的扩大,只是依靠长安大酒楼消售,已经无法满足了。
尽管要卖,也不能放在长安卖,长安城内,有自己一家长安大酒楼卖,就足够了。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招代理商了,可惜的是,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报纸,电台,电视,五联网,想要投放什么广告,都没有办法。
等等!李中华的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没有报纸,自己办一家不就有了吗?
想到就做到,办一份报纸,既便在这个时代,也不是什么难事。
李中华找到了上次刻印广告宣传单的老板,把自己的来意一说,那老板苦笑着摇头拒绝了。
印刷坊的老板姓毕,叫毕章,世代做的都是雕印工匠,他说道:“按照公子的说法,每天都要印刷一份不同的报纸,而且每天印刷上万份,谁也做不道。
刻印文章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个老师付,一天能雕刻多少字,都是有定数的,公子不懂我们这一行的辛苦,不说也罢。”
李中华恍然大悟,明白了毕章的意思,这才想到了,这个时代还没有发明活字印刷,每一个字都需要工匠们雕刻好,想印刷报纸,那怕是一个月只出一期,恐怕也难以做到。
不过李中华是从后世过来的,他对毕章说道:“我有一种办法,或许可以帮助你。”
“公子有什么办法,雕版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每一个字都马虎不得。”毕章并不抱什么希望的说道。
那么多的雕版艺人,都没能找到什么捷径,李中华不过是一个外行之人,又能够有什么办法呢?
“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你经营着这么一家印书坊,一年能有多少收入?”
毕章一愣,心里想着,个人收入和你所要说的办法,有什么关系吗?
尽管如此,毕章还是告诉了李中华,自己凭的是劳动所得,既不偷,又不抢。收入也没有什么不可对人言的。
“我打算收购你这家印刷坊,你开个价吧!”李中华说道。
“公子说笑了,这家印书坊可是我毕家祖上传下来的,也是我毕家的饭碗,怒老夫不能割爱。”毕章摇着头,明显有些不高兴的样子说道。
李中华倒是也没有非要逼着毕章,出售祖业的意思。
“你不想出售祖业,我也不逼你,但你必须和我签订一份协议,以后你的书坊,京只为我专用了,我保你收入,至少是以前的数倍,如何?”
“公子,老朽又如何相信你?”毕章虽然心动,但仍然是很谨慎的问道。
“这很简单,以后印书馆怎么运作,要印什么,你都只要听我的安排就行,每月给你固定的收入,就按你刚才说的两倍,到年底的时候,还有一笔很丰厚的奖金。”李中华笑着说道。
有着可观而又稳定的收入,毕章当然很高兴了,欣然接受了李中华的条件。
李中华便将自己所知的活字印刷法,告诉了毕章,让他马上多雇佣一些人,大量的造字,特别是一些常用字,更要多造。
毕章听了李中华所说的活字印刷法,顿时便开窍了,后悔万分的说道:“这么巧妙的办法,老朽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公子实在是太聪明了。”
李中华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说,他总不能告诉毕章说,这是400多年以后,一个叫毕升的人发明的。
联想到两个人都是姓毕,说不定这个毕章,还是毕升的曾祖曾祖曾曾祖。
且说唐太宗李世民,见到蜀王李恪的奏折中提到,李中华与其谈话中,曾建议朝廷进行币制改革,成立大唐中央银行,并发行大唐宝钞。
并且,蜀王李恪在奏折中,详细的介绍了,成立大唐中央银行,以及发行大唐宝钞的意义。
若是别的普通人,李世民也不会放在心里,可是李中华这个人的建议,李世民便不会轻视了。
不说那一百多首,可以流传千古的诗词,是不是李中华一个人所作,单论他的挣钱的本事,就让李世民刮目相看了。
长安大酒楼营业仅仅一个多月,主动向朝廷上缴的税收,就多达三千贯钱。
二个月的时间,不仅赚到了买房子的五万贯钱,还花了五万贯,为长安第一名妓桃花仙子赎身,还不算他剩下了多少家财,仅仅两个月,赚了十万贯钱,就已经非常恐怖了。
还有礼部尚书王珪上书的,要求朝廷推广的阿拉伯数字计帐法,也是出自李中华之手。
其实李世民早就忍不住的想要召见李中华了,只是一直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现在,似乎这个理由已经有了。
“来人!给朕拟旨,召李中华进宫面圣!”心里有了决断之后,李世民马上吩咐道。
………………………………
第54章 警惕吐蕃的野心
李世民的召见,在李中华的意料之中,毕竟千古明君这个称号,不是随便那一个皇帝,都能配的上的。
自己关于币制的改革,关于成立大唐中央银行的建议,只要李世民不是一个昏君,他便可以从中看出,其中蕴含的具大利益。
时隔了三个多月,再一次在太极宫中,见到了李世民,李中华的心情,仍然有些激动。
李中华向李中民,详细的讲述了,成立大唐中央银行,发行大唐宝钞的诸多好处。
“你所谓的大唐宝秒,不过是一张张的纸,老百姓们会愿意接受吗?商家会愿意接受吗?”李世民不无担忧的说道。
“有朝廷做担保,老百姓为什么不接受?私人钱庄开出的钱票,商家不是也一样的接受了吗?
只要朝廷的信用还在,始终承认大唐宝钞的价值,不随意滥发大唐宝钞,使大唐宝钞过快贬值,大唐宝钞便不会崩溃。
这也是为什么要成立大唐中央银行的关键所在,大唐中央银行,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当的调控大唐宝钞的发行量。
可不是朝廷想发行多少大唐宝钞,便发行多少大唐宝钞,如果朝廷真的这么干,那大唐宝秒就是真正的一张废纸了。
另外,发行的大唐宝钞,为了取信于名,是必须具有随时兑现的基础,绝对不能无限制的发行。”李中华说道。
“可是,大唐宝钞毕竟是用纸印刷的,很容易被人仿造,那样后果岂不是很严重。”李世民沉思着说道。
“有人伪造大唐宝钞,肯定后果非常严重,所以陛下应该下旨,命人督造专用的印钞纸,最好是别人无法仿造出来的专用印钞纸,带有防水的效果更好。
再有一个就是,凡是查到伪造大唐宝钞者,给予严历的处罚,令人不敢以身试法。
另外,每一张大唐宝钞,都需要有独一无二的编号,最好还有图案。”
“这个主意是你出的,估计交给别人也办不了,不如朕就把这个事情,交给你负责督办了,怎么样?你有没有信心办好它。”
李世民听的头都大了,便想着让李中华负责算了。
“陛下!草民只是一介商人,怎好掺合朝廷的大事。”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