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可以更强-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学,我打都打到他去上学。

    虽然家里会苦一些,但就算是砸锅卖铁,吃糠咽菜,我也不想让我的孩子,痛失这个免费读书的机会。

    你也不想一想,历朝历代哪一个皇帝,会像我们当今的陛下这样的仁义,让穷人家的孩子也有读书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你都不抓住,难道你还要朝廷逼着你让你的娃儿去读书吗?”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92章 辽东混乱

    这样的故事,在很多地方发生着,让穷苦百姓的儿子,也可以有书读,也可以和富贵人家的儿女一样,有机会成为一名读书人,这是很多穷苦百姓梦寐以求的事情。

    这样一来,李中华这个皇帝,在老百姓的心里,变得无比的伟大了起来,每一个老百姓都发自内心的拥护这个皇帝,尊敬这个皇帝。

    在李中华出巡之时,沿途的老百姓,大家都发自内心的喊出了一句,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自从李中华登基称帝之后,虽然经历了一连窜的叛乱,让社会出现了一些动荡,很多地方的老百姓,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但叛乱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也就是三四年的时间,就被迅速的平定了下来。

    叛乱平定之后,大唐到处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受到这么战乱波及的百姓,也都得到了朝廷的救济,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越来越好了。

    国库有钱了,国家富足了,在中华远洋贸易公司的带动下,很多的商人纷纷将眼光看向了海上贸易,一船又一船的货物出海,从海外换回了大量的大唐需要的物资,还有真金百银。

    做外贸生意,朝廷当然要向他们征收进出口关税了,而且因为利润真的非常巨大,所以征收的关税还挺重的。

    不过具体收多少税,也要看那些商人,从海外带回了什么货物。

    什么香料,珊瑚,琥珀玛瑙,珍珠黄金饰品等奢侈品,那肯定是要征收重税的,如果是粮食等百姓生活所需的物资,那肯定是关税很低的,甚至免税也是可能的。

    李中华在平定叛乱之时,便大力发展大唐经济的时候,边境上可是不怎么太平,一些曾经臣服于大唐的国家,看到中原内乱,李中华这个皇帝,得位似乎又不怎么正,便纷纷的开始有了异心。

    不仅如此,就是一些曾经主动内附于大唐的部族,也开始不安于现状,比如黑龙江边的靺鞨部族,看到辽东空虚后,便打起了辽东的主意。

    辽东空虚后,不仅只是靺鞨人眼馋,蠢蠢欲动的想要得到辽东地区,邻近的契丹部,奚人部,突厥,柔然等部,无不垂涎辽东这片肥美的土地。

    高句丽国虽然在既将灭亡时,大唐因为政权动荡,之后又陷入了叛乱四起中,不得不停止了对高句丽的征讨,撤离了朝鲜半岛。

    但新罗国又怎么可能,放弃这么一个绝佳的机会,以前高句丽强大,新罗只有受欺负的份,但现在的高句丽,己经被大唐打残了,而且人口锐减了很多,几乎到了名存实亡的处境了,又怎么可能是新罗的对手。

    休养生息了几年,新罗的国力己经大大的增强了,所以收拾一个被打残了的高句丽,实在是不要大轻松了。

    高句丽虽然灭亡了,但高句丽的百姓不会都死光了,虽然有一部分人,变成了新罗的子民,成了新罗国的老百姓了。

    但是还是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因为仇恨新罗,因为不愿意叛国,反正有着各种的原因,他们并不愿意归顺于新罗。

    靺鞨族分为七部,而这七部中与高句丽有关系的只有两个,即粟末靺鞨和白山靺鞨。

    五世纪后期,粟末靺鞨刚从北方迁移至粟末水流域,与高句丽政权因争夺土地而逐渐产生冲突,史书谓其“每寇高丽”。

    至隋朝前期,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八个粟末部落在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逃往辽河以西,隋朝为安置他们,特地设置了辽西郡。而白山靺鞨则是“素附于高句丽”。

    粟末水实际上就是后世的松花江,粟末水靺鞨在高句丽强盛时,长期依附于高句丽,现在高句丽灭亡了,粟末水靺鞨头领大祚荣看准了这个机会,打着为高句丽复国的旗号,大量的收拢高句丽国的遗民,并且一步一步的蚕食辽东的土地。

    李中华虽然收到了薛仁贵发出的军报,可是此时大唐内部的政局不稳,各地叛乱四起,相比于辽东的形势,当然是国内的中原地区的稳定,更加的重要了。

    所以李中华只能命令薛仁贵,放弃大部分的地方,守住辽东,守住金州。

    眼看粟水靺鞨得势,契丹和奚人部族,也不干寂寞,加入了争夺辽东的队伍,而且他们还打着大唐的旗号,保护辽东。

    西突厥眼看着辽东乱了起来,大唐朝廷根本就顾不上,那叫一个高兴,这个时候又怎么还会客气,于是也加入了进来。

    辽东这么一块大大的肥肉,谁不喜欢,大唐都撤兵不管了,那就等于是一块无主之地了,谁不眼红,谁还能够坐得住,那肯定是要抢呀。

    李中华从辽东撒兵的时候,早就有了心里准备,知道辽东肯定会乱起来。

    所以他虽然命令薛仁贵收缩防线,但也让薛仁贵尽可能的收拢百姓,将百姓迁往金州。

    这个时代,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人,便不愁没有地方。

    金州既不缺钱,又不缺粮,而且有的是工作,最缺的反而是人,是劳动力。

    李中华虽然不想放弃辽东城,但如果事不可违的时候,宁可放弃辽东城,也要保住金州,金州如果丢了,那个损失可是难以估量的。

    辽东的混战,李中华虽然看在眼中,辽东虽然丢了大半,但李中华一点也不着急,因为这种情况是早晚都会发生的,是无法避免的。

    辽东是大唐东北的重地,除了靺鞨人以外,还生活着高句丽人、契丹人、奚人、突厥人等,民族问题突出,发生动乱是必然的。

    如果这个时候都没有发生动乱的话,那反倒是很奇怪的事情。

    契丹人也好,奚人也罢,他们都是依附于强者而生,是在强者的夹缝中求生存。

    大唐强盛,他们便会内附大唐,突厥强盛,他们并非依附于突厥,反过来与大唐为敌。

    如果高句丽强盛的话,他们也会选择依附于高句丽。

    如果这场混战中,是谁赢了的话,他们同样有可能依附于胜利者。

    李中华之所以并不着急,也是抱着坐山观虎斗,让这些不安分的步骤,相互战斗中削弱各自的实力,到时候再出兵收拾残局就可以了。

    可是李中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粟末水靺鞨部族的头领大乞象的儿子大祚荣,是一个非常历害的人物,居然在这一场混战中,迅速的脱颖而出,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大祚荣率领骁勇善战的靺鞨骑兵,首先打败了奚人部族,奚人部族首领不得不表示臣服。

    之后,大祚荣收编了奚人部族的士兵,又大量的选拔了一批奚人部族的青壮,打散之后编入了自己的靺鞨军中,战斗力马上得到了成倍的提升。

    战斗力提升之后,又主动的向契丹人发起了挑战,采用偷袭的方式,大败契丹兵马,最后逼迫契丹整体依附于粟末靺鞨。

    这样一来,整个辽东就没有那个,还有力抗粟末靺鞨的兵力了。

    原本是坐山观虎斗的唐军,看着辽东城下的靺鞨军,这一下他们己经变成了,直接面对粟末靺鞨的兵马了。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93章 围而不攻


………………………………

第194章 与辽州城共存亡


………………………………

第195章 枪(二章合一)


………………………………

第196章 大战开始


………………………………

第197章 哗变


………………………………

第198章 夜袭敌营


………………………………

第199章 夜袭敌营


………………………………

第200章 围而不攻

    辽东风云再起,一时间从辽州到金州,狼烟四起,烽烟一路传递。

    薛仁贵镇守在金州,这是因为皇帝李中华说过,金州比辽州更重要,金州绝对不能失守。

    看着从辽州一路传来的烽烟,薛仁贵脸色非常的不好看。

    辽东与朝廷的陆路交通早己经断了,想求朝廷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